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战败纪念日当天,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东京首相办公室召开了记者会,正式宣布将放弃参加9月举行的自民党总裁选举。这一决定意味着,一旦新的党魁产生,岸田将卸任首相职务,日本将面临新一轮的政治洗牌。
岸田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呢?是主动让贤,还是形势所迫?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形势所迫。
过去三年多来,他在外交领域忙得热火朝天,企图扳回一局,但实际效果并未达到预期。在军事、外交、经济等各个领域,岸田的判断和选择屡屡出现失误。他妄想让日本重新走上军国主义的道路,却在美国面前彻底丧失了国家战略的独立性;他主张强化日美同盟来应对所谓的“中国威胁”,却并未显著提升日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他在经济上提出了“新型日式资本主义”的理念,却拿不出任何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国内的实际问题。
更糟糕的是,一系列政治“黑金”丑闻的曝光,以及岸田内阁在处理这些问题上的不当举措,导致他的支持率持续低迷,长时间徘徊在危险的低位。党内也因此上演了一幕幕“宫斗”大戏,多个派系公开对岸田进行批评和指责,认为他将自民党拖入了无尽的泥潭。最近,至少有四位党内重量级人物公开呼吁岸田退出总裁竞选,这使得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此外,特朗普遇刺事件也给岸田文雄敲响了警钟,使他整天惶恐不安,开个记者会都需要竖起防弹玻璃来保护自己。
从表面上看,这些都是岸田政府走上不归路的直接原因,但从更深层次来看,这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力量博弈,尤其是美国的身影若隐若现。
2023年末,东京地方检察厅特搜部的一纸搜查令,让安倍派和二阶派的黑金丑闻曝光于天下。然而,东京地方检察厅特搜部并非这场风暴的真正操控者,隐藏在背后的“大佬”——美国,才是真正的导演。
东京地检署,这个与美国中央情报局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机构,就像一颗钉子,牢牢钉在了日本政坛的心脏,让日本政客们个个胆战心惊。只要日本政客们敢不听美国的话,东京地检署的“大棒”随时准备好敲门。这帮家伙哪经得住查?不查还好,一查一个准儿!
说白了,特搜部就是美国控制日本的一个工具,而黑金丑闻则是他们手里的一张牌。一开始,这张牌只针对安倍派和二阶派,但后来,牌面扩大了,岸田派也被卷入其中。很明显,这就是要让岸田听话,在货币政策上配合美国的收割计划。
大家也都看到了,今年初,日本央行还在硬撑着宽松政策,说什么都不加息。但从2月份开始,风向突变,突然表示可能会加息。到了3月,终于迈出了加息的第一步,但只是小幅加息到0利率,并没有实质性地缩减资产负债表。7月底,再次加息了15个基点,将利率调至0.15%到0.25%,同时还宣布了一个所谓的“缩表计划”。但这个所谓的“缩表计划”,实际上就是个文字游戏。
一般而言,缩表指的是央行减少自己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具体做法通常是减持债券。但是日本央行的说法是,每季度减少4000亿日元的国债购买规模。这算哪门子缩表,明明只是在缩减扩表的力度。按照日本央行持有的日本国债以及目前缩减国债购买额度的速度,日本央行恐怕要到明年初才能开始实质性缩表。
很显然,日本央行的加息和缩表之举,并不是自己心甘情愿的。实际上,日本心里非常清楚,自己的债务规模很大,国债到期规模都已经超过税收收入了。一旦真开始缩表,国债销售不出去,日债危机就呼之欲出了。所以日本只能敷衍美国,想着能不能熬到美国大选之后再说。毕竟逼着日本加息的主力军是民主党背后的那些国际资本大佬们,要是共和党这次赢了,那砍在日本身上的镰刀说不定就不那么锋利了。
但日本当前这种敷衍美国的态度,不管是在缩表上玩弄文字游戏,还是最近向市场投降,试图暂缓加息节奏,都让美国一些派系感到不满。
最关键的是,日本的货币政策并非日本政府能独自操控的“独角戏”,而是深受外部因素,尤其是美国经济数据和美联储决策的影响。
说白了,日本的货币政策就像是一个被美国牵在手中的“风筝”,当美国需要美元指数下降时,日本就得乖乖地放线;同样地,如果美国希望看到日元贬值,日本也只能无奈地顺应风势。
就目前形势来看,美国若持续对日本施压,日本恐将不得不唯美国马首是瞻。而一旦日本选择顺从,便如同站在了金融危机的悬崖边,稍有不慎便可能坠入深渊。面对如此困境,岸田文雄显然不愿成为未来金融危机爆发时的“替罪羊”,更不愿步安倍后尘,因此选择提前“甩锅”,以求自保。
总之,岸田文雄的辞职只是日本政治动荡的冰山一角,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无论谁接掌下一任首相之位,都将不得不接手一个国内矛盾与撕裂日益加剧的棘手局面。同时,他们还需要在变幻莫测的国际环境中奋力寻找自己的“立足之地”,否则,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无法自拔的困境。
可以预见的是,日本政治的不确定性犹如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而全球金融市场和国际政治的每一次风吹草动,都像是给这把剑加了点重量,让日本更加摇摇欲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