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动概览:精准施策,共绘中小企业发展新蓝图
昨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7部门共同发布了《关于开展2025年“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的通知》。这一行动将贯穿全年,聚焦政策惠企、环境活企、创新强企、人才兴企、法律护企五大核心领域,旨在通过一系列具体举措,助力中小企业克服发展难题,实现高质量发展。
目前全国中小企业数量已超过4000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和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然而,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此次行动将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构建企业画像,精准推送涉企政策信息,确保政策红利能够直达企业。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6月将被设定为“中小企业服务月”,集中资源、高效推进各项服务举措。预计在此期间,将举办超过1000场线上线下活动,覆盖中小企业超过10万家,提供包括政策咨询、融资对接、技术转移、市场开拓等在内的全方位服务。
二、中小企业困境剖析:多措并举,破解发展难题
1.资金短缺与市场竞争加剧:拓宽融资渠道,激发市场活力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长期存在。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仅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30%左右,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极不相称。此次行动将联合金融机构,创新融资产品和服务模式,如推出供应链金融、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预计年内将为中小企业提供超过5000亿元的融资支持,融资成本较去年降低5%-10%。
同时,为缓解市场竞争加剧的问题,行动将推动建立公平竞争机制,引导大型企业合理竞争,为中小企业留出更多发展空间。预计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竞争优化,中小企业市场份额将提升3%-5个百分点。
2.管理挑战与资源获取难题:引入先进理念,优化资源配置
中小企业在内部管理上常缺乏科学的方法和理论。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调研数据显示,超过60%的中小企业表示,内部管理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此次行动将引入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组织专家团队深入企业开展管理诊断和质量提升活动,预计覆盖企业超过5万家,帮助企业构建科学管理体系,提升运营效率。
在资源获取方面,行动将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整合政府、企业、社会三方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土地、人才、技术等关键生产要素的对接服务。预计年内将促成超过1000项资源对接项目,有效降低企业获取资源的成本和周期。
3.产业链融入困境与产品销售难题:强化协同创新,拓展市场渠道
中小企业往往面临被产业链边缘化的风险。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报告显示,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协同性不足,导致研发项目难以落地,市场竞争力受限。此次行动将推动建立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机制,鼓励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创新资源,预计年内将促成超过500家中小企业融入大企业产业链供应链。
在产品销售方面,行动将积极打造消费场景,推动中小企业拓展线上线下市场渠道。预计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新兴销售模式,中小企业线上销售额将增长10%-15%。
4.技术研发挑战与政策对接挑战:加大支持力度,提升政策利用率
中小企业在技术研发上面临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等问题。据科技部统计数据显示,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普遍较低,仅为大型企业的三分之一左右。此次行动将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中小企业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预计年内将投入资金超过100亿元,带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超过1000项。
在政策对接方面,行动将建立政策信息服务平台,配备专业团队,确保每项政策都能及时、准确地传达至企业。预计通过平台服务,中小企业政策利用率将提升20%以上。
三、钱诚,千顺万顺:携手共进,共创中小企业繁荣未来
行动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落实。各级政府部门、服务机构以及中小企业自身需紧密配合,形成合力,确保每一项措施都能精准落地,每一项服务都能切实惠及企业。
笔者建议,应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对行动进展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优化策略。同时,要加强中小企业自身能力建设,提升其自我发展能力。通过培训、交流等形式,激发企业家精神,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队伍。
尤为重要的是,社会各界应给予中小企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媒体应加大宣传力度,报道中小企业发展的成功案例和先进经验;金融机构应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元化的融资支持;科研机构和高校应加强与中小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
最后,笔者以一首短诗结束文章:
中小企业如星辰,
政策春风暖心田。
落实行动显成效,
共绘繁荣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