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吧: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的粮食产业数字化转型

种点儿菜吧 2024-08-16 21:31:10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山东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责任重大。”粮食的生产、流通与加工转化共同构成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柱,牵涉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与安全。山东粮食产业经济年总产值达5659亿元(文中均为2023年统计数字,下同),连续多年高居全国首位,但大而不强、质效不高、转型缓慢等问题同样存在。传统产业的焕新升级必须依靠创新性、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的新质生产力,而作为重要加速器,数字化转型“急不得”但更“等不得”。应在政府有效投入引导下,打造覆盖全省、辐射全国的粮食流通领域产业互联网平台,在粮食企业推广应用“小快轻准”的数字化系统,力争短期有实质性突破,加力探索传统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效路径。

山东粮食产业基础厚实但需加快高质量发展

粮食行业是农头工尾,接一连三。多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各级粮食部门全力搞活流通、夯实储备、发展产业,为粮食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流通体量大。入统粮食流通主体2270家,年购进粮食超1亿吨,年粮食购销量达1.7亿吨,进口量1536万吨,年底商业库存800万吨,地方储备规模全国第二。

二是产业规模大。入统粮油加工转化企业1449家,年工业总产值5659亿元,其中小麦粉826亿元、全国第二,食用植物油1385亿元、饲料1754亿元、粮食深加工907亿元,均为全国第一。

三是市场占比大。我省供应了全国22%的小麦粉、14%的食用植物油,其中花生油、玉米油分别占全国的60%和50%以上;粮食深加工产品产量占全国30%以上,其中商品淀粉占40%。

四是品牌价值大。山东省粮食和储备局聚力打造“齐鲁粮油”公共品牌,“道不尽齐鲁粮油好”享誉全国,品牌价值达681亿元。全省营收过百亿的粮食企业8家、过30亿的45家、过10亿的111家,拥有鲁花、中裕等大批知名企业品牌。

庞大的产业规模让我省粮油市场保供应急游刃有余,也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显著贡献。但传统粮食产业也面临诸多发展瓶颈。比如:环境资源刚性约束、科技创新力量薄弱、初加工产能过剩、主食产业化程度低、产业整体效益不高。

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呼唤数字化

科技、金融、数字化,是有望拉动粮食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三驾马车,其中数字化转型是重要加速器,最有可能短期内突破并发挥关键作用。

# 01

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看,数字化能更好维护粮食安全

“数据就是权力”,真正拥有详尽的数据才意味着真正拥有对重要经济资源的决策与调控能力。当前粮食行业数字化程度很低,传统统计制度只能汇总报表“数字”,无法采集流通“数据”,更不能汇聚数据资产、形成数据要素。缺乏数据,不仅无法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质量追溯体系,甚至农产品收购发票方面也暴露出税收征管问题。全面、实时、精准的掌握粮食产购储加销全链条数据,政府才能真正进行宏观调控、应急保供,并且稳定价格、降本增效、节粮减损,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与韧性。

# 02

从催动产业转型升级看,数字化促进要素创新性配置

我省粮食产业要高质量发展,必须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形成产业内水平型分工,抢占微笑曲线两端。数字化能有机串联产品链、价值链、创新链、资金链、信息链、组织链,推动从“规模扩张”向“结构升级”、从“资源产能驱动”向“数据要素驱动”转换。数字化将打破时空界限,降低交易摩擦,支撑品牌、管理、技术的复制扩张,拓展生产可能性边界,让我省粮食企业在国内大循环中统筹配置资源,巩固发展山东全国粮食产业经济中心地位。

# 03

从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看,数字化可极大提升管理效能

数字化转型包括生产流程自动化、智能化以及供应链管理、市场销售、客户服务等多方面创新,收集分析利用数据,可更好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升级需求,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但缺钱、缺人、缺技术,不想转、不会转、不敢转的现象在粮食行业更为突出。粮食行业迫切需要用数字化引领人的思想转变,从而带动科技创新,跟上时代步伐。

推动粮食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具体路径

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更要尊重科学规律,不能奢望弯道超车,更不能丢掉老本行去换道赛车,只能脚踏实地奋起追赶。建议加快以下几方面具体工作,以数字化为小切口,通过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推动粮食行业加力探索新质生产力,有序有效实现转型升级。

# 01

科学制定顶层设计

总结试点和探索经验,吸收战略科学家、行业企业家和IT专家智慧,通过系统性分析和整体性谋划,由粮食部门牵头研究粮食行业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组织共性技术研发,制订数据共享规范,推选示范解决方案,研提发展指标和评价机制,积累传统产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升级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经验。

# 02

全力发展产业互联网

理直气壮高举产业互联网大旗,重点围绕原粮和成品粮油“产购储加销”全链条,建立自动化、智能化的阳光购销交易体系,同时上线SAAS化的粮油购销存通用软件为中小企业服务,作为赋能中心推动数字公共服务普惠化,推动形成基于大规模交易信息的价格发现机制,平抑非供求规模变化的其他因素导致的粮食价格大幅波动。作为粮食产业第一大省,有条件创新“挑大梁”,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政府主导建设能避免粮食大数据被商业资本垄断、危害粮食安全乃至国家安全。

# 03

支持推动“数字融合”

把最坚定的目标与最灵活的手段相结合,真正判断粮食企业意愿诉求并正确综合,以价值为导向、能力为主线,总结提炼共性场景和解决方案,制定更适配粮食流通领域的转型评价指导体系,帮助企业有效构建数字化转型整体管理框架。同时支持有条件、有意愿的企业开展原创性和差异化创新探索,选择符合自身发展条件的最佳数字化转型方式。例如,国有粮食企业在政策性与经营性业务分离基础上,依托数字化系统发展第三方仓储物流服务;中小粮食企业依托产业互联网平台重点应用低代码、SAAS化的软件系统,实现低成本轻量化转型;营收过百亿的大型集团自行主导开发定制化系统,并实现内部数据打通。

# 04

探索助力“以数治税”

深化区块链相关的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等先进技术应用,推动跨部门的海量数据信息统一汇聚,实行算力算法一体协同,加快积累数据要素。一方面支撑互联网金融与信贷服务,反哺粮食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实现农民售粮与企业收粮的真实交易信息与税务相关大数据系统共享,强化增值税征管。成品粮油通过山东的数字化平台在线销售,也有望弥合数字经济带来的生产地消耗资源但销售地更多分得税收,以及销售极化和消费均化等情况带来的税收流失问题。

# 05

培育良好产业生态

相比制造业和服务业,粮食产业数字化的投资力度和市场规模小,IT企业研发积极性不高,缺乏符合粮食企业需要的高能效、高性价比的软硬件,存在市场失灵。围绕粮食产业链布局数字化转型创新链,从数字产业化角度推动需求、研发到应用推广一体化管理,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培育高能效、高性价比“小快轻准”数字化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使现代服务业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发展。

引导支持中小型科技企业进入粮食领域,发挥其灵活高效优势,让民营企业服务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服务小微企业,力求效率、成本与服务更匹配。注重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联动打通产业链与创新链,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发力,借助财政资金贴息、奖补等手段,围绕关键共性技术,通过揭榜、赛马或定向委托方式竞争择优,以山东为根据地,培育形成一批在国内有极强竞争力的涉粮数字化服务商,打造粮食数字产业化的专精特新小集群[11],形成生态体系,纳入全省数字经济和粮食产业经济版图,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新探索。

# 06

部门协同形成合力

建议有关部门在数据共享和技术、资源、资金上给予协同支持。围绕“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沟通协调、齐抓共管,在数据共享、技术支撑、资源配置和资金奖补上形成合力,相关政策保持科学性和连续性,确保粮食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性和协调性。

0 阅读:0

种点儿菜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