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读书心得分享:今天我们继续分享稻盛和夫六项“精进”中的“谦德”

建安视觉 2024-01-16 10:41:32

同学家人:早上好?

《郭文斌解读弟子规》引领我们从误区中渐渐地清醒明白,走出泥淖。今天我们继续分享稻盛和夫六项“精进”中的“谦德”。《书》云:满招损,谦受益。我的观点是:谦,是修炼来的;而满,是延习而得的。我们先从反方面研讨:满,是怎样“习”得的。(王建安 摄)

古圣先贤历来对“人”的本性(天性)是“性恶”,还是“本善”?各持一端,互不相让。这虽是哲学命题,但我窃以为,无绝对标准答案,应该在具体客观环境中,主体的选择受喜好与自利的指使,在行为上表现岀的功利心与道德性,是向恶还是向善。如婴儿一出生,以哭之发声而表现出功利性的欲望,你说是善,还是恶?

我觉得,这是生存本能,还没有染上思想与境界的色彩。当然到幼儿期,他(她)的好恶感就有了初始化的德性(为我而不向他)之趋向了。向少儿期成长,个人中心意识就在渐渐地强化了。不偏不倚谓“自尊”,自我强化了就是自负了;唯我独尊,就有自傲了。所以,我认为傲慢(自满)是延习而得的。

谦卑是一种美德,她是在科学引领、教育与自修,而渐渐地冶炼而得。她有较强的思想品性色彩,也有境界高低之别。还有,谦卑与自卑是有本质上的差别。谦卑是德性,而自卑是性格的弱点。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在特定的教育环境影响或促使下而形成的。

自我认知,是修德的重要前提。评估心性,先从气质与性格上了解自我的长与短,自立提升与改正的目标,渐渐地扬长避短,扬善止恶,即在自觉的状态中成长。从不知不觉,渐至后知后觉,以至当知当觉。“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这就是很好很科学的修身养性之道。

自满的人,是在自负状态下,目空一切,眼中无人,自以为是,“浮尘遮望眼”,两眼向外,以自我的标准,挑剔他人。看来,他有一个高标准,其实是只对外,而不内视。毛泽东主席所讲自由主义表现的一种:对人是马克思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不设想改变自己,而始终一厢情愿改变别人。再加性格的因素,而会发展到傲慢,成为孤家寡人。若自病不觉,沿着错误之路发展,众叛亲离,脱离了群众,也脱离了党,终至悲剧性人生。

谦德,有亲和力;悖德,则人心向背。以人民为中心,即学好“六项精进”,在理性与智慧之中,幸福人生,也幸福社会,何乐不为?王瑞喜2024年1月16日

0 阅读:2

建安视觉

简介:热爱生活,独立摄影:关注民生,记录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