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郁郁而终,临终前怪声高呼:杨度误我

红色风云录 2024-10-23 09:15:47

“这事我做错了,你以后不要再上那几个人的当了!”1916年6月,已经到了弥留时刻的袁世凯,将长子袁克定叫到床前,一字一句叮嘱道。

躺在床上的这些天,袁世凯也想明白了一些事情,如果不是被人“撺掇”复辟帝制,自己也不会早早走上黄泉路。没过多久,一代枭雄袁世凯一命呜呼,咽气前似乎还心有不甘,用尽最后的力气怪声高呼:

“杨度误我!”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走狗”

1913年镇压“二次革命”之后,袁世凯为了尽快当上正式总统,用金钱收买了上百人拼凑成了公民党充当自己的“打手”。经过三次投票,袁世凯终于勉强当选,在前清皇帝登基的太和殿宣誓就职。

在袁世凯的心中一向是“人治”大于“法治”,尤其在他担任临时大总统期间,就多次抱怨《临时约法》对他限制过严,因此当上正式大总统之后,袁世凯第一件事就是修改《临时约法》,声明只有他一人有公布宪法的权力。

各省都督、民政长立刻心领神会,纷纷以修改宪法草案为引子,肆意诋毁国民党和国会,并一致主张解散国民党。在众人的“围剿”之下,国会只得停止议事,袁世凯的解散国会的预谋终于实现。

没有了国会的束缚,袁世凯开始对政府机构进行随心所欲的改组。尽管袁世凯处处标榜创新,但实际上还是参照了前清制度,将一切权力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所有机关都变成了他的独裁工具。

整顿完政府机关,袁世凯的下一步就是巩固自己的独裁统治,让人们不再信仰他所憎恨的民主主义。因此袁世凯先后颁布命令恢复前清的祀孔规定,规定每年旧历仲秋,中央和地方一律举行“祀孔典礼”。

“祀孔”之后,袁世凯又下令恢复前清的祭天制度,还在当年的冬至令节举行祀天典礼,模仿封建帝王在天坛顶礼膜拜。

1915年,各种为袁世凯复辟帝制而精心炮制出的消息开始盛行中外,但袁世凯仍对称帝矢口否认,口口声声宣称自己“连总统都不想做,哪里还能想到当皇帝”。可暗中却打算让人出面组织一个推动帝制的机关,这个人就是杨度。

杨度出生于湖南一户湘军家庭,承蒙大伯的资助,杨度在幼年丧父之后,仍有机会接受教育,还前往日本留学,回国后保荐入京参加进士考试,一举夺得一等第二名的好成绩。

1908年,杨度开始和袁世凯有交往,袁世凯欣赏杨度的才干和学问,极力推举他在颐和园开设宪法讲座,给王公大臣们恶补法律常识。后来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就是杨度的政治思想。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之后,为他鞍前马后奔走的杨度并没有得到重用,而是按照袁世凯的意思,以经商为名帮助袁世凯打探各地复辟清室的消息,将各种关系和势力都拉拢到袁世凯身边。

国会解散之后,杨度被袁世凯任命为参政院参政,还赐匾题字“旷代逸才”。听说袁世凯梦想成为中华帝国的皇帝,杨度当即筹建起“筹安会”,几个月的时间就拉拢了数千人,为袁世凯复辟大造舆论。

为了将袁世凯复辟帝制变得合理,杨度将辛亥革命以来,因袁世凯专制独裁造成的民族危机,硬说成是实行民主共和的结果,并写成文章在各地广文散发。

自打1915年末袁世凯称帝之后,就开始遭遇一系列毁灭性的打击,除了全国上下千夫所指,就连身边最亲近的人也离他而去。那一段时间,袁世凯没有了往日的从容,整个人都显得比较紧张,甚至到了焦虑的状态。

1916年的元宵节,本来袁世凯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吃顿团圆饭,结果六姨太率先向袁世凯发难,嚷嚷着不给自己封妃就带着孩子回老家,其他姨太太见状也跟着起哄。袁世凯本就心情不好,见此情形干脆长叹一声:

“你们要回老家,就等着送我的灵柩一块儿回去吧!”

说完,袁世凯放下碗筷,一个人走回了办公室。自此,袁世凯精神萎靡不振,慢慢地整个人都进入了一种病态。

刚开始袁世凯只是排尿不畅,但袁世凯讳疾忌医,不肯看医生。后来病情加重,笃信中医的袁世凯坚持依靠中药调理,结果尿毒扩散,全身水肿。全家商量之后,由袁世凯的长子袁克定出面,请来法国公使馆的医生,医生判断袁世凯是膀胱结石,需要住院手术治疗。

但袁世凯坚持不肯住院,医生只能对他进行人工排尿,帮他缓解当前的痛苦。

就这样一拖再拖,袁世凯终于将自己拖到了鬼门关前。在病逝的前一天,昏迷了好长时间的袁世凯清醒过来,让医生给自己打了一针强心针,叫来身边人交代后事,定下黎元洪接任大总统,全家人托付给了徐世昌。

从君主立宪派到信奉马列

“袁世凯死了!袁世凯死了!”1916年6月6日,全世界人民都在为袁世凯的死而欣喜若狂。尽管袁世凯在临终前还在责怪杨度的不好,但杨度还是为袁世凯写了一副挽联,表示只是袁世凯自己不争气,不应该将失败的责任推到自己头上:

“共和误中国,中国不误共和,千载而返,再平此狱。

明公负洪宪,洪宪不负明公,九原可作,三复斯言。”

黎元洪继任大总统之后,下令严惩杨度和“筹安会”,杨度闻讯带着一家人匆匆搬到了天津租界。那段时间,杨度整日坐在家中吟诗、写文章、读书,不和家里人讲话。

此时的杨度仍保持自己君主立宪的主张。当年杨度在日本留学期间,就曾与孙中山就中国革命问题辩论数次,单就“革命还是保皇”这一问题,两个人就辩论了三天三夜,最终孙中山没有说服杨度,却在杨度的介绍下认识了黄兴。

后来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力邀杨度参加,但杨度却表示愿意各行其是。

直到1917年张勋和康有为一起发动复辟,将溥仪这个末代皇帝重新捧上皇帝的宝座,还将清朝的旧礼仪全部恢复,引起了全国各地主要将领的不满,纷纷通电表示反对。

杨度也发电报给张勋和康有为,批评他们的做法是不合时宜的措施,与君主立宪的精神完全相反。自此,杨度思想日渐消极,开始研究起佛学来了。

1918年北洋政府发布特赦令之后,杨度重新恢复了自由,举家搬回北京,继续整日待在家中研究佛学,只为从苦闷中解脱出来,甚至企图从佛学中寻找出挽救人民大众于苦难的方法。

孙中山发动第一次失败后,派人到北京找杨度希望帮自己解围,杨度有感于自己“君主立宪”失败,欣然答应尽心协助孙中山。五四运动爆发后,杨度的心灵被深深震撼到,整个人逐渐走出了虚无飘渺的佛学,重新回到了爱国爱民的现实之中。

孙中山听说杨度设法阻挡吴佩孚援助陈炯明一事后,邀请他加入国民党。性格高傲的杨度只说了一句:“我不加入国民党,照样可以为国民党工作。”婉拒了孙中山。

为了帮助孙中山,杨度在此后的一年中经常奔走于南北各地,执行孙中山给他的任务,为国民党的民主革命作出了贡献。

1925年孙中山病逝之后,痛感后继无人的杨度决心继承孙中山的遗志,为民主革命出力,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打入北洋派内部,进行离间分化的工作,促使北伐事业早日成功。

受张宗昌的邀请,杨度进入张宗昌幕府担任总参赞,表面上为张宗昌出谋献策,暗中却处处为革命事业出力。

1927年,冯玉祥的部队向南进军,瓦解了吴佩孚所剩不多的部队,同时孙传芳也被北伐军打垮,北方军阀中最有实力的只剩下张作霖一个人。杨度得知张作霖和张宗昌之间有嫌隙后,故意放风说张作霖企图和蒋介石联合消灭张宗昌,又劝张宗昌派人和北伐军联系,先打孙传芳,再打张作霖。

正当张宗昌准备按照杨度的计划行事时,张学良奉命找到张宗昌,劝他以团结为重,要顾全大局,不要听人挑拨而独自行动。临走时,张学良还托人转告杨度:“请他少出主意,当心他的脑袋。”

杨度见自己的计划未能成功,生命还受到了威胁,干脆向张宗昌告辞,回北京去了。

回到北京不久,杨度就听说张作霖准备向躲在俄国兵营的共产党“开刀”的消息。情急之下杨度让大儿子去通知章士钊想对应之策。结果有人认为杨度的消息不可靠,没有通知俄国兵营中的同志转移,结果35名共产党员被捕,其中就包括李大钊。

随后杨度和章士钊等人多方营救李大钊,可惜都未能成功。在李大钊被处以绞刑后,杨度深为感动。

1928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后,杨度受邀定居上海。经人牵线,杨度认识了陈赓,开始直接为中国共产党工作。当时党内不少人对杨度有怀疑,觉得这样一个极端保守的君主立宪派,不可能信奉马克思列宁主义,但潘汉年和杨度接触之后,感到了杨度的确有为革命工作的诚意。

在周恩来的批准下,杨度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并由周恩来直接领导。得益于自己复杂的交际网,杨度游走在杜月笙、张啸林和日本高官之间,收集了不少的情报。

人民从没有忘记杨度

1931年哈同去世之后,杨度为了应酬不得不执绋送葬,结果路上中了暑,后来又吃了点冷饮,结果回家后就腹泻不止,还引起了胃出血。尽管全家人想办法找各种医生为他治疗,但杨度还是因病情加剧离开了人世。

杨度病逝之后,到家里来吊丧的各路人士都有,有杨度的旧友,国民党的官员,杜月笙、张啸林一类的上海名流,周恩来也曾派人到家中临祭送葬。

杨度被安葬在江湾上海公墓,墓碑由夏寿田书写。上海沦陷之后,日本人要在江湾修建飞机场,杨度的墓葬不得不迁往上海西郊寅春庙附近,重新修建了坟墓,但墓碑仍用原来的碑。

1944年,熊佛西写成话剧《袁世凯》,其中对杨度极尽丑化。杨度的女儿杨云慧听说此事后,在友人面前发了一通牢骚,结果被周恩来得知,将她请来表示了关怀,并以党组织的名义,通知熊佛西停演《袁世凯》。

新中国成立前夕,正在英国学习的杨云慧匆匆回国,参加全国第一届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周总理一见到她,便热情地走来与她握手欢迎,还主动与她捧杯,表示对杨度先生的敬意。临别前,周总理嘱咐杨云慧:

“你以后有什么事,来找我好了。”

1966年,杨度的丈夫郭有守回国不久,受到陈毅的热情接见。谈话间,陈毅无意中问起杨云慧是哪里人,在听说杨云慧就是杨度的女儿后,陈毅高兴地说:“原来是杨晳子先生的后人,他真了不起,文章好得很。”

说着,陈毅当场背诵了一首杨度生前写的诗歌,对诗歌中表露的爱国之情表达了赞美和敬佩之情。临别之际,陈毅将郭有守夫妇送到会客厅外面,和杨云慧握手言别时还不停地说:

“我今天遇见了杨皙子的后人了……”

十年政治风暴开始后,杨度的家遭到破坏,杨度的妻子据理力争,结果吃尽了苦头,自此卧病在床。杨云慧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刻找到章士钊,希望弄清父亲杨度是否是共产党员,以帮助母亲摆脱困境。章士钊亲口告诉杨云慧:

“你父亲的确加入了共产党,而且是在周总理领导下入的党,这件事毛主席曾亲口和我说过,不过对党外一直没有公开。”

在章士钊的帮助下,周总理了解到杨度一家遭受的厄运,当即打电话给上海有关方面。从此杨家屁股静下来,再也没有人来骚扰,不过杨度的入党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公开的确认。

在周总理病逝前,曾叮嘱秘书通知王冶秋,如果《辞海》上有杨度的辞目,一定要将他最后加入共产党的事写上。只是这件事当时一直没能够公开,杨度的妻子深感翻身无望,很早便郁郁而终。

1978年8月,王冶秋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纪念文章,提到了有关杨度入党的事情,随后李一氓发表文章,证明了杨度入党一事。由于十年政治风暴期间,杨度的坟墓被毁,因此杨云慧和哥哥在北京、上海两地积极反映,最后在夏衍的帮助下,有关部门决定为杨度重新建墓。

杨度的新墓重建在上海万国公墓内,旁边就是宋庆龄的墓葬。由于之前的墓碑还在,有关部门没有另行刻碑,只是在墓前增添了一块石碑,上面镌刻了杨度的生平简介。

1986年6月,杨度新墓重建落成仪式在万国公墓举行,有上百人参加这一仪式,八十多岁高龄的周谷城特意赶来参加。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主持了仪式,上海市委统战部长在仪式上作了致词。

杨度生前一心为了要使国富民强,却在政治道路上走了不少弯路,最后终于找到了真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去世半个多世纪以后,杨度仍然有这么多人怀念,足以见得只要做了对人民有益的事情,这个人就不会被抹煞掉。

参考文献:

[1]贾熟村.袁世凯与杨度的恩怨[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05):110-113.DOI:10.13914/j.cnki.cn43-1453/z.2008.05.018.

[1]左玉河.杨度:袁世凯身边的白面书生[J].同舟共进,2012,(07):37-41.

[1]刘宜庆.杨度,中国近代史上一奇人[J].同舟共进,2013,(11):67-71.

[1]廉晓红.杨度:从“帝制祸首”到共产党员[J].炎黄春秋,2016,(09):14-19.

[1]王树人.袁世凯临死前高喊“误”他的人是谁[J].党史纵横,2017,(07):32-35+31.

0 阅读:46
红色风云录

红色风云录

欢迎大家关注红色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