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世事难料。
谁都没有想到,2025年的有机牡丹王,也就是特级白牡丹,白牡丹当中最高级的一款,竟然,满打满算,只大采了三天,就即将结束。
花季,是每一场盛大的花期,被赋予的最好听的名字。
但于人于植物于世间万物而言,一生中的花季,会有许多次,却并不会每次都太长。
有的太长,有,太短。
譬如今年,有机特级白牡丹,也就是民间所称的有机牡丹王,它的花季,就只有,仅有,短短的,屈指可数的,三天。
是不是特别惊讶。
自村姑陈上太姥山采茶以来,近十年的时光,牡丹王的花季,没有六天,也有四天。
哪能,两三天就结束的?
这令热爱牡丹王的茶友们,孰不可忍。
一年就盼着采一次牡丹王,还结束得这样的潦草。
就像初唐的王勃,如彗星扫过夜间,只留下炫烂的一抹辉煌,便沉入寂静的黑夜。
只留下无数叹息,在每次翻阅史书时,悲怆扼腕。
《2》
早上老S告诉我们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满是不舍。
反复跟他确认,牡丹王真的只能采到今天了吗,明天就不能采了?
他说,零星采几斤茶青肯定是有的,但大采是完全没有可能了。今天再大采一天,明天就要采清明白牡丹了。
翻了一下万年历,果真,时光的车轮已经驶到了4月3号,隔壁就是4月4日清明节。
也是时候,让一级白牡丹们隆重登场了。
在往年,前年大前年大大前年.....4月1号基本上就已经是一级白牡丹的主场,过了3月底,太姥山上是采不了牡丹王的——天气一热起来,芽头就开芯了。
而去年和今年,跟遥远的2017年一样,福鼎白茶春茶季极晚极晚才拉开序幕。
天气一直冷着,冻着,直到临近3月20号春分节,芽头们才不情不愿地冒出来一点点。
一个小小的萌萌芽,小到手指捏上去就全盖住了,基本不能采,更做不了银针。
晚开采的结果就是,什么都迟,银针迟发,牡丹王迟发,自然,也就推迟结束。
于是,今年(2025)的有机牡丹王——有机特级白牡丹,就拖到了清明节前,才结束大范围采摘。
交出接力棒,给清明白牡丹让了道。
《3》
从昨天采下来的有机特级白牡丹(牡丹王)的品相来看,是极为饱满,极为清香的。
香的茶青,才是好的茶青;香的茶青,才能做出香喷喷的成品茶来。
年年茶季之前,老S总会在前山后山无数次巡查,观察有机茶树们的长势,观察气候与土壤。
有机茶园里,我们除了洒大量的羊粪,一亩洒25袋,之外,还会洒草籽。
一方面是为了让有机茶园的生态更多元,养分们可以相互交换;另一方面,则是为茶树提供天然的植物肥。
大量的草籽在冬至后洒下去,来年的春天,就会生成大量的漂亮的,茂盛的,草本植物。
比如紫云英,油嫩的绿叶,娇俏的软梗,开出紫色的小莲花。
或者是清明草,绿色的梗与叶,嫩黄的小花簇,采下来就可以做清明粿,香喷喷软糯糯,李麻花一人能吃下一大盘。
到了秋冬,再漂亮的草都会自动枯黄,倒伏在茶园里,化作春泥更护花,成为茶园极佳的天然肥料。
夏天的时候,暴雨与酷热交织,这些草长得很繁盛,很茂密,这时候还需要请工人来拔草,免得抢走了有机茶树们的养分。
一年拔四次,一次若干元。
老S清清楚楚写在账本里,叫我付款。
少一毛钱他都跟你急。
《4》
截止到今天,有机银针的产量已经出来了,减产百分之五十到六十。
嗯,只有几百成斤品茶。
每次说起产量,老S的眉头就皱得能夹死一排蚊子。
不怪他为难,这么一大片有机茶园,多少年下来,种树,养树,请工人....成本已经提前付出去了,但没有产量,这些成本如何回收?
李麻花说,没事,大不了卖一套房子。
我赞同地点头。
反正我们单身,也花不了多少钱,先养着有机茶园才是。
这回子有机牡丹王的采摘到了尾声,产量也几乎可以算出来了,减产一半是肯定的。
老S妈妈说,他饭量都减了。
原来是一大盆,现在是一小盆。原来还会笑,现在板着脸。
然,天公不作美,徒呼奈何?
只能看明年了,看明年是否早采,是否能多产一些。
不过,今年的有机银针与有机牡丹王,茶青便已经香喷喷,经过茶疯子老S的亲手雕琢,想来香气滋味差不了。
加之牡丹王采摘之际恰逢倒春寒降温十几度,还打了霜,汤水滋味香甜甘美,是肯定的了。
念及此,心便可以放宽些来。
有一季好茶,足慰平生。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