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科学子“乡”约盛夏以公益行动诠释青年担当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2024-08-20 13:50:34

城科学子“乡”约盛夏 以公益行动诠释青年担当 –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城科学子“乡”约盛夏 以公益行动诠释青年担当 –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凝聚青春力量,弘扬公益精神。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建立健全学校社会公益教育体系,坚持志愿公益服务与五育并举相结合,持续深化“一院一公益”特色公益活动品牌化格局,鼓励和引导全校师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成为公益精神的传播者和引领者。2024年7月,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组建14支团队分别前往永川区、巴南区、南川区、井冈山等地开展“公益在行动——2024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厚植公益情怀,培养社会公益人才,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活动受到央广网、中新网、华龙网、未来网(高校)、人民号、新浪、永川融媒体中心、南川发布、巴南区共青团等多家媒体转发报道,营造了“人人参与公益、人人享受公益”的良好氛围。

共青团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委员会

萤火之光 公益启航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团委老师胡新新、建筑管理学院老师向真平带领“城”遇永川基层服务践行团,抵达永川区南大街街道兴南路社区、泸州街社区,开展“公益在行动——2024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城’遇永川社会实践活动”。利用“面对面对话”的形式开展访问活动,以及联动永川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志愿服务活动。

共青团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委员会

公益助农增收 情系空巢老人

共青团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委员会精心策划,组建了“城”聚南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团,深入南川区太平场镇河沙村,开展以“公益在行动”为主题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中,志愿者们积极走访调研,全面了解河沙村的产业发展现状,通过公益助农的方式,不仅助力村民增收,还显著提升了村民的宣传营销意识,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同时,宣讲团成员心系乡村空巢老人,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与生活需求,并精心筹备了一场温馨感人的八十岁老人集体生日会。生日会上,志愿者们与老人们欢聚一堂,齐唱生日歌,共同吹灭蜡烛,分享甜蜜的蛋糕,为老人们送上了最真挚的祝福与关怀。这一幕幕温馨的画面,不仅温暖了老人们的心田,也展现了当代青年学子对乡村公益事业的深情厚谊与积极贡献。

共青团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委员会

以心寻忆峥嵘岁月 以行描绘江豚画卷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城’南兴乡”乡村振兴促进团在指导老师谷婷、续茹艳、潘号的带领下,前往重庆市巴南区麻柳嘴镇八角村南坪坝岛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城科学子结合当地的实际需求和学校的专业特色,以专业赋能南坪坝岛乡村旅游发展,以实际行动彰显青春底色,勇担使命,志愿者们发挥专业特长,在消防栓上绘制蓝色调的江豚图画,与当地旅游特色相映成趣贯彻“公益在行动”理念,以实践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以热血谱写城科新篇章。

共青团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委员会

公益在行动 城科献力量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城”遇井冈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于2024年暑期踏上了前往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的征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三下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们深入茅坪镇马源村,逐一走访了多位农户家庭,特别关注并慰问了独居老人。在探访过程中,团员们耐心倾听老人们的心声和诉求,用真挚的情感拉近了与老人之间的距离。他们不仅主动承担起家务,为老人们打扫房屋、整理衣物,还精心准备了营养丰富的午餐,让老人们在味蕾的享受中感受到家的温暖。更值得一提的是,实践团成员在农户的热情引导下,纷纷走进田间地头,亲手采摘新鲜的食材。随后,他们生起柴火,亲自下厨,将采摘的食材变成了一道道美味佳肴。这一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也用实际行动传递了爱心与温暖,让老人们深切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与尊重。

建筑管理学院

深化社区联系 共筑美好家园

建筑管理学院量利“建管”基层服务践行团深入重庆市永川区何埂镇,开展了一系列关爱独居老人和助力农耕的公益实践活动。志愿者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携带慰问品,走进村落中的独居老人家中。他们与老人亲切交谈,为老人带去了温暖的陪伴和关怀;帮助老人整理内务、清扫院子,用实际行动传递着社会的关爱;积极投身到农耕活动中,体验农耕的辛劳与快乐。此次活动不仅传递了社会的温暖,同时也为乡村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人文学院

公益活动走基层 青春聚力正当时

人文学院“普法启明,与法同行”基层服务实践团的志愿者们先后抵达永川区七郎村和石龟寺村开展“公益在行动——2024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们为当地居民进行普法教育,并带去有关反诈的情景剧表演,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帮助弱势群体提高法律认知。此次活动中人文学子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增长才干,在奉献中磨砺自我,为法治乡村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体育与大健康学院

“星火筑梦”志愿服务

体育与大健康学院“星火筑梦”志愿服务队前往双石镇脚盆井村、茶山竹海茶研究所、朱沱镇等地开展了为期5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们在基层实践中结合自身专业提升了村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让小朋友们享受运动乐趣和知识滋养,志愿者们也提升了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用实际行动诠释“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内涵,为乡村振兴和爱国主义教育贡献更多力量。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砼心共筑”和美乡村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三下乡”暑期实践服务团队携手重庆市永川区双石镇双石社区,共同启动了“砼心共筑”和美乡村社会实践项目。在活动中,志愿者们充分发挥专业所学,为双石社区的主干河流精心设计了桥梁搭建方案。同时,他们还开设了房屋建筑设计启蒙课堂,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激发社区居民对建筑美学的兴趣与认知,为乡村建设播撒下希望的种子。展望未来,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将继续依托专业优势,秉持公益奉献的精神,鼓励青年志愿者们在公益道路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共同绘就和美乡村的美好蓝图。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

“智”汇青春力量 助力公益发展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的“数智青春”乡村振兴促进团前往重庆市开州区白鹤街道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之旅。在活动中,志愿者们积极行动,为当地老人和留守儿童带去了知识与关怀。针对老年群体,志愿者们耐心细致地介绍了智能手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并普及了网络安全知识,特别是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类型、作案手段及有效的防范措施进行了详细讲解,有效提升了老人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而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志愿者们则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的魅力。他们不仅带领孩子们体验了AI智能古诗词功能,让孩子们在趣味横生的互动中自主学习中国经典古诗词,还通过智能翻译工具,实现了古诗词的即时互译,极大地拓宽了孩子们的学习视野,缓解了学习途径单一、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

艺术与传媒学院

艺媒交响 绘梦乡村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的“三下乡”艺路同行乡村振兴促进团,深入重庆市永川区卫星湖街道石龟寺村,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包括公益兴趣课堂、特色墙绘以及乡村振兴摄影作品展。活动中,志愿者们化身行走的公益教师,根据小朋友们的兴趣爱好分组,精心设计了剪纸、推广普通话、简笔画、书法等多样化的公益课程。同时,志愿者们还将摄影艺术带到了乡村,用镜头捕捉石龟寺村的美丽瞬间,一笔一画精心勾勒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乡村画卷。这些摄影作品不仅展现了乡村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魅力,也为乡村振兴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资料。

电气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

电气学子‘电’亮乡村

以‘芯’助老共筑绿色梦

电气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团学指导老师陈慧、田丽、张韦、钟学伟带领电气工程学院“‘电’亮青春,‘芯’火燎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金龙村、燃灯村等村镇,走访慰问了30名孤寡及残疾老人,贴心为他们赠送大米等生活必需品。志愿者们在各村以走访和宣讲的方式,收集村庄垃圾种类数据,询问村民对垃圾分类的实施意愿等方式,投身于志愿服务,不仅积极宣传环保知识,提升居民环保意识,还切实关注民众需求,致力于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传递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经济管理学院

助力公益 传承非遗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经”久不息中华文化传承团前往石柱县洗新乡丰田村,拜访非遗棕编传承人余木兵和非遗竹编传承人陆代发,探索非遗棕编和竹编世界。与此同时,志愿者利用新媒体拓宽非遗文化传播渠道,化身“带货主播”。他们在直播间以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活泼的展示,向全国网友推介两位爷爷亲手编织的手工艺品,呼吁大家为匠心传承贡献力量,公益助力非遗产业发展,让更多人了解认识非遗文化,扩大了非遗棕编和竹编的影响力,吸引更多青年守护非遗,为非遗传承与发展注入新活力。(传媒中心 文彦杰/编辑)

0 阅读:1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简介: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官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