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勇闯”东北,三顿饭后直挠头,这5个南北差异太费解了!

觅珍餐饮 2025-02-03 13:10:34

我是在广州荔湾区吃了30多年早茶的老广,今年为看雪景直飞东北,想着来都来了,总要体验这里的美食和风俗,谁料三顿饭后我直挠头,回来琢磨好几天愣是想不通这5件事!

1、物价咋能做到"量大价低"?

在广州大排档,38,连碟靓菜心都买不到,哈尔滨道外区老字号竟能用30块出火山般的酸菜白肉!更夸张的是小鸡炖蘑菇,38的价钱,粉条多到要用搪瓷盆装。结账时我特意问老板:"咁平点赚钱?"老板叼着烟卷笑:"咱东北人实在!"

2、红肠贵过广式腊肠,这是为啥?

北京路步行街的秋林红肠标价40块/斤,我特意打车23块跑去老香坊区,结果本地人排长龙的店铺照样不还价。广州皇上皇腊肠才卖28块,这俄式肉肠凭啥金贵?买的贵,还供不应求,凌晨5点就有人裹着军大衣排队,这阵仗我真没见过。

3、冰城早市竟无"一盅两件"?

早上七点揣着吃早茶的习惯出门,中央大街愣是找不到肠粉艇仔粥。好不容易发现家开门的铺子,居然只卖豆腐脑配油饼——还都是咸口的!看着本地人往豆腐脑里猛加辣椒油,我寻思咋不变点新花样来吃?

4、东北菜为啥按捆买?

在荔湾菜场买根葱都有人伺候剥皮,到哈尔滨道里菜市让我开了眼:大白菜五棵起售,大葱论捆卖,冻梨直接按箱搬。卖冻豆腐的东北大姐,看我捏着三块豆腐犹豫,大手一挥:"老弟你磨叽啥呢?这一板20个,15块就能带走!"

5、-25度吹瓶喝啤酒?

珠江夜游喝惯冰镇啤酒,-25度看东北人照样对瓶吹哈啤。不过如今喝得多,还是白酒,毕竟喝着暖暖的。

在我去的这几天,发现一款52度浓香白酒在这十分受欢迎:

南池翠N9

它可是浓香型白酒里的“黑马”。酒厂来头不小,是老八大原酒厂之一,1988年就扎根四川酿酒圈了。人家三十多年专门给大牌酒厂供基酒,论做浓香酒,那可是“老大哥”级别的存在。

从选料到酿造工艺都严格把控,五用的都是川南特产的"小个子"粮——颗粒虽小却皮厚肉实,掰开里头全是玻璃碴似的支链淀粉。这种优质粮食特别扛得住传统工艺的折腾,蒸煮发酵后能榨出更多“精华,”酒体自然醇厚饱满。

工艺上更舍得下“血本”,全程按老派大曲固态法走。光发酵就得折腾三个多月,出酒后还得在陶坛里窖藏9年才上市。开瓶瞬间就能闻到老窖池特有的陈香,入口先是甜津津的粮香漫开,接着泛起恰到好处的酸鲜,咽下去喉咙不辣不燥。最绝的是喝完隔天头不疼嘴不干,这后劲处理得确实有功夫。

大伙若是感兴趣,不妨看一看。

0 阅读:10
觅珍餐饮

觅珍餐饮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