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其中包含了许多的剧种,像我们熟知的有京剧、昆曲、黄梅戏、河北梆子、秦腔、黄梅戏、豫剧、评剧等等,这些都是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戏曲艺术我们都知道在发展过程中离不开两方面,一方面那就是演员也就是角儿,另一方面那就是剧目,只有不断有新剧目的出现,这样一来一个剧种才能够发展。
但是我们看近些年戏曲领域新编戏的创排并不成功,其中原因有很多,我认为其中一点那就是剧目创排脱离了群众, 要知道剧目的创排就是为了给观众看的,如果脱离了群众那么怎么能够算是成功呢?
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
杨兰春与《朝阳沟》提起豫剧现代剧目的巅峰之作无可争议那就是《朝阳沟》这出戏,这出戏是剧作家杨兰春老先生创作的。
当初的杨兰春先生正是意气风发之年,他在河南豫剧院三团任职,当时三团大多数都是年轻的演员,也因此面临一个解散的问题,当时三团的演员很伤心,都不愿意三团解散,这时候就需要拿出一出戏来证明自己,后来《朝阳沟》横空出世,这出戏的出现也使得三团摆脱了被解散的困境。
其实杨兰春老先生创排这出《朝阳沟》花费的时间并不长,并且花费的资金也不大,而这出戏的成功就是接地气。
杨兰春老先生他就出身于民间,而创作这出戏的时候也是多次去民间体验生活了,可以说和老百姓打成一片,也正是因为如此这出戏老百姓非常喜欢,而这主要是剧情和表演接地气。
而现在我们看一些新编戏的创排是脱离了老百姓,那么这样一来老百姓怎么喜欢?既然老百姓不喜欢那么怎么能够算是成功呢?
样板戏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各大京剧剧院团开始创排革命现代戏,但是最初革命现代戏的创排并不是特别成功,那么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当时这些剧目的主要演员都是那些京剧老艺人,他们演绎才子佳人、帝王将相的传统戏那是一绝,但是演绎工农兵还是不太适合,所以说最初的革命现代戏的尝试版本并不成功。
后来革命现代戏以及样板戏例如《节振国》、《白毛女》、《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龙江颂》、《杜鹃山》、《平原作战》、《磐石湾》等等剧目的剧组都曾经去体验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够体会到人物,体会到如何去表演,他们演绎出来的人物才有精气神。
例如童祥苓的“杨子荣”、李丽芳的“方海珍”、谭元寿的“郭建光”、杨春霞的“柯湘”、钱浩梁的“李玉和”等等都是精气神十足。
所以说,无论是新编戏的剧本创作,还是新编戏的主演都应该贴近生活、贴近老百姓。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爱传统的少年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我结婚大喇叭放的就是朝阳沟,你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