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寿命都那么短?除了战争以外,其实还有几个关键原因

文晓小书生 2024-09-15 15:06:47

文|小冉

编辑|小冉

前言

古人的寿命普遍不长,很多人三四十岁就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关于这一点,很多人想到的第一个原因,那就是战争。

毕竟古代战事频繁,而百姓们也因此流离失所,甚至可能会被“饿”出病来,寿命自然也就大大缩减。

但实际上,除了战争外,还有几点,也是导致寿命短的重要因素。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古人的寿命如此短暂呢?

生活水平低,无法饱腹

在古代,普通百姓的生活常常艰难困苦,尤其是农民和做苦力的劳动者,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温饱难以解决。

粮食短缺是古代百姓生活中的常态,很多时候,农家一年辛苦劳作,却依然收成有限,再加上天灾人祸,能吃到肚子的粮食就更少了。

很多家庭一天只能吃两顿饭,尤其是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粮食告急,全家人只能凑合着吃。而且如果家里人口多,每个人分到的饭也就更少,往往一小碗饭就算是一天的伙食。

而古时候的老百姓,大部分都是从事农活或体力劳动,这些活儿极其消耗体力。像种地、砍柴、挑水、筑堤这样的工作,都是需要很大体力的。

但饭都吃不饱,还要早出晚归地干这些活,身体自然很难承受住。汉代《盐铁论》就曾提到老百姓“衣食不足,力疲形瘁”的情景,描述的正是这种干苦力但吃不饱的状态。

特别是在灾荒年间,粮食歉收,百姓连平时的一小碗稀饭都不一定有得吃。在宋代的《梦溪笔谈》中也提到过,当时的百姓经常因饥饿而不得不吃草根、树皮来充饥,导致身体虚弱,容易生病。

再加上家境贫困,古代很多家庭只能吃素,根本无法做到荤素搭配。大部分时候,百姓只能靠谷物和一些野菜度日,荤腥几乎成了奢侈品,只有在过年或祭祀等特殊日子里,才能吃上一点肉。

长期的素食,营养根本跟不上,尤其是对那些每天都要耗费大量体力的农民来说,身体素质自然也就一天不如一天,慢慢变得虚弱多病。

古代的生活艰难程度远超现代人的想象,粮食不够,吃不饱的情况几乎是百姓生活的常态。而且,在长期营养不良的情况下,身体虚弱,再加上繁重的体力劳动,古人日常生活的艰辛可见一斑。

这种恶性循环让他们即使再勤劳,也很难摆脱贫困的命运。

住宿环境差,百病丛生

古代的百姓大多住在土坯房、茅草屋等简陋的房子里,这种房子不仅防风抗寒的能力很弱,还特别容易漏雨。尤其到了雨季,屋子里经常潮湿得无法住人。有些地方地势低洼,雨水一大,屋子周围就成了积水坑。

唐代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就曾描述过自己住的茅草屋被大风吹破的情景:“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屋顶的茅草被吹走,雨水倾盆而下,这样的居住环境显然很难抵御风雨,居住在这种环境下的普通人,不仅容易受风寒,还容易患上湿疹、风湿等疾病。

除了房子简陋,古代的卫生条件也极为差劲。因为居住密集,再加上排污系统落后,垃圾、粪便常常堆积在房屋周围,滋生了大量的蚊蝇和老鼠等害虫。

这些害虫是许多疾病的传播媒介,比如鼠疫就是通过老鼠传播的,历史上只要发生鼠疫,那都会造成了大量人口的死亡。

明代的《天工开物》中也有提到,当时的城市虽然已初具规模,但下水道建设却远远跟不上,很多百姓家里甚至没有厕所,废弃物直接倾倒在街上,夏天高温的时候,臭气熏天,疾病也随之而来。

除此之外,古代冬天取暖也很成问题,尤其是北方,寒冷的冬季更加剧了人们的健康问题。很多人家根本没有能力用上炭火取暖,只能靠厚重的被褥勉强度日。

史书中记载,清朝康熙年间,北方冬季寒冷,很多老百姓因为住的房子透风,屋里冷得像冰窖一样,各种疾病那也就找上门了。

更致命的是,古代的医疗条件,根本就没办法根治。

医疗水平低,小病致死

古代的医疗水平非常低,许多在今天看来可以轻松治愈的小病,在当时往往会要了人的命。

虽然像《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这些古代医学典籍,对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总体来说,古人对疾病的认知依然十分模糊。

尤其是在面对感染性疾病时,古人并不知道病菌和细菌的存在,常常把疾病归因于阴阳失调或邪气入侵。

比如,发烧、腹泻这样的症状,在今天可以通过药物和抗生素迅速治愈,但在古代,这样的病症往往被误认为是“邪祟作怪”,有些半吊水的大夫甚至会采用一些驱邪的方法,效果自然十分有限。

而且,古代的医疗器具和技术非常简陋,缺乏今天先进的诊断设备和治疗方法。外科手术尤其危险,医疗手段多以“针灸、草药”为主,手术时既没有麻醉药,也没有消毒手段,术后感染的几率极高。

像今天常见的阑尾炎手术,在古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如果有人得了阑尾炎,往往会因剧痛和感染而去世。

明代的《本草纲目》虽然对中药的使用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但因为缺乏抗生素等现代药物,面对外伤感染或肺病这样的疾病,医生往往束手无策。

历史上,很多名将都因为外伤感染而丧命,三国时期的周瑜就是因为箭伤发炎而最终去世的。

古代的药物主要依靠草药和矿物,但草药疗效往往不稳定,药材的种类也有限。加上古人对药物的认识不完全,很多药方存在偏方和迷信色彩,有时甚至会使用有毒物质,进一步加剧了病情。

更何况,古代交通不便,普通百姓往往住在乡村,离医馆、药店远,有些地方甚至根本没有医生。很多人生病了只能靠自己“熬过来”或者听信偏方,结果小病拖成大病,等到送医时往往已经来不及了。

当然,还有一点是,由于医疗水平低下,古代很难应对大规模的瘟疫。

明清时期曾多次爆发鼠疫、霍乱等传染病,成千上万的人因此丧命。尤其是在明末,鼠疫肆虐京师,百姓“死者相枕藉”,许多人连治疗的机会都没有就去世了。

皇帝的寿命,没大臣长?

在古代,皇帝享受着最好的生活条件,衣食住行无一不精致。可纵观历朝历代,皇帝的寿命却普遍不长,能够活到50岁以上的都算幸运了。

像隋炀帝杨广活到49岁,明朝的崇祯皇帝只活到35岁,甚至像西汉的汉哀帝刘欣,年仅25岁就去世了。这一现象似乎很不合理,皇帝享尽荣华富贵,为何却活不长呢?

其实,皇帝虽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生活压力极大。每天要处理繁重的政务,常常日夜操劳,精神上的巨大压力是难以想象的。

再加上宫廷斗争不断,皇帝不仅要防范外敌,还要应对内部的权力争夺,这种紧张的生活让皇帝的身体健康容易受到损害。

而且,古代的医疗条件有限,尽管皇帝享有最好的太医和药材,但面对突发的疾病或慢性病,皇帝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

相比之下,很多出身名门望族的大臣却能长寿,甚至活得比皇帝还长。

东汉名臣蔡邕活到了60岁,西汉的张安世享年70岁,北宋的司马光也活到了67岁。

大臣虽然生活富足,但他们不像皇帝那样承受极大的政治压力。他们往往都可以专注于自己的官职,生活相对规律,压力也比皇帝要小得多。

另外,名门望族的大臣通常拥有良好的家族背景和教育资源,他们往往重视养生之道,懂得如何保养身体。

虽然身处朝堂,一旦年老或失势,可以选择退隐,远离官场的纷争,这样也有助于他们的健康长寿。

结语

如今我们的生活条件和医疗水平大幅提高,人均寿命已经能够达到70多岁。相比古代平均30多岁的寿命,现代人几乎是又活了一辈子。

古时候,医疗落后、营养不良、生活环境恶劣,很多人还没到中年就因疾病或意外去世。而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水平的进步,生活条件改善,人们不仅活得更长,还能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

可以说,时代的进步让我们的生命也得到了延续。

0 阅读:32

文晓小书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