关税战第13天,特朗普:球在中国手上,中方应主动与美国进行谈判

蕴藏冬夏 2025-04-17 15:15:18

中美关税战第13天,在当地4月15日的时候,白宫新闻发言人宣读了一份来自特朗普的声明,称:球在中国手里,中国需要与美国达成协议,美国不需要和中国达成协议。

而美对华关税加征至245%,在4月16日的时候,我国外交部也做出了回应。

特朗普强硬态度背后是什么?是“无计可施”还是“恼羞成怒”?

加征245%关税,以及中方回应

4月15日,特朗普连续通过白宫发言人和社交媒体宣称“球在中国手上”,要求中方主动谈判,其背后隐藏的是将贸易僵局责任转嫁中方的不良企图。

特朗普政府的核心逻辑是“中国需要美国市场”,但这种片面观点完全忽视了中美贸易关系的相互依存性。

中美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双边贸易额巨大,贸易合作给双方企业和消费者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中国对美出口商品丰富了美国民众的日常生活,而美国对华出口的高科技产品、农产品等也为美国相关产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和利润。

美国政府一味强调中国对美市场的依赖,无非是为其不合理的贸易政策寻找借口,试图在谈判中占据所谓的“优势”地位。

在这场贸易摩擦中,中方一直保持着理性与克制,同时坚决捍卫自身合法权益,面对美方不断升级的贸易霸凌行径,中方不得不采取反制措施。

中方三次加税至125%,这是对美方不合理加税行为的必要回应,值得一提的是,中方宣布不再跟进美方后续加税,避免陷入美方设置的“数字陷阱”。

反观美方,其态度却反复无常,一方面,紧急暂停部分电子产品加税措施,并通过商务部长释放“温和接触”信号,似乎在向中方示好,试图缓和紧张局势。

另一方面,美国白宫在官网的最新声明表示,美对华关税加增至245%,这种前后矛盾的做法,充分暴露了美方在贸易问题上的混乱与不负责任。

美方的目的不过是通过极限施压,妄图迫使中方在不平等的条件下妥协让步,对于美方的种种言行,中国外交部的回应被概括为“不惯着”原则,这一原则直接否定了美方预设的谈判框架。

其实面对中国的一系列强有力且极具针对性的反制措施,美国如今的“高姿态”不过是在“嘴硬”罢了。

中国的“反击”

面对美方的无端挑衅,中方实施稀土出口限制,同时成功突破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封锁,这一举措可谓“一箭双雕”。

稀土,素有“工业味精”之称,在众多高科技领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美国在稀土领域长期依赖中国进口,短时间内难以找到可替代的稳定供应源。

而在限制稀土出口的同时,我国在第三代半导体技术研发上取得重大突破,打破了国外在该领域的技术封锁,极大增强了我国在半导体产业的话语权。

并且中方对美农产品、能源、高端制造业加征对等关税,精准打击美方经济要害,美国大豆产业长期依赖中国市场,中方加税举措致使美国大豆对华出口暴跌42%。

与此同时,美国高端制造业中的波音公司也遭受重创,其股价单周下挫18%,波音公司作为美国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在全球航空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然而中国市场对其发展同样意义非凡。

中方推进C919国产化进程,逐步替代波音订单,C919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客机,凝聚了国内航空工业的顶尖技术与力量。

随着C919的逐步成熟与商业化运营,其将在国内及国际航空市场对波音飞机形成有力竞争,进一步削弱美国在航空制造业的优势地位。

中方此举不仅是贸易层面的反制,更是对美方不合理贸易政策的有力回应,促使美方重新审视其贸易霸凌行为对自身经济的负面影响。

而且还在世贸组织起诉美国,并将6家美企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强化制度性反制,通过在世贸组织框架下解决贸易争端。

此外,中国减持美债加速美元贬值,若大规模抛售可能引发全球债务危机,这无疑是一张极具威慑力的“王牌”。

若美方继续在贸易问题上一意孤行,中国大规模抛售美债可能引发的全球债务危机,将迫使美国在谈判中不得不做出妥协,回归到平等、互利的谈判轨道上来。

不过,如今的美国的确陷入了僵局中,只能说是“自作自受”。

美国的“僵局”

美方提出要在90天内与90个贸易伙伴达成关税协议,平均下来每天就要解决一个国家的贸易问题。

这一计划乍听之下,似乎展现出美国在贸易领域雷厉风行的决心,然而深入探究,便会发现其中面临着多重难以逾越的现实障碍。

先不提相关人员配备严重不足,众多国家的谈判诉求被搁置一旁,如此人力状况下,要协调90场复杂的贸易谈判,无疑是天方夜谭。

并且美国政府内部在谈判立场上分歧严重,这使得外界对美国能否有效管理众多谈判、按时达成协议充满质疑。

尽管多国出于维护自身贸易利益的考量,选择与美国谈判而非强硬对抗,但美国的谈判姿态却令人难以接受。

美国一味要求其他国家“投降式让步”,以色列便是一个典型例子,在特朗普宣称所谓“对等关税”的前一日,以色列就已宣布撤销对美国进口商品的全部剩余关税,满心期待能换来美国的关税豁免。

事与愿违,美方依旧未网开一面,暗示这并不足以推动早日达成协议,这种毫无诚意的谈判态度,无疑让众多有意谈判的国家寒心。

面对美国不合理的贸易政策,欧盟和加拿大等国家也采取了有力的反制措施,欧盟委员会全票通过对美国加征25%关税的决定,与此同时,加拿大也对美国汽车加征25%关税。

欧盟和加拿大的反制措施,冲击了美国约320亿美元的出口市场,让美国切实感受到贸易战的反噬。

美国在这场贸易博弈中,既想维系“美国优先”的霸权地位,推行不合理的贸易政策,从各国获取更多利益,又不得不面对国内通胀压力以及盟友反制带来的负面影响。

美国提出的90天与90个贸易伙伴达成关税协议的计划,在现实的礁石上撞得粉碎,其不合理的谈判要求、混乱的谈判策略,以及由此引发的各国反制,都让美国在贸易领域的处境愈发艰难。

若美国不能及时调整贸易政策,回归平等、互利的谈判轨道,未来必将在全球贸易格局中付出更为沉重的代价!

不愿打,但也不怕打!

特朗普天真地认为,凭借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庞大的消费市场,能够迫使中国就范。

但他严重低估了中国的决心与实力,反制措施犹如一记记重拳,打得特朗普政府措手不及,特朗普的“以战逼谈”策略在中方的强力反制下彻底破产。

中方在对待贸易谈判的立场上,始终明确且坚定,正如外交部发言人所强调的,“对话大门未关,但妥协绝无可能”。

加税本身就是美方挑起贸易战的错误举措,只有先纠正这一错误,才能为双方重回谈判桌创造良好条件。

当前,中美之间的贸易博弈已远远超越了单纯的贸易范畴,它不仅仅是两国之间经济利益的较量,更是多极化格局下国际秩序重构的一个缩影,这场博弈的结果,将对未来全球经济格局和国际秩序的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当然,就像外交部说的那样,我们不愿意打,但也不怕打!如果特朗普想要和中国谈话,那就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拿出诚意,而不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

信息来源:

特朗普称“球在中国那边”,外交部回应 - 大象新闻

「早报」继续反制!中方对美加征关税提高至125%;商务部:如果美方继续关税数字游戏,中方将不予理会-财联社

美国关税政策再反转:芯片、手机等产品将单独征税,特朗普称周一见|硅基世界-新浪财经

关税加到245%!特朗普:球在中国那边!外交部:想谈就别来这套 -北京商报

90天谈妥90项协议?美关税谈判策略被批“一团糟”,“各国愿意忍到几时?” -观察者网

1 阅读:58

评论列表

qzuser

qzuser

7
2025-04-17 20:51

稀土是稀土,关税是关税,即使美国把对中关税降到零,中国也不会出口稀土了!不要把稀土跟关税混为一谈!打就要打疼!打服!!

蕴藏冬夏

蕴藏冬夏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