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次来,就是想卷死在座各位——DC评和声力雅典娜

耳机美学 2023-03-20 21:22:16

在商业业态成熟,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卷”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的新常态。卷,其实也并非坏事,卷出来的新价值,恰恰能让行业进步,也能让客户实实在在地受益。HiFi市场亦是如此,越来越成熟的供应链体系,新技术的不断研发,让我们这几年在便携HiFi领域已经目睹了不少卷王产品的诞生,而在头戴式耳机品类里,终于也有了一款素质听感足够优秀,售价也足够让人无法拒绝的标杆级产品横空出世——这就是今天的主角:售价1099元的和声力雅典娜。

“卷王”诀窍其一:细致、纯熟的人体工学与工业设计

越级的产品体验是从开箱仪式感开始的。我们已经习惯了国外大厂即便是三四千的大耳开箱体验都让人略感潦草,相比之下雅典娜的开箱体验就更让人印象深刻。雅典娜的外包装上并没有过于繁杂的装饰花纹,除了品牌Logo便是通体湛蓝的颜色,第一眼便给人一种沉静之感。

封条处标注了耳机的序列号,撕下后,里面做了一个小磁吸扣。打开上盖映入眼帘的是一段slogan:“这不是一件冰冷的器材,而是一件有温度的艺术品”。

翻开这层包装,耳机本体终于出现了。原来盖子上安装了一块缓冲泡棉,可以有效避免运输和收纳时产生磕碰。泡棉中间放有一枚印有和声力Logo与机身序列号的黄铜硬币。

配件盒位于头梁上方,内置线材与一个绒布收纳袋,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耳罩部分则是由海绵包裹得结结实实。

深紫色的雅典娜,在纯黑的海绵与湛蓝外盒的映衬下,分外显眼。尽管头梁用的是宙斯与波塞冬上的老款式,但其视觉重心落在了亮紫色的伸缩臂罩子上。雅典娜的下头梁也比同类耳机宽上一截,采用了触感尚佳的织物材料,内置的海绵也足够厚实,铝合金材质的头梁架同样韧性十足,戴上以后并不觉得夹头,也不会有什么压迫感与异物感,舒适度拿捏得相当不错。整机的重量仅为320克,也为其佩戴舒适度加了分。

雅典娜的大号海绵耳罩也曾在G200上出现过,外部是翻毛皮质地,除了夏天会有点热这个缺点之外,舒适度和贴合度都可圈可点。耳罩内侧采用了打孔设计,更有利于形成自然的扩散场,为耳机的声场和低频表现提供助力。

玻璃材质的面板是整副耳机最大的亮点。雅典娜通过哑光与亮面的明暗对比,使人们的目光不自觉地转移到这里。深紫色的设计也很值得玩味,远看只会反射出镜面一般的光泽,与头梁、海绵罩并不会产生过大的反差。只有在拿近了,凑到阳光底下时,才能注意到这一抹深紫色。光影变化就这样被简单、巧妙地表现出来。整副耳机深沉的色调,也给人一种沉着淡定,从容不迫的感觉。

之所以耗费篇幅从包装一直讲到雅典娜的外观,其实是为了梳理出一条线索:工业设计体现在对每一个细节的重视之上,通过统一的设计语言,以及恰到好处的引导,不仅可以展现出耳机的高光之处,还能将情绪或者说印象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广大发烧友。整副耳机并没有什么过人的设计和用料,但就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高级感。这就是外观设计上的“卷王”诀窍:由分散在各处的细节指向一个整体,进而转化出浑然天成的美感。

“卷王”诀窍其二:成熟技术的有机结合

雅典娜十分讨巧地采用了半开放式结构,既可避免聆听开放式耳机打扰到他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很多封闭式耳机声场不够开阔,声音发闷的毛病。实际听下来,泄露出来的音量大抵相当于手机扬声器外放10%左右的水平,对外界影响已然不大。只要不是图书馆、自习室之类极端安静的环境,大可安心戴上耳机欣赏音乐。

此外,半开放式的结构还能提高耳机腔体内部的瞬时气压,以此来强化中低频的密度与能量感。开放式耳机由于振膜外侧完全敞开,振动时产生的气压会在第一时间逸散掉,使其损失掉一部分的阻尼。因此,这类耳机虽然拥有较为宽广、自然的声场,但很难做出有血有肉的人声以及沉浸感十足的低频氛围。基于精妙的设计,半开放式耳机能够做到:让行振幅较高的边缘部分带动空气产生的瞬时气流,再次反馈到边缘上,从而营造出一种冲击感。但是这部分阻尼会在周围泄压孔的作用下很快逸散掉,而对刚性更高、振动幅度小得多的中心球顶部分影响甚微。所以它们同样规避了封闭式耳机上,低频能量容易淤积,高频不够舒展的缺点。

但是,半开放式耳机的痛点就在于如何设计泄压气路。怎样将气流充分、自然地引导到耳机外侧,并保证腔体内部气压的动态平衡。比起在耳机面板上煞费苦心地设计开孔,雅典娜选择了直接利用侧边进行泄压。虽然官方宣称其使用了M型的泄压通道,但是仔细观察耳机就会发现:开孔位置均匀地分布在耳机四周,且头梁支架一侧的开孔面积,明显要大于其他部分。这是由于戴上耳机后,头梁支架会遮挡住耳罩侧面与上方的出气孔。所以他们有意扩大了遮挡处开孔的面积,平衡通气量,让扩散流场变得更为均匀。这个方案足够简单,且行之有效。但振膜的动态行程却不宜做得太大。

因此,和声力在设计雅典娜的发声单元时,做过相当充分的考量:新型金属陶瓷复合振膜,具有密度小、硬度高、韧性强的特点。使得整副耳机的阻抗/灵敏度来到了34Ω/116.5db。与此同时,这种振膜回弹过程完整、迅速,行程却不算大,让雅典娜拥有了全频段相对完整的音色;轻质、高效的音圈配合强磁路,也可以减轻发声单元振动时产生的惯性,有效降低分割振动失真;50mm大小的单元,被放置偏离耳罩中心,靠近耳孔的位置,让声音的传递变的更直接,从侧面减小了聆听时所需的音量。而振膜本身“轻、薄、韧,行程小”的特点,又刚好对应半开放式的泄压结构,使得气压刚好能作用于中低频,产生足够的冲击力和密度,又不至于大到影响高频的亮度与延伸。

说来奇怪,雅典娜并没用上什么珍稀的材料,亦或是太过新锐的技术。但设计目的却是如此的明确:我了解手中材料的优缺点,我懂得怎样去利用它们达成最优解,此为“卷王”诀窍其二。

“卷王”诀窍其三:兼收并蓄的调音

在聆听雅典娜时,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自己非常喜欢的一款经典耳机:拜雅T1一代。与森海塞尔或者AKG那种略带光泽感的表现方式稍有不同,雅典娜对音准的理解同拜雅不谋而合,都有一种听音箱的既视感,在耳机的“音响性”与“音乐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类似于苹果手机拍照时常用的Superraw格式,无论光影如何变化,照片里还原出来的,总是趋近于真实的观感(夜景除外)。

然而这种格式之所以深受专业摄影师们喜爱,绝不仅仅因为其中规中矩的复现能力,而是蕴藏在平实的外表之下,丰富多彩的调节空间,可供他们肆意创作发挥。雅典娜也拥有异曲同工之处:不止是音准,这副耳机对音色完成度的几近苛求。雅典娜对细节的表现能力或许没有那么极致,但凡你能听到的片段,歌手的每个发音,乐器奏出的每个音符,都拥有着相对完整的混响、残响,起、承、转、合,直至消散,一个不落。这就好比一段故事,若是只有中盘一段惊心动魄,其他章节得过且过,听众们听到一半恐怕就听不下去了。但是一篇结构完满,内容充实的故事,即便没有华丽的辞藻与高超的叙事技巧,仍然能够吸引读者坚持到最后。单凭这样的水准,雅典娜卖个两三千元都毫不过分。

然而仅凭丰富、准确的音色,还不足以支撑其冲击更高的维度。这副耳机上还拥有一种近些年来耳机市场上少有的统一、协调与流畅感。三频之间的衔接极度顺滑,毫无突兀或是断档之嫌。各种乐器之间的分离度说不上分毫毕现,但至少每件乐器的位置都会稳稳地扎根于一处,没有忽远忽近,更没有忽高忽低。雅典娜并不会因为刻意逢迎某些曲风,改变自己。它就像那一抹深邃的幽紫色,沉静如水,汇聚百川。无论是什么样的歌曲,遇到它就没有走形这么一说。“什么歌都能听,什么歌也都挺好听”,这正是大多数人听过雅典娜以后,挑不出什么毛病的直接原因。比起调音风格相对明显的现代耳机,雅典娜更像是一位老派经典的传承者、继承人,一切以“好听”基准。

然而单单评价雅典娜的“音响性”,还不足以证明它是一款足够好听的耳机,画龙点睛的一笔是它对音乐的诠释。还记得雅典娜为什么要做成半开放式么?半开放式结构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低频的密度与力量感,使得人声足够突出,歌手的底气足够扎实,情感自然也就丰沛了起来。低频动态虽说算不上汹涌澎湃,但绝不软糯。在量感上只是稍逊于中频,却足够紧致、凝实,拳拳到肉。但高频并没受什么影响,依旧是和声力不娇柔、不造作,宽松、平实、润泽的风格。声场也缩减到了与录音棚相仿的规模。因此,雅典娜更适合演绎泛流行人声一类的题材,民谣、乡村、爵士、舞曲、摇滚……来者不拒。当然,小编制器乐也未尝不可。雅典娜身上展现出的“音乐性”,并没有依靠额外添加进来的调味料,而是原汤大火收汁以后,淋在食材上,再次化了原食,依旧保留了材料本真的味道。这样的音乐修养,就算放在四五千档位也是不多见的。

“不落俗套,不沉窠臼,重现老派经典的大众化调音风格”,这就是“卷王”诀窍其三。

聊到这里不难发现,和声力拿着高端旗舰的产品设计与调音思路,做出了一款千元价位的入门级产品。而且这副耳机还异常好推,仅凭中端便携播放器的中增益,便可发挥出它近乎全部的实力。如果试听前还不知道价格,一耳朵下去便会觉得雅典娜“稳了”,大厂拿去当做动圈旗舰卖个大几千也未尝不可。更令人欣喜的是,如果给雅典娜换上一根上好的平衡线,接到前端的平衡口上,这副耳机的信息量与声音质感还会再上一个台阶。所以,当和声力官宣说出1099元的售价时,绝大多数听过它的人都会惊掉下巴。

这几年写了那么多音频产品评测,我最愿意盛情推荐的就是两种产品,一种就是性价比明显高于市场平均水准,产品也没什么短板,怎么买都不会踩坑的产品;一种就是把产品力做到行业里非常顶尖的一个水准,有一些独特的技术或特性是很难取代的,对于目标用户而言也能接受它的一定溢价。这篇文章无意于神化和声力雅典娜,但它确实就属于第一种产品中的典型代表。有它一直钉在千元价位上,相信近几年友商竞品都会非常难受。而对于消费者的购买建议,我赞同羊驼兄的一句话,这是应该人手一只的头戴耳机,买就完事了。

0 阅读:41

耳机美学

简介:品评器材,交流发烧心得,探索HiFi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