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最后是你,就好.mp3来自陈年旧事i00:0012:45
01
最近,我在《脱口秀第三季》里看到了一丝自己的影子,这是第一次感觉代入感有些强烈。
新的一季,涌进了一批新的浪潮,之前的人面对来势汹汹的新人闯入,在言语间表露出些许不安。
张博洋被淘汰的那期说到《掉队比放弃的感觉更难受》的观点,他用不在乎去掩饰内心的太在乎。
他说:我真的不想为了努力而拼命,但没有办法。
好像大部分行业都这样,一旦有一部分人开始拼命,而剩下的人,为了生存,也只好拼命。
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就看到庞博、呼兰、思文一个个的冲了出去跑在最前面。
面对这个情况,我的心态还算健康,继续保持自己的节奏。
但这个时候,我的背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回头一看是江梓浩吴星辰,绝对不行。
所以,我来参加节目与其说是想出名,不如说是怕掉队。
他全篇的稿子都在诉说讲脱口秀这件事,从刚开始的要不要放弃到后面的害怕被掉队。
这个过渡,已经从主动选择变成被动妥协。
而造成这样的结局,因为过于自信,一直呆在自己的舒适区,没有丝毫的紧迫感去察觉现在所处的环境是否稳定。
他最初的选择退赛,是因为写不出好的稿子想给观众留下好的印象而选择去游玩放松,
可瓶颈,是每个人都会碰到的阶段。
你在休息的时候,别人也不会跟着停下来。
所以在后来,发现一同前往的人早已不见踪影,而身后还有一批人在开始追赶。
此刻,心里的那一丝丝不甘,就开始涌现。
02
[掉队和放弃] ,是两种不同的心态。
放弃本身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面对在一群人中掉队了,这落差感对心里的打击更加剧烈。
我可以因为它让我感觉不开心了,而选择放弃去获得放松,却很难释怀心里的那一点不甘,不甘就此这样。
前段时间由于备考的缘故,好长一段时间没怎么去写文了,那时的工作内容也慢慢偏离编辑的方向,
面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脑海里不再出现[这个点,我可以写]的想法,
甚至连[我应该写些什么]的想法被一堆理由去阻挡产生。
导致回过头码字写稿时,发现生活用忙碌就能简洁概括,想不起那段忙碌的时间里,具体有什么事情值得说一说。
努力去回忆,却在想寻找生活细节时感受不到身上的[那种以第三视角去看待身边事]的态度。
我感觉到有些慌了,选择不做这件事本该是我的主动行为,最后变成这件事我有些难以做好。
这事后的落差感,让我反复多次地去想现在这样做的决定是不是正确的。
没有发文的时间里,订阅号时不时推送一些更新的文章,看着那些经常在规定时间内发表的内容,有感觉到一丝不舒服。
这种感觉,就像张博洋说的:我不是一个会努力拼命的人,但身边的人一直在努力拼命,让我也被迫为了生存而努力。
03
有时候感到的压迫感,会由外界因素和内部环境所挤压。
身边人对你的期许,一同出发的人一直在坚持努力,还时不时会出现新人黑马,
你很难会平复自己现在的状态不如他人,于是你会为了能够更靠近那群人一些,也开始去迈步往前冲。
但我也不后悔自己停滞写文的那段时间,因为想要做好一件事,不应太过于分心,不然什么都做不好。
而我正因为经历这些变化,让[永远不要停止创作]的信念,愈加强烈。
虽然这个追逐的过程很累,但人生不就是一场和自己赛跑的过程吗?
现在的“我”感觉没有之前的“我”好,那我就想再逼自己一把,
如果比以前差的话,总感觉很难面对之前的“我”。
而写不出好的稿子,似乎有些瓶颈了,文风不想一如既往的没有惊喜,不然总觉得缺少点味道。
后来我又重新接触新媒体运营岗位,这个转换的过程,让我清楚的知道【想要做好一件事,唯有全心全意】,
我在之前全身心投入去做完一件事后,再重新去拾起之前搁置的事情,
即使别人已经跑得飞快,我也不觉得自己的决定是错误的。
04
我觉得发生在你身上的每一件事,都会有它存在的意义,只是你怎么看待这前后。
就像现在在写公司简介文案时,因为有对产品前期的了解和接触,
才会在后来感觉思路明确,没有在深夜还在头疼文案的事情。
虽然想文案还是有些费脑,但明显比上一份写产品文案的工作轻松自在一些。
这里面多了一份底气,是从前期的积累中获得的。
我想那些经历过的事情,在后来都会变成你自身的经验财富,关键在于你懂得运用。
张博洋还说:你们真的也应该经历一次退赛,现在想来,我已经明白他想表达什么了。
或许是只有你去经历了一些所谓的意外,你才会清楚认知以外的东西。
思来想去,不管是已经走远的同行人,还是出现的新人黑马,都不是困扰我的因素。是现在的“我”在和之前的“我”不停地在较劲。
选择放弃是之前的“我”做出的选择,而怕掉队是现在的“我”表现出的不甘。
人不过是喜欢一再地对比,追求很高,野心永远不满足。
而不去做一件事,和没做好一件事,会造成截然不同的心态,我却希望自己有选择权去决定做不做,有能力控制做好的程度。
所以,不管放弃还是掉队,我只要快乐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