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真相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已经跑遍了半个世界。”——马克·吐温。
近日,海口发生一起命案,犯罪嫌疑人刘某杰因涉嫌故意杀人,被警方执行逮捕。
这是一起恶性犯罪案件,引发关注很正常。但该案的传播力度却远远超过同类案件,甚至有岛外的朋友,都发来消息问我怎么回事。
这一切,全因某些人添油加醋,最后三人成虎,无端造出一桩轰动海口的大事件来。
编造了“杀老婆”“做成肉馅”等虚假信息的刘某某已被警方拘留。她随口说几句不打紧,却让当了真的吃瓜群众又惊又恐,以为孙二娘转世到了海口。
麻省理工大学“社交机器实验室”科学家团队的一项研究表明:在社交媒体上,不实消息比真实消息传播得更远、更快,假新闻被转发的机率比真新闻高约70%。
因为谣言通常比真相更绘声绘色。除了毫无底线的一传手,想象力爆棚的二传手们也功不可没,谣言在经过多次传播后,会出现众多的版本,其中最离奇、最生动的版本,往往传播得最快最广。
本次命案谣言的传播,虽然时间不长即被警方辟谣,却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危害。
首先,谣言影响了公众对案件的正确认知,短时间就传遍全城,引发了一定程度的恐慌。特别是案发地附近的居民,许多人担心自己是不是吃过什么不该吃的。
其次,谣言提到某些食品,让有同类食品的餐厅大受影响,也让案发地商圈的许多餐饮企业遭受无妄之灾。更有甚者,有些人还去某点评平台留言,进一步加剧了谣言的扩散和发酵。
第三,谣言编排逝者身份和状况,对逝者及其家人造成了二次伤害。这种消费他人不幸的现象,不但是对逝者不敬,也严重败坏社会风气。
警方发布公告后,一些网友也对本次谣言的传播进行了反思。
关于谣言还有个著名公式: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
这也是对我们的一个重要提醒。一个容易引发社会关注的案件,要么及时公布案情,公开透明,要么所有人保持缄默,不泄露任何消息。无法做到后者时,一定要做到前者。否则,外界一知半解,最容易谣言满天飞。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当我们听到一个离奇事件时,要多问问“真的吗?”“有媒体报道吗?”“你从哪里听说的?”以此来降低谣言的传播范围和速度。因为,无论是无心之言还是玩笑之谈,我们都可能在不经意间成为谣言的“传声筒”、造谣者的“帮手”。
“谣言起于谋者、兴于愚者、止于智者”。孙二娘肉包子式荒诞谣言不是第一次,希望是最后一次。
(作者:夜 卜。文章发表于自贸港演义,版权所有,抄袭洗稿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