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死刑犯到科学家。
在生死一线的瞬间,李红涛的人生发生了惊天逆转。
而造成李洪涛逃过一劫的东西,正是李红涛在枪毙的前一晚发明的“神器”。
这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李洪涛的神器究竟有何威力?
现如今的李红涛有过得如何?
1966年,李红涛(PS原名李红俊)出生在湖北黄陂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中,虽然家境普通,但父母对他的教育很是看重。
李红涛也没有令父母失望。
天生就是读书的好苗子。
很小的时候便展露出读书的天赋。
14岁时已经和同龄人拉出距离,一举获得了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第二名,并在同年获得“yo优秀青年”的称号。
这般地优秀,也让李红涛的父母成为了左邻右舍最羡慕的对象。
不知多少人称李洪涛父母命好,有后福。
事实证明,李红涛也没有让人失望。
他就像是优秀模范生的范本。
1984年,18岁的李洪涛以优秀的成绩考进了浙江大学电子系。
不同于现如今一把抓的大学生。
在当时,谁家要是有个大学生,绝对是光宗耀祖,脸上有光的事情,更别提李红涛考进的还是浙江大学这所文化氛围浓厚的学校。
学业一帆风顺的同时,李红涛的爱情也格外地顺遂。
在入校不久,李红涛便和同班女生走到了一起。
对方是个温柔且聪慧的女性与李洪涛志同道合。
大学四年,二人一直形影不离,互相进步,互相扶持。
校园恋情的纯粹美好,在二人身上得到了体现。
1988年,转眼到了毕业季,凭借着在校期间的优异表现,李红涛被分配到了昆明电阻二厂工作。
事业得到保障的同时,李红涛的人生大事也被提上了日程。
在双方父母亲友的祝福下,李红涛和相恋多年的女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这样平淡幸福的人生不知羡煞多少人。
只可惜,真心瞬息万变。
1990年,一向被视作麒麟子、好男人的李红涛与一名在校女学生发生了婚外情。
这件事情,在当时相对保守的年代,无异于惊天丑闻。
李红涛的铁饭碗自然也受到了影响。
妻子更是与他心生嫌隙。
曾经有多美好,现如今李洪涛的背叛就对她来说,伤害有多大。
不堪忍受的妻子态度坚决地提出了离婚。
哪怕在当时,离婚是一件很稀奇的事情,会被人指指点点,李红涛的妻子也态度坚决要求离婚。
妻子的泪水和坚决也让李红涛幡然醒悟,后悔不已。
然而覆水难收,为迟已晚。
就这样,一段曾经羡煞旁人的感情走到了尽头。
事业婚姻的双重失败,也让一向春风得意的李红涛备受打击,甚至一度一蹶不振。
就在这时,李红涛的昔日同窗找上门来,邀请他一起创业。
李红涛思量了许久,便欣然同意。
谁曾想,就是这一点头让李红涛险些万劫不复。
创业需要资金。
可两个年轻人哪有什么资金
为此,李红涛决定铤而走险,富贵险中求。
就这样通过伪造印鉴的方式,李红涛从银行骗取资金。
利用当时的银行所存在的漏洞,李红涛成功从银行骗取了8万元。
尝到甜头的二人,越发的胆大妄为。
但是银行业不是吃干饭的,很快便反应了过来。
在二人还没有进行第二次行动时,李红涛二人已经被警察抓获,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审判。
老话常说,天才与疯子只有一线之隔。
或许越是智商超群的人骨子里便越疯狂。
面对自己所犯下的罪行,李红涛显然并没有任何忏悔的意思,甚至还表现出一种极度地兴奋。
而是在被关押在看守所后,面对警察的审讯,李红涛对于自己的罪行拒不承认。
态度冷静得仿佛自己就是个局外人。
甚至在警察的审讯中,李红涛还能一心二用,一边回答警察的对话,一边盘算着自己能在几分钟内把手上的镣铐“撬”开。
趁着警察吃饭空闲功夫,李红涛动作迅速地将手铐成功打开,随后神色如常,大摇大摆地离开看守所。
这一行为无疑是对法律的践踏,也让李红涛罪上加罪。
警察很快便对李红涛进行了通缉,秉承着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成功脱身的李红涛并没有如预想中的那样,慌不择路地跑路。是神色平静的藏身在自己屋顶。
果不其然,警察来到李红涛家中搜寻时忽略了屋顶,利用灯下黑的原则,李红涛成功逃脱。
当时的火车并不是一对一地实名制,李红涛便利用这样的漏洞,潜逃到贵州。
来到贵州的李红涛安分没几日,很快便控制不住自己作恶的念头,他将目光瞄准在路边停靠的一辆奥迪汽车上。
借用套近乎的方式,李红涛和车主攀谈了几句。
恐怕奥迪车主也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不过就是几句简单客套的攀谈,自己的车竟能被人盗走。
利用绝佳的记忆力和动手能力,很快,李红涛便仿造出了同款车钥匙。
借着这把仿造钥匙,李红涛明目张胆地将奥迪车开走,逃亡至昆明。
或许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得手和成功逃脱,让李红涛越发地飘飘然。竟在这之后将主意打到警车上。
还是同样的方法,凭借着仿制出的钥匙,李红涛又偷盗了一辆警车。
最终,在潜逃一个多月后,李红涛在其婚外情女友就读的大学校园内被警方抓获,送往昆明收容所。
面对警察的盘问审讯,李红涛这次出奇地配合,老实地交代了自己所有的犯罪事实后,便又策划起了逃脱方案。
此时的他骨子里的疯狂和恶毒已经在逃亡和犯罪中彻底被激发了出来。
他将这视作一次新奇刺激的挑战。
1992年11月16日,李红涛再一次的成功出逃。
他一再作死的行为,也将自己送上了死亡的道路。
1993年,第三次被抓获的李红涛被昆明中院判以诈骗罪、逃脱罪、盗窃罪,数罪并罚处了死刑。
濒临死亡的一刻,李红涛终于从癫狂的状态中清醒了过来,强烈的求生欲望占据着他的上风。
但法不容情,李红涛又是通过什么手段,让法律对他网开一面呢?
蝼蚁尚且贪生,没有谁能坦然地面对死亡。
眼看着面前的死刑判决书,强烈的懊悔,在李红涛心中翻涌,他不仅后悔起自己的所作所为,眼中久违地浮现出父母苍老的面容。
这也让李红涛求生的欲望越发地强烈。
但李红涛一而再再而三触碰法律、挑衅法律的行为,也让他注定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危急时刻,李红涛灵光一现——无刷电机。
如果他将国内尚无法攻克的技术,成功研发出来,是不是可以功过相抵。
想到这里的李红涛,宛如抓住了救命稻草。
开始向管教的民警提出做实验的需要。
出于人文关怀,经看守所领导的研究,他们同意了李红涛研究的要求。
此时的他们也不曾料想,一直以来,国家无法攻克的技术,竟会被一个死刑犯,在临时搭建且条件简陋的实验室中成功攻克研究出来。
当然李红涛的研究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即使他再怎么妖孽天才,但是面对这个科研难题,也是一再受挫。
随着李红涛实验的一次次失败,他濒临执行死刑的日子也逐渐地靠近。
换做旁人或许早已精神崩溃。
但李红涛却出奇地冷静。
当被问及时,李红涛回答到,我当时没有想太多,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做实验。
也许,正是这样的心无杂念,让老天怜悯了他一回。
1993年12月31日,李红涛生命的最后一天。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李红涛难逃一死时,奇迹发生了。
只见伴随着机械的转动声,李红涛如范进中举一般兴奋地不住呼喊;“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除了李红涛以外,在场的人也兴奋不已,一脸激动地盯着运转的机械。
它是中国第一台自主研发的“无刷电励磁电机”,
它的成功诞生,也昭示我国一直以来的技术难题得到了成功的解决,外国人的卡脖计划再一次失败。
出于爱才心理,昆明市第一看守所第一时间便向上级单位提出了暂缓死刑的请求,最终得到了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同意。
此后,在昆明市第一看所全所的支持配合下,李红涛的“无刷电励磁电机”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并申请了专利。
1995年,李红涛凭借着“无刷电励磁电机”获得第五届中国专利发明博览会金奖、云南省优秀发明创造一等奖。
考虑到李红涛存在着重大立功表现,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改判李红涛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成功逃过死刑的李红涛,这一次没有再沾沾自喜,而是将自己的聪明地放在了正确的位置。
在坐牢服刑期间,李红涛潜心研究,又先后获得了三项发明专利、三项实用新型专利。
这项专利的诞生,为我国的科研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李红涛也因此多次减刑。
1997年,经最高法院判决,李红涛成功由死缓改为有期徒刑17年,但由于表现优越,李红涛先后获得减刑两年、减刑一年。
为了感谢昆明第一看守所对他的支持和帮助,以及人文关怀,李红涛主动帮助监狱改善管理系统。
在与看守所技术干警的强强合作下,昆明第一看守所成为了全国20家模范看守所之一。
官方记者也慕名前来采访李红涛。
2009年,李红涛终于迎来了自己向往已久的自由。
走出监狱大门的那一刻,李红涛贪婪地注视着外面的世界。
还没有等李红涛想好后面的道路该如何走,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便向李红涛投递来了橄榄枝。
等待李红涛的将是彻底的重生。
结语
聪明人不可怕,可怕的是聪明不用在正道上的聪明人。
走了弯路不可怕,可怕的是走了弯路仍执迷不悟的人。
幸好,最后的关头,李红涛及时地醒悟。
否则,又该是怎样的一种惋惜和遗憾。
他的故事也警告我们,人生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走正途。
否则迎接你的便是法律的制裁。
即使侥幸逃过死刑,也免不了蹉跎岁月。
参考文献
法制新闻,理科男2次成功越狱 死刑前天发明“神器”被改判死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