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坦厂:从这里,拿到人生第一场竞争的入场券吧

先觉杂谈 2018-06-06 18:32:40

思古追今  绞尽脑汁

这是炼金记系列第8篇文章

时间终会证明一个地方,在历史的舞台上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毛坦厂中学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数年前,在素质教育的大棒下,它被批判为高考工厂,是反人性的高考机器,是人间炼狱。

数年之后,在越来越多的人眼里,毛坦厂中学成为了底层改变命运的通道,成为了残酷社会仅存的乌托邦。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变化趋势,如果大家注意的话,对毛坦厂中学的溢美之词日益压倒专家的批判。更多的人也认识到,高考制度的残酷,甚至是对底层的一种恩惠。

毛坦厂镇,这个皖西一隅,因为这所“亚洲最大高考工厂”的存在,各种利益、观念、力量混合交织,你可以闻到现代社会的物质气息,却也可以从空气中嗅到那久远的情绪。

因为高考,毛坦厂镇成为了转型期中国的一个镜像,它是简单的,却又是复杂的。而过分的魔鬼化和过分的田园化,都是对那里个体生命的不负责任。(后文毛坦厂中学简称毛坦厂)

01、哪里有什么炼狱

小时候学《红楼梦》,宝黛共读《西厢记》成为了反抗封建礼教;长大后才知道,哪里有什么封建礼教,无非是青春期男女之心的萌动。

我们去寻找什么往往取决于我们的观念和理论。那些言之凿凿的口号和术语,不经意之间就掩盖了事实和真相。

前些日子,我在看《毛坦厂中学的日与夜》纪录片时,颇有感触。说毛坦厂泯灭人性,多是由于其制度条文营造的纸面假象。

真相是怎样的呢?

在纪录片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缺乏自制力的学生与老师斗智斗勇,每次考完试老师找成绩下滑的学生谈话,一切的制度,都是围绕分数而转。

可是这所谓的“残酷制度”,却早已消解在日常琐碎的细节之中。也就难怪很多过来的毛中人说,即使前半年有点不适应,后来便是舍不得,因为他们和老师之间有了感情的羁绊。

因此在知乎上有个帖子,在毛坦厂中学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你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回答都是感激、难忘和回忆。而这,才是毛坦厂的真相。

但“炼狱”之类的帽子是如何来的呢?

其一,被制度条文的假象迷惑,其根底源于我们脑中的扣高帽思维,40年前有,现在的网络舆论似乎更盛。

对待敌人的处理方式,不是先拼刺刀,而是高喊“汉奸”“走狗”。毛坦厂也是这样,应试教育如此可恶,自然逃不了种种罪名。

其二,帽子不是老百姓最先扣的,而是专家。当时,无论是专家的理论,还是广大的中国群众,依旧保留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浪漫情绪,于是便举起了素质教育的旗帜,同时要找一个典型祭旗。

那个还在信奉专家的时代,还没有领教世面的群众自然望风而动。可是,毛坦厂虽然被祭了旗,但数年过去,专家的神像被丢尽了茅坑,素质教育的大旗早已成了破抹布。但帽子却被留下来了。

02.毛坦厂终究是乌托邦

人们越来越相信,毛坦厂能够改变自己及家族的命运,人性和命运相比,孰轻孰重,这笔账,学生父母比专家算的清楚。

当心中的天平越来越多的倾向于命运时,毛坦厂自己也开始被浪漫化了。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当年举着素质教育大旗的旗手们,真正把白卷交完之后,若干年后,再次出现在高考考场,并且极力劝导那些将要重蹈自己覆辙的后辈,要珍惜这次高考的机会。

现实在不断教育着众人,高考是改变人生命运的重要途径,是目前为止最为公平的选拔机制。

于是毛坦厂的名声越来越响,他将那些迫切改变命运、自己却无力改变的学生集合在一起,向着命运的大门再次发起冲击。

但可惜,毛坦厂被寄予的希望,又是大家对现实过于浪漫的幻想,随着时代的推移,毛坦厂多大程度的”改变命运“,值得怀疑。

我记得五年前,自己还在上大学的时候,每每回家,总有老人问起,可分配工作了。他们不知道,时代转过2000年,高考的红利效应渐渐释放殆尽,当年的大学精英教育已经变成了大众教育,而人们所期盼的命运转折点,随着大学的扩招,也成了国民竞争的起跑线。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所谓的改变命运,不过是在取得一张下一场竞争的入门券。

《毛坦厂中学的日与夜》记录片中,老师对学生说,考上二本,用人单位就找你了,这似乎是个美丽的谎言,就像当年所有老师都会告诉学生,考上大学就轻松了。而大企业的HR告诉我们,如果不是985学历的简历,他们直接扔进垃圾桶。

这是其一。

其二,纪录片中有一个情节,考入大学的学生来答谢老师,那些大学新生是什么感受呢?其中一个女生说,自己就是睡觉到中午12点,然后让室友带饭回来吃。这是个例吗?

视频拍摄时间大概是14年,实际上大学刚刚开始扩招的步伐不久。大量进入大学的学生都会经历很长时间的迷茫,类似女孩的大学生活也绝非个例。大学已然成了起跑线,经历高考的学生却失去了引导,所谓的考入大学就改变命运,又从何说起呢?

但其实,当大多数大学生还不懂“改变命运”是什么的时候,他们的父母心底里早就埋下了一颗种子。

我们再来看看毛坦厂每年送考前烧香拜佛的场面吧,像极了古代科举精神在现代的投射,因为只要他们的孩子考上了本科,就有大把机会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接近公权力,享受公权力带来的福利。这就是中国父母最朴素的命运观。

让我们再回到开头,我们去寻找什么取决于我们的观念,当毛坦厂被底层当做对抗命运的武器,我们可想而知,这个社会正在发生什么。

“改变命运”其实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程,当然不能用高考一锤定音。

然而呢,你会发现,随着阶层固化成为无奈趋势,人们在现实中感受到的幻灭情绪不断堆积,最后在毛坦厂那里,找到了宣泄的出口,毛坦厂已然异化成底层的最后一棵稻草,成为了人们精神中一个乌托邦式的存在。

--END--

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1 阅读:122

评论列表

再见

再见

2
2018-06-06 20:00

那个纪录片中的主角老师是我的生物老师,他说过,对于想努力拼搏的人来说,这里就是天堂!

流光易逝

流光易逝

1
2018-06-06 20:37

中国的教育方式分不清谁对谁错。

先觉杂谈

先觉杂谈

天下事,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