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阻止重读好书的三重障碍?

Leo张大志 2024-02-08 07:46:48

什么是阻止重读好书的三重障碍?

好书值得一读再读,但能真正反复品读的书并不我,其中还存在主要障碍。

首先,人们常常认为已经读过的书没有新意,这其实是过于自负了。好书之所以值得反复读,是因为每次阅读都能带来新的收获。当然,这里所说的好书,必须是真正有价值的书籍。

其次,我们有时会觉得已经对一本书了如指掌,随手翻翻就行了。但试问,你能否复述出你最喜欢的书中的任意一个情节呢?如果不能,那就说明你并没有完全吃透这本书,还需要回去重新阅读。真正值得反复阅读的书籍其实并不多,需要用心去发掘。

最后,可能会因为书太厚而懒得重读。这其实是一种懒惰的表现。重读一本好书,虽然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但收获的知识和智慧是无法估量的。

我想重申一个观点:好书值得一遍又一遍地认真阅读。精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在织一张知识的大网。书中的知识点就像网中的结点,我们需要将这些结点摘下来,融入到知识体系中,让知识网更加丰富和广阔。

要甄别一本好书是否值得反复阅读,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书中的内容。如果你能够有头有尾、有结构有重点地复述出来,那就说明你已经基本掌握了这本书的内容。否则,这本书就值得你再读一遍。

有些朋友可能会认为这样做太过于麻烦,但我想说的是,真正值得反复阅读的好书其实并不多。如果能够找到这样的好书,就应该尽量去深入理解和消化其中的知识。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将书中的知识转化为智慧。

为什么读书必有疑?

无疑不读书,读书必有疑。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应该带着问题和疑惑去读,这样才能真正从书中找到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读书没有目的,只是为了消遣和娱乐,那么读书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除了小说等文学作品外,我们在阅读工具类书籍时更应该带着目的去读。比如为了解决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而寻找相应的书籍来阅读。这样不仅能够提高阅读效率,还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书中的知识。

有句话说得好:“第二天考试,你头天晚上学习的效率最高。”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无疑不读书,读书必有疑”的道理。因为当面临紧迫的任务和压力时,我们会更加专注和高效地学习和阅读。所以,在读书之前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和思考,这样才能更好地从书中汲取知识和智慧。

读书和读文章之前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准备:思想上的准备和物质上的准备。思想上的准备就是要明确读书的目的和想要从书中获取什么信息或知识;物质上的准备则是要准备好纸笔等记录工具,随时记录下感悟和思考。

一篇文章或一本书都需要注意其章节层次、过渡以及照应等方面。这些方面都是构成文章或书籍结构和逻辑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当我们能够清晰地把握这些方面时,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或书籍的主旨和要点。

好书就像一位好朋友,能够陪伴我们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而坏书则像坏朋友一样,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在选择书籍时一定要慎重甄别,选择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书籍来阅读。当拿起一本好书时,那种熟悉和亲切的感觉会瞬间涌上心头,让自己沉浸在阅读的世界中无法自拔。而对于那些真正值得反复阅读的好书,我们更应该将它们视为珍宝般珍藏起来,时不时地拿出来翻阅一下,与老朋友再次相聚。

1 阅读:197

评论列表

何满子

何满子

2
2024-04-04 00:15

开卷有益,温故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