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7年8月1日,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提到“南昌城头的枪声,像划破夜空的一道闪电,使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革命的希望,在逆境中看到了奋起的力量。”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时刻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的一声枪响,不仅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声惊雷,更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伟大开端。
这一天,后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成为全体中国人民铭记的荣耀时刻。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值此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大江网推出“八一”特别策划《天惊·江西》,深入挖掘那些不为人知的起义参加者故事,回眸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再现起义的惊心动魄,展现起义参加者的英勇无畏。
策划:江西省党史综合服务中心、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信息日报社
执行:大江网采访中心、视频中心、网端编辑部、信息日报总编室
7月25日晚,青春版《八一起义》歌剧在南昌唱响(文中图片由江西省歌舞剧院提供)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沈冠楠实习生黄世丽报道:97年前,一群热血青年齐聚南昌,打响“石破天惊”第一枪,开启中国革命新纪元。他们中,周恩来29岁,贺龙31岁,叶挺31岁,叶剑英30岁,刘伯承35岁……年龄稍大的朱德和谭平山,也只有41岁。
97年后,有这么一群“90后”“00后”青年,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一部歌剧,奔赴英雄城南昌,用青春的旋律演绎先辈的故事,以激昂的歌声向人们讲述“八一起义”烽火岁月。
7月25日至7月26日晚,曾登上中央歌剧院舞台的江西省原创民族歌剧《八一起义》,在江西艺术中心大剧院继续唱响青春版。值此“八一”到来之际,记者走进江西省歌舞剧院,了解这部歌剧的“幕后故事”。
中央歌剧院舞台上的“八一起义”
中央歌剧院舞台上的“八一起义”
亮相中央歌剧院
记者了解到,原创民族歌剧《八一起义》由江西省歌舞剧院、南昌市文化艺术中心创作演出,南昌交响乐团、南昌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联合演出,是以八一起义为创作蓝本,艺术再现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打响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创建人民军队的历史剧。
总导演黄定山,编剧岩奇、王晓岭,作曲栾凯,指挥王燕,制作人杜欢,舞美设计周丹林……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组成了歌剧《八一起义》的主创班底,并由石倚洁、杜欢、杨小勇、王丽达等多位“大咖级”歌唱家领衔出演。
据介绍,该剧采用经典线性叙事与多时空交叉叙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表演,脉络清晰地勾勒出八一起义惊心动魄的过程,并在历史逻辑和叙事逻辑之间找到具有戏剧性的起承转合。全剧共分14幕、41个曲目唱段,几乎涵盖了声乐艺术演唱的所有形式。
“创排《八一起义》,就不能单讲八一起义的事件,而是要讲清楚我党的建军过程,突出‘党指挥枪,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等主题思想,并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化的进程。”采访中,江西省歌舞剧院院长杜欢说。
在这一思路下,歌剧《八一起义》以“党指挥枪,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为核心展开叙事,讲述了从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到南昌八一起义,再到起义军南下、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队伍会师于井冈山这一人民军队创建的完整过程。
人物,是剧作演绎的最终落脚点。歌剧《八一起义》以塑造群像为主题,生动刻画了毛泽东、周恩来、贺龙、朱德、叶挺、李立三、谭平山、彭湃、恽代英、邓中夏、叶剑英、刘伯承以及张国焘等人物形象,同时穿插了以景芸、哑巴为代表的基层官兵的演绎,形成领袖人物与普通士兵相辅相成、立体完整的历史叙事。
据悉,今年1月26至29日,歌剧《八一起义》在南昌试演后,迅速享誉全国,并在4月16至17日登上中央歌剧院剧场舞台。
此外,该剧目已列入文化和旅游部“2023—2025舞台艺术创作行动计划”“2024—2025年度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中国文联2024年重点创作项目、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参评第十七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22—2024年)重点文艺作品创作生产计划》、2023年度江西省“五个一工程”文艺精品创作资助项目、江西文化艺术基金2023年度重点项目。
青春版《八一起义》歌剧
什么是青春版?
“此前登上中央歌剧院演出的阵容是由石倚洁、杜欢、杨小勇、王丽达等全国知名艺术家组成的经典版阵容(以下简称“经典版”),相比之下,青春版《八一起义》(以下简称“青春版”)以江西省内的青年演员组成演出班底,‘以青春的名义,接续青春的力量’。故而,我们称之为‘青春版’。”江西省歌舞剧院党总支书记付翔告诉记者。
据介绍,这批青年演员大多是90后,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最小的是一名00后,今年24岁。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不少是毕业于世界各大音乐学院的“海归”人才,被歌剧《八一起义》吸引,进入江西省歌舞剧院工作,从此扎根南昌。
“携一往无前之志,具百折不回之气。”正值青春年华的当代青年们,为了《八一起义》这部有着特殊意义的歌剧,齐聚南昌,与参加八一起义的历史人物在诸多方面构成了奇妙的呼应。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28日,青春版《八一起义》阵容首次亮相于南昌,一些主要演员其实也在经典版中担任了角色。
“比如出演周恩来的史仲铠,在经典版中出演邓中夏,出演贺龙的王嘉欣,在经典版的角色是南昌起义前夜、朱德宴请的一位敌军团长。”付翔说。尽管担任的并非主要角色,很多人甚至是群演。但是,“当经典版的演员们排练时,他们也跟着同步进行排练,仔细观摩、学习优秀演员的表演和演唱技巧,抓紧提升业务能力。”
文艺创作讲究“出人、出戏、出效益”,首在“出人”,同台排演正是为此。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江西本土的年轻演员们从初出茅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歌剧新秀,并在之后的青春版,接替前辈“担主”,以青春之身诠释八一起义中那群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实现“八一起义”的青春化演绎。
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1日,歌剧《八一起义》共演出38场,其中青春版已演出30场。
讲述
近日,记者走进歌剧《八一起义》青春版幕后,通过青年演员们的讲述,展现那段惊心动魄却又青春热血的历史。
龚喜,27岁,饰演32岁的毛泽东
“交出枪的那一刻,共产党成待宰羊羔。”随着钟声敲响,剧作的第一场演绎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的上海,在混声合唱《怒火在风雨中燃烧》营造的悲壮气氛中,周恩来登场,抛出全剧的核心问题——拿什么拯救苦难同胞?
为回答这个问题,剧组设计了一场毛泽东与周恩来在武汉会面的情节,通过毛泽东的台词及曲目《枪杆子,命根子》,阐述了其“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龚喜扮演的毛泽东在这一幕首次登场。他今年27岁,武汉荆州人,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在经典版《八一起义》歌剧中扮演的是一名敌军团长。
“我们全程参与了经典版的排练,对表演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龚喜告诉记者。当他在接到“毛泽东”的角色后,激动之余,立即着手学习相关视频,“学习他的走路、说话、发言时的姿态动作,关键是要把年轻时候的毛泽东那种风华正茂的感觉演出来。”
此外,龚喜也时常向在经典版出演毛泽东的杜欢(现任江西省歌舞剧院院长),请教“如何更好地理解人物”。
这是个“细节之处见真章”的过程,需要演员的细细琢磨和钻研。“比如手势,毛泽东讲话、演讲的时候,一只手经常挥出去,余下的手,则会有一个叉腰或背在身后的动作。”龚喜说,在语调方面,由于剧情设计的是毛、周二人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秘密会面,故而,当毛泽东向周恩来提出“枪杆子就是我们的命根子”见解时,剧中的呈现是娓娓道来,平和,却不乏坚毅的力量。
青春版《八一起义》歌剧
史仲铠,27岁,饰演29岁的周恩来
河北小伙史仲铠饰演的周恩来无疑是全剧的核心人物。
他带着中共中央同意举行南昌起义的决定来到江西,在南昌江西大旅社正式成立南昌起义的最高领导机关——中共前敌委员会,担任书记,并在后续拟定南昌起义实施计划。
歌剧中,周恩来的唱段多达14段,包括独唱《我在等待这一刻》《往事重现》,二重唱《相伴一生》等,并创造性地加入了毛泽东、周恩来的三次击掌相约,周恩来、邓颖超在斗争中互相激励等情节,对这位起义领导人的革命信仰、奋斗精神与情感世界进行了多层次的展示。
今年春节期间,史仲凯接到了在青春版歌剧中饰演“周恩来”的通知。“老实说,听到消息的那一瞬间,我是既紧张又激动,有顾虑也有憧憬。”史仲铠说。
顾虑是,周恩来作为主要角色,唱段在所有演员中,是最多的,也是最难的,而且,当时距离正式演出不到一个月时间。要在短时间内诠释好人物,对史仲铠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但我内心又是非常愿意的。”史仲铠告诉记者,首先在于周恩来本身的伟大性,另一份动力则源于经典版“周恩来”的扮演者——我国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石老师是我接触、学习声乐以来,最喜欢最崇拜的一个专家。”“接棒”石倚洁饰演周恩来,对史仲铠具有莫大的激励作用。
“我爱人也是这部剧的演员,在青春版中饰演‘景芸’,她给了我很多鼓励。”就这样,史仲铠以石倚洁的表演为标杆,每天起早贪黑地练习唱段,直至2月28日迎来青春版的首演。当他站上舞台的那一刻,一切焦虑和紧张都消失了。
“那一刻,我眼前是那段伟大的历史,我就是历史中的那个人物。”回想首次演出,这位27岁的年轻人仍充满着敬意,他表示,作为一个歌剧演员,能够站在舞台上演绎周恩来、演绎“八一起义”,自己感到无比的神圣和光荣。
青春版《八一起义》歌剧
王嘉欣,26岁,饰演31岁的贺龙
1927年7月28日,中共前敌委员会任命贺龙为起义总指挥。
为何是贺龙?原来,尽管当时贺龙本人没有入党,但他一直坚定地站在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群众的一边,其麾下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也是一支深受中共影响的部队,同叶挺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朱德领导的第三军军官教育团等,一同组成了参加起义的主力队伍。
因此,贺龙的唱段虽不多,但很有特点,特别是咏叹调《我的入党志愿书》等,充分彰显了这位八一起义总指挥“一心跟党走”的伟岸形象。
王嘉欣是青春版中贺龙的扮演者。1998年出生的他来自宁夏银川,2022年7月毕业于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
“来江西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参加《八一起义》这部大戏。”2023年10月,王嘉欣考入江西省歌舞剧院,后出演了经典版歌剧中的一名敌军团长。
对王嘉欣而言,拿到“贺龙”一角,“确实很有压力,但压力之后转换成了无尽的动力。”他告诉记者,自己找了大量关于贺龙的真实影像记录、影视作品、自传以及其他相关资料,了解到贺龙的一言一行,包括他的说话习惯、口头禅、标志性的物品等。
“比如,贺龙的烟斗。”在不少影像资料中,贺龙总是烟斗不离手,王嘉欣在诠释角色时也加入了烟斗的元素,其中还有一段故事。“在排练时,我是右手拿烟斗的,当我把排练录像发给杨小勇老师(经典版《八一起义》贺龙饰演者,国家一级演员)后,他提出:‘贺龙应该是左手拿烟斗’。”彼时,王嘉欣有点疑惑:“贺龙是左撇子吗?”杨小勇反问了一句话:“军人的右手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王嘉欣恍然大悟,“军人的右手应该时刻准备去战斗!”正是通过这些点滴细节,加上对人物心理活动、行为逻辑的揣摩思考,才有了《八一起义》舞台上作为起义总指挥的贺龙的精彩呈现。
韩非,28岁,出演31岁的叶挺
青春版《八一起义》中,叶挺的扮演者有两位,其中一位是28岁的河南籍演员、毕业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国立音乐学院的韩非。
“叶挺是个军人,也是一个刚毅正直的人,我在塑造角色时,一是姿势挺拔,二是借鉴了经典版叶挺饰演者黄延明老师表演中的一个细节,也就是‘扶枪’的动作。”韩非说。
历史上,起义部队抵达南昌之前,汪精卫、张发奎等曾在庐山策划“清共”,通知叶挺、贺龙到庐山开会,企图解除他们的兵权。彼时,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任参谋长的叶剑英闻讯,立即从庐山赴九江通知叶挺。1927年7月24日,叶挺、贺龙、叶剑英等人在九江甘棠湖的一只小船上开会,商量对策。
这一历史细节也在歌剧得到呈现——韩非饰演的叶挺与贺龙、叶剑英演绎男声三重唱《小鱼吃大鱼》,赤裸裸地揭开蒋汪“清共”阴谋,高歌“奔南昌,听从党的指挥”,诙谐幽默的歌声将革命者对敌人的蔑视、对信仰的坚定以及彼此间的志同道合体现得淋漓尽致。
后来,因演出需要,韩非接到了出演张国焘的任务。由于两个角色出现在同一场群戏中,因此,相关时段的叶挺就由叶剑英的饰演者廖烽明出演。
赵佳楠,35岁,出演41岁的朱德
八一起义中,朱德施计巧设“鸿门宴”的故事,至今仍被后人津津乐道。
起义前夜,在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担任军官教育团团长的朱德,邀请朱培德部的几个团长打牌,期间,获悉叛徒告密的情报,促使起义提前两个小时发动。可以说,这次宴会,对南昌起义有着重要意义。
歌剧中,就安排了一场朱德与敌军团长和团副们喝酒、吃饭、打牌的戏。赵佳楠在青春版中出演“朱德”一角。
记者了解到,赵佳楠是黑龙江人,现为江西省艺术职业学院的一名声乐教师。去年9月,他偶然得知《八一起义》歌剧正在招募演员,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参与了选角,并在经典版歌剧中出演了贺龙的入党介绍人、南昌起义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政治部主任的周逸群。
饰演朱德时,赵佳楠主要有两个唱段,分别是宴请敌军团长时的男声对唱《玩就玩个通宵》,以及起义计划泄露后的男声独唱《不能耽搁一分一秒》。
“前者是串场的一个小片段,轻松的曲风下暗流涌动,后者则在紧张急促的旋律中营造了‘箭在弦上’的氛围。”赵佳楠说,此时的朱德,是临危不乱的,也是争分夺秒的,他对指挥部、对同志、对组织有着发自内心的信任,见招拆招,当即将消息汇报给指挥部,为起义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廖烽明,24岁,出演30岁的叶剑英和31岁的叶挺
在青春版《八一起义》中,廖烽明出演了叶剑英和叶挺两个角色。他是“00后”,江西吉安人,毕业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分饰二角,这个年轻人有着自己的见解。“叶剑英当时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参谋长,得到了重用,所以,他一定是个意气风发的人。”叶挺则是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师长,这支队伍在北伐战争中有“铁军”的称号,“应该是一个身经百战的硬汉形象。”
虽然唱段不多,且多为重唱,但廖烽明依旧收获满满。采访中,他还提到,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唱段是剧中陈延年领唱的《拿起枪去战斗》。“那句‘拿起枪,一往无前去战斗’让人充满力量。”
记者了解到,该唱段为周恩来等人与张国焘就起义产生争执时、插入的一段陈延年在上海龙华监狱走向刑场的情景,经典版由江西籍歌唱家黄训国出演陈延年,青春版则是由省歌舞剧院新招纳的河北籍青年演员赵奕森饰演,唱段是全剧唯一的“HIGH C”。“别再犹豫徘徊,别再寡断优柔”“同志们,拿起枪,一往无前去战斗”……壮怀激烈的高亢歌声直击人心,激励广大革命者奋勇向前。
刘丹丹,31岁,刘馨雨,27岁,饰演23岁的邓颖超
“其实不必太多的承诺,因为心中都懂……”歌剧《八一起义》在剧情结构上,三线并行,第一条线讲述起义经过,第二条讲述毛泽东、周恩来跨越时空的思想交汇,第三条则是周恩来、邓颖超的感情线。当周恩来身陷困顿之时,一曲《相伴一生》道出了邓颖超给予周恩来的强大情感力量,支撑他毫不退缩地同错误路线进行斗争。
青春版中饰演邓颖超的有两位女演员,分别是31岁的刘丹丹和27岁的刘馨雨。
“为了更好地理解角色,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尝试理解她在特定时期的心理状态。”刘丹丹说。她希望,通过表演,能让观众感受到那个时代女性的力量以及她们对革命事业的贡献。
“如何诠释好这样一位革命女性角色?怎样在剧中与她同呼吸、共命运?对我们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刘馨雨告诉记者。
通过30余场的演出,她们逐渐对邓颖超这一角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她的身上,不单单是浮于表面的爱情,更有着家国情怀,体现着革命与爱情的交融。”刘丹丹称。换而言之,就是不论身处多么艰辛的环境,仍不改初衷、坚定信仰。
“这为当下我们年轻人找寻情感共鸣、坚定理想信念提供更多的答案。”两位青年演员表示。
乐赛姗,31岁,饰演女战士景芸
歌剧《八一起义》中,还塑造了一位女战士景芸的形象。
她全家被敌人杀害,跟随贺龙走上革命道路,与士兵“哑巴”在战争中相恋,在“哑巴”牺牲后,又毅然接过恋人手中的炸药包,献出宝贵的生命。
虽然是一个虚构人物,但景芸代表了当时广大的基层官兵,映射了普通人在战火中的青春,以及基层官兵奋不顾身、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
江西上饶姑娘乐赛姗出演了青春版的景芸。她在经典版中担任群演,而景芸有三个独立的唱段,对乐赛姗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
“景芸这个任务的戏剧冲突较大,她命运多舛,代表了国难当头、自主自强的独立女性。八一起义的成功,不仅仅是领袖人物的作用,也是由景芸、哑巴这些普通战士的鲜血铸就的。”乐赛姗说。
带着这一认识,乐赛姗逐渐形成了对景芸的形象建构——“她的成长和觉醒是一个递进的过程,第一个唱段《我要枪》,走上革命道路的景芸,人生出现重大转折;第二段《甘棠湖上歌儿飞》,寓意新生的希望;最后《雷火中的笑容》是整部剧中女性角色最大的唱段,女战士景芸为了人民的希望牺牲。”
正如歌词中所写的“战火的青春就让它随风远行”,革命道路上,寸土千滴青春血。昔日南昌城头,广大青年为救国,为革命,为梦想,抛头颅洒热血,汇聚成八一起义的英雄史诗。
岁月虽远,热血不息。如今,青春版《八一起义》以青春之名,续历史之脉,已成为吸引全国优秀青年歌者扎根南昌的重要载体,为传承“八一精神”奉献源源不竭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