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充满欢乐的动画电影,它的背景是这样的:
“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魔发精灵。他们活泼又聪明,他们调皮又灵敏,他们自由自在生活在那绿色的大森林,他们善良勇敢相互都关心。
欧,可爱的魔发精灵!欧,可爱的魔发精灵!
他们齐心合力开动脑筋斗败了博啃族大厨,他们唱歌跳舞快乐多欢欣。”
这是《蓝精灵》的好莱坞山寨版么?看上去的确很像。
然而又有那么些许的不同……比如魔发精灵除了“唱歌跳舞”以外还很喜欢——“抱抱”。他们有健康手环提示“抱抱时间”。
那就是蓝精灵+天线宝宝咯?似乎可以这样叠加而成。
《魔发精灵》真的如此幼稚么?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毕竟本片是标准90分钟的动画长片,应该有别于TV动画剧集。于是按照惯例它必须被填充植入那“原来的配方与熟悉的味道”,那便是长短适宜、软硬适度的“哲学时间”。
缺了这一佐料,它很难达到老少皆宜的合家欢效果;药如果下得过猛,又会沦为“人类一思考,上帝便发笑”的装逼笑柄。
这次的抢答时间抛出的问题为:“快乐是什么?快乐应该如何寻找?”
影片将智慧生物划分为以下三类:
1、乐观主义
魔发精灵是乐天派的代言人,他们终年终日的唱歌、跳舞加抱抱,每日无数遍的重复以上三个动作,少青中老年皆不识愁滋味。
他们是没心没肺的享乐主义么?他们是从不劳动的社会蛀虫么?
这些都不是动画片需要探讨的问题,就像大侠都从不缺买酒喝的银两。本片只是想轻轻触碰一下乐观主义是否应该具有哪怕那么一丁点儿的危机意识。
他们就像生活中的月光族,天天过着双11,从不考虑还贷问题。真要吃土,那也不是“抱抱时间”应该思考的问题,车到山前必有路,一切烦恼都应该抛诸脑后。“及时行乐”才是硬道理!
魔发精灵应该这样永远的快乐下去么?Why not?
有必要考虑一下无止境快乐之后的代价么?I don’t care!
他们会这样永远的快乐下去么?No zuo,no die。
能永远快乐下去,这是一种只存在于动画世界里的理想状态。影院里至少有一半的观众只会善意的付诸一笑。
因为我们知道,快乐并不等同于幸福,形式化的“快乐”非常容易得到,而要找到幻化无形的“幸福”,却总是困顿众生。
然而我们并不应该将成人的“愁滋味”强加给儿童观众,毕竟童年就是用来挥霍快乐的,就像片中的魔发精灵。这一点都不奢侈,虽然在我们眼中已经显得那么的遥不可及。
波比很傻,很天真,也很快乐。
2、杞人忧天主义
一群无忧无虑的“没头脑”熊孩子里总会有那么一个整日皱着眉头的“不高兴”,之于本片便是那魔发精灵中的另类,不爱唱歌跳舞、也不爱抱抱的布兰。
他总是离群索居,不加入全民共建的快乐时间与和谐社会。他总是时不时的发表一些危言耸听的恫吓警告,阐述着世界末日即将降临的骇人预言。
在股市里,他们被成为一根筋的死空头,整日叫嚣着大盘即将断崖式崩盘的预言,令人憎恨与讨厌。然而他们坚持不懈的唱空仍然会换来瞎猫碰到死耗子的那一天,牛熊转换时总会蒙对那么一次。于是人们又会争相仰望他们的未卜先知。
数年如一日坚守在“杞人忧天”的阵地上其实也是一件蛮辛苦的事情,因为如片中的布兰一般,他在其他人享受快乐的时候却在孜孜不倦的挖掘人防工事,为即将到来的灾难与寒冬准备避难所需的物资。最终换来的却是,平日游手好闲者们的不请自来。
他特立独行的危机意识在如今这样一个崇尚“快乐至上”的消费主义时代是弥足珍贵的。他像一面警钟提醒着人们,这种表面上虚假的“繁荣”终有幻灭的一天;他像一盏警灯告诫着大家,这种“唱歌跳舞加抱抱”的理想社会其实只是一种幻象。
危机终有降临的那一天,只是我们大家都没正视它。
布兰很傻,很多愁善感,也很辛苦。
3、悲观主义
博啃族是悲观者中的极端原教旨主义,他们相信世人是有原罪的。我们违背了上帝的意旨,没有快乐的权利,惟有食用代表极端享乐主义的魔发精灵的血与肉才能换来快乐。
这是一种很单纯的想法,和中餐食谱里“吃啥补啥”一脉相承,也愚蠢相承。
快乐真的来得那么容易么?剥夺他人的快乐就能满足自己?
显然真正的快乐并没有如此这般的轻易得来。
而快乐真的那么难以追寻么?比损人利己更为高层次的快乐究竟在哪里?
显然真正的快乐只能源于自己的内心。
悲伤可以传染人,快乐同样可以,就像蝴蝶扇动翅膀一样的有力。
没有什么比将悲伤传染给他人更容易的事情了,如果有,那便是将快乐传递给他人。
同样轻易而举的事情,都能形成向周边扩散的涟漪,关键就在于我们是带着善意还是恨意,向平湖里丢下那一颗原本无辜的石子。
你快乐吗?我很快乐!第一步就是向后退一步。
你快乐吗?我很快乐!只要大家和我们一起唱:
快乐其实也没有什么道理。
告诉你,快乐就是这么容易的东西。
Don't worry,be hap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