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公和康熙皇帝的最后一次对手戏,康熙被全程碾压,羞愧难当

龙哥影视剧大世界 2025-01-02 17:10:06

建功立业后,兔死狗鞥时,千百年来,如此结局,似乎是功臣们的唯一下场!

哪怕领导非常信任你,哪怕谁都知道你确实没有造反心,其实原因很简单,对于皇帝而言,你已经具备了造反的能力,不得不防,对于满朝同僚而言,你的功劳太大已经引起了大家的嫉妒,必须全力对付你。

于是群臣的嫉妒配合皇帝的猜忌,来了一次“兔死狗烹”的好戏,被扔在盛京长达十一年的周培公,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三藩之乱”被平定以后,东南沿海再起海警,康熙皇帝巡幸盛京的途中,想起了盛京还有一位能够解决东南沿海问题的大佬——周培公。

只是周培公病了,而且还很重。

康熙:培公啊,朕没有想到你病得这么重,原以为你只是委屈。

周培公:皇上,臣不行了,今年就没下过炕。

康熙:朕把你撂在这冰天雪地里有八九年了吧。

周培公:不瞒皇上说 十一年啦。

康熙:你一个南方人,是水土不服吧。

见到周培公如此模样,康熙皇帝心生愧疚,可皇帝难有低头认错,只能另外找一个理由,来证明周培公病重如此并非自己的原因。

没等周培公说话,明珠开口了:

可不是嘛,奴才是北方人,到了南边,芝麻粒大的小咬咬上一口,这半边身子都肿了,也是水土不服啊。

明珠拿自己举例说明的意图何在,我们暂且不论,康熙皇帝探望周培公,为何要带上明珠呢?

言领导所不能言,行领导所不能行。

康熙皇帝心中有愧,甚至愧疚到不敢单独面对周培公,明珠随从,就能充当自己和周培公之间的润滑剂,缓和矛盾,转移话题,更重要的是能为康熙皇帝解释说明、撇清责任,尽可能争取周培公的谅解,进而保证康熙皇帝此行的真正目的顺利完成。

明珠的意思很明确,证明康熙皇帝所言非虚,周培公就是水土不服,至于谁把周培公调来盛京并不重要,也绝非导致周培公病重的真正原因。

可周培公绝非等闲之辈,哪能让明珠如此轻松就绕过自己心中怨恨:

明中堂夸奖小咬了,我周培公生来皮厚,再厉害的小咬也咬不进去啊。

啥意思?

天生没有水土不服的毛病,我的病到底怎么回事,你们应该心里有数!

解释没绕过去,康熙皇帝只能尽可能用实际行动来表明自己的示好态度:

康熙:朕给你带药来了 叫太医好好瞧瞧,等天暖和了,你这病就好了。

周培公:谢皇上,皇上你怎么突然想起到盛京来了。

康熙:朕一直等着你问呢,朕一共有三件事,第一件事是拜昭陵,二是收服蒙古王公,这第三是再度起用你周培公。

周培公:谢皇上天恩,不过这第三条,是不是进入盛京以后才想起的。

不给明珠面子也就罢了,康熙皇帝又是带药,又是钦派太医诊病,更是直接表明了自己亲赴盛京探望周培公的真诚。

可周培公同样没给面子,一言便戳破了康熙皇帝的虚伪。

这个时候明珠存在的重要意义,再次表现了出来:

周培公,实话告诉你,皇上明天才拜昭陵,后天才会见蒙古王公,大后天才召见盛京的文武大臣,皇上今日刚刚落脚,还没进一盅茶就来看你了,奴才是挡都挡不住啊。

这些话康熙皇帝本人可不能说,有着自夸的嫌疑,可通过明珠的嘴说出来,这就是康熙皇帝对待周培公的一片真诚,“言领导所不能言”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此。

明珠的解释,皇帝的真诚,就算都是假的,周培公也不能不懂事。

赶紧顺坡下驴 给点面子吧:

皇上 皇上恕罪呀。

然后康熙皇帝再用眼神暗示明珠“多嘴”了,让明珠识趣离开,这一波“双簧”才算正式结束。

好了,关系缓和了,基础打好了。

可以说正事了:

康熙:培公啊,你破察哈尔,平吴三桂,为了大清立下了不世之功,只可惜你是个汉人,而且手中还握有二十多万雄兵,满朝上下蜚声不断,都担心你成为第二个吴三桂。

周培公:微臣知道,不过这话从皇上口里说出来,微臣心里舒服多了。

看见了吧,这就是康熙皇帝所必须具备的提防心,周培公具备造反的条件,康熙皇帝不能也不敢赌周培公的忠诚。

康熙:再有一点,你心里也明白,明珠索额图他们暗中鼓动御史参奏于你,朕知道你的苦衷,但是不得不逮这个由头把你贬到盛京来,你要体谅朕,你要知道,满朝文武和八旗将士的团结比起你周培公来,在朕的眼里要重要得多,所以不得不牺牲你。

周培公:皇上的做法十分妥当,周培公的荣辱不能妨碍大局啊。

这就是满朝文武嫉妒周培公立下不世之功的必然反应,谁都不想别人爬到自己的头上,更何况周培公还是一个汉人,满汉之间有着本能上的对抗。

从大局考虑,从稳定的角度出发,康熙皇帝也就只能牺牲周培公,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周培公也均给予了理解乃至谅解的回应。

康熙皇帝是不是就能直接说正事了?

还不行!

他要表明自己心中的愧疚,进一步赢得周培公的谅解,因为这是基础,这能保证周培公答应自己接下来的要求。

再是,朕可以明白地告诉你,盛京是满人的老家,朕把你撂在这儿,也是为了监视你,惭愧,惭愧呀。

领导都主动道歉了,你还有什么委屈的?

有了这一波“感情绑架”,康熙皇帝就能给自己一个“弥补”的机会了:

康熙:把你放在冰天雪地里十一年,我一直在想,一旦有机会,朕还要起用你。

周培公:微臣还有何用呀。

康熙:朕想让你攻打台湾。

周培公:晚了,臣之命恐怕熬不到天暖了。

康熙皇帝刚刚为周培公诊过脉,周培公的身体状况能不能承担如此重任,康熙皇帝非常清楚,他之所以如此要求,就是想让周培公先欠自己一笔。

才能继续提出要求:

那你给朕推荐一个人,和你一样的人。

周培公说的是什么?

自己恐怕熬不到天暖了!

可康熙皇帝在乎了吗?

人家问的是什么,人家要求周培公赶紧给自己举荐一个人,别等到死了没法开口。

感情?

帝王哪有有这些玩意儿,人家更关心大局,更关心自己的朝廷和皇权安稳。

周培公倒也没再计较,但他举荐的人却好像一记巴掌,狠狠打了康熙皇帝:

周培公:皇上,有个叫姚启圣的。

康熙:姚启圣,朕没有听说过这个人。

周培公:他是默默无名,如果他也能名满天下的话,只怕活不到今天了,皇上,他也是个汉人。

康熙:汉人,姚启圣,朕回头好好查一查,你累了,朕先走了。

注意 “姚启圣也是汉人,而且如果名满天下早就活不到今天了”。

这是介绍姚启圣吗?

这分明就是用姚启圣的例子,来强调“汉人”遭受的不公平待遇,来明确告诉康熙皇帝:

有本事你就用满人处理问题,要么你就别对汉人不信任!

康熙皇帝还能说什么,既然目的已经达到那就赶紧走吧,再继续待下去就只会徒增尴尬。

可周培公还有东西要送给康熙皇帝,一件能够让康熙皇帝悔恨终生的东西:

周培公:皇上,臣虽然是赋闲之人,也并未闲着,臣用十年的时间画了一幅小画,想献给皇上。

康熙:在哪儿?

周培公:就在你身后。

康熙:培公啊,你什么时候又寄情山水了。

周培公:山水有情,生生不息呀,皇上,臣的屋子太小展不开,皇上带回宫里去看吧。

注意周培公送自己“小画”,康熙皇帝立马换上了开心的笑容,他认为周培公并没有记恨自己,心中总算找到了些许安抚。

只是等到康熙皇帝看到这幅画,心中的想法就就会立马改变:

皇上,微臣穷十年之功,遍阅古今各族史料及图谱,终于构成此图,臣死也瞑目了,微臣自信,此图不但是大清最精最全之图,也是中国自古以来最精最全之图。

皇舆全图,周培公再给康熙皇帝乃至大清王朝立下一件不世之功,可这幅画的背后 又有着什么意义?

这是周培公的以德报怨,这是周培公对康熙皇帝的绝对忠诚,这些就足能让康熙皇帝后悔。

周培公错了吗?当然没有!

康熙皇帝错了吗?可以理解!

那么究竟是谁错了,才会让这样一个柱国之臣下场如此凄凉?

谁都没错,错就错在现实的残酷,人性的难测 仅此而已!

0 阅读:24
龙哥影视剧大世界

龙哥影视剧大世界

专注各类影视神剧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