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本应是走亲访友、热闹非凡的时刻。
可有这么一些人,春节都选择宅在家里,拒绝走亲戚、不拜年。他们觉得这样的假期轻松自在,没有应酬的繁琐。但孩子渐渐长大,他们才惊觉,那些年看似潇洒的选择,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孩子的未来。
01 社交能力匮乏,融入社会困难
老家的小辉,父母不爱走亲戚,从小他就很少接触亲戚朋友。
别的孩子在春节跟着父母走亲访友,结识新朋友,锻炼社交能力时,小辉却只能在家看电视、玩游戏。
长大后,小辉性格内向,在社交场合总是局促不安,不敢主动与人交流。
找工作面试时,面对面试官的提问,他紧张得结结巴巴,错过许多好机会。
不走亲戚不拜年,孩子缺少与不同人交往的机会,难以学会如何与人沟通、相处。
在这个注重人际交往的社会,社交能力的匮乏,无疑会成为孩子融入社会、发展事业的绊脚石。
02 人脉资源稀缺,错失发展机遇
老张年轻时,厌烦亲戚间的琐碎往来,逢年过节都尽量避开走亲戚。
他的孩子小李,也因此很少与亲戚联络。
后来小李创业,急需资金周转,本以为亲戚间能互相帮衬,可由于多年没有走动,彼此关系生疏,亲戚们都不愿轻易借钱给他。
最终,小李的创业项目因资金短缺而失败。
亲戚之间,本就是天然的人脉资源。不走亲戚不拜年,这份珍贵的人脉资源便难以得到维护和拓展。
当孩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需要人脉支持时,却发现自己孤立无援,错失许多发展机遇。
03 价值观狭隘,难以拥有广阔视野
隔壁村的小敏,父母常年不走亲戚。
小敏从小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对外面的人和事了解甚少。
她的价值观局限在父母给予的认知里,难以理解不同家庭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上大学后,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她常常因为观念差异与他人产生矛盾,无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很难从他人身上学到新的知识和理念。
走亲访友,能让孩子接触到不同的家庭文化和价值观,拓宽视野,丰富认知。
而不走亲戚不拜年,孩子的视野就会被局限,价值观也难以得到多元化的发展,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
写在最后:
“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世界 。”
走亲戚、拜年,不仅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
愿每一位家长都能重视起来,带着孩子走进亲戚的世界,让孩子在人际交往中茁壮成长,为未来的人生铺就坚实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