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快20多年了,当然不仅仅是埋头教书,还要抬头看路。回想这大半生,教过书也从事过其他职业,经历过教育的风风雨雨。
连续当了20多年班主任,带了九届初三毕业班在中考道路上冲刺,我深知这条道路的艰难。在很多城市,中考考上重点高中的难度堪比高考考上重点大学。

教育一定要公平
所以我一直坚持认为,中考必须公开公平透明,对所有孩子都是公平的,在中考这条赛道上的竞争,不应当受他们父母职业或者家庭状况的影响。不管他们的父母是高层次人才还是底层的百姓,不管他们的家庭是富有还是贫寒,中考赛道上的竞争都应该是公平透明的,每一所高中新生的录取,都必须在阳光之下,不应该有特殊群体。除了烈士子女可以适当享受优待之外,我不认为其他群体也应该享受这样的优待。

高层次人才享受教育优待
肯定有人准备骂我了,骂就骂吧。教育公平是最底线的公平,多少年来,我们都知道,教育是很多普通家庭孩子的重要出路,如果把教育优待定向给特殊群体,那么,普通家庭孩子出路真的会越来越窄,而且不公平。
有人留言指责我,你都是搞教育的,重视人才有什么错?而且高层次人才单列招生不影响统招录取,这不更好吗?

网友的声音
正因为我是搞教育的,我才觉得这样做不妥。尽管我知道以前很多城市都已经给人才子女加分的政策,但这座城市官宣之后,我非常担心“高层次人才”这个特殊群体会越来越大,现在可能是百十人,以后呢?你还会觉得影响不大吗?
重视人才采取各种优惠措施挖人才,这当然没有错,但是优待措施也要适度,不能以中考优待作为吸引人才的条件。凭什么孩子一走进校园,没有中考之前都被分出了层次,开始了不公平的竞争?
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可以给他高工资高收入高福利,可以给他房给他车给他配保姆,可以给他税收优惠或者良好的晋升通道,就是不适合把中考作为优待措施定向给某些特殊群体,除了烈士子女以外。
教育之路,人人平等
人才固然重要,但有些高层次人才真的货真价实吗,真的为一座城市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吗。有人对我说,高层次人才社会贡献度大,子女享受教育优待也可以理解。
我非常不赞成这种说法,何谓社会贡献度?在边关日夜坚守的解放军战士贡献度大不大?在偏远乡村劳作的以前交公粮的农民伯伯贡献度大不大?默默奉献的医生老师还有很多普通人贡献度大不大?重视人才绝对没有错,但记住一个社会的滚滚向前,精英阶层贡献固然重要,普通人的贡献也非常重要。

中考的梦想,每个孩子的梦想
至于说高层次人才子女实行单招,不影响统招名额,我不想再次解释了,懂教育的都懂。
教育的公平是最底线的公平,坚守这份公平透明不用去商量的,这也是法律的规定,不是我在这乱说。我有时甚至在想一个问题,基层教育部门是否有权力改变中考的录取规则,这样录取规则是否违背了相关的法律和制度。

途虫数学
有一个网友说的好,高层次人才固然重要,但教育的公平更重要。高层次人才对社会贡献大,这一点没有人会怀疑,但同时,他们也享受了社会带给他们的红利,比如高收入更高层次的生活环境更高层次的发展机遇,他们的子女应该也接受了比普通人子女更好的教育,更优秀。
既然更优秀,何不与普通人的子女一起参加竞争。教育的公平性不要轻易去破坏,今天给这个特殊群体的子女开了优待的口子,明天可能下一个特殊群体子女会享受相同的优待,如此下去,真的好吗。

很久以前流传的一句话
教育是最阳光的事业,宁静的校园,朗朗的读书声,阳光会照射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孩子的身上,他们的每一份努力都应该获得相同的尊重,不应该因为父母的层次有所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