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过高考的人都知道,考试有卷面分,特别是作文一项,如果你写得一手好字,卷面整洁美观,便能博得阅卷老师的好感,更有可能获得高分,相反,如果你字迹潦草,即使内容再好,也有可能得低分,因为高考阅卷老师阅卷时间有限,第一印象特别重要。
这样的事情,古已有之。中国科举千年,一直很注重考生的书法能力。相传,明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就是因为他书法不好,科举时考官不予录取,于是发奋练习书法,终成一代书法大家。
而中国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殿试时本是第二名,但因为他小楷写得好,最终博得慈禧好感,被提为状元。我们看他的殿试卷面,写得就像印刷一样,整洁美观,这样的卷面,一看就能让人产生好感。
一,最后一次科举光绪三十年(1904年)农历五月二十一日,273名贡生来到紫禁城保和殿,参加大清王朝的最后一次殿试,这其中便有后来成为中国最后一位状元的刘春霖。
五月二十一日早晨,273名贡生先到东华门点名,在到中和殿前的石阶上跪着接题,再由专人引入保和殿,找到自己的座位,开始答题。
保和殿中间,设有一张御座,原是皇帝亲临监考的座位,自道光皇帝之后,皇帝不再亲临考场,而是委派一位亲王代理。这次殿试,是由恭亲王溥伟代表监考。
殿中还设有大总裁和考官的座位,大总裁有八位,分别是大学士王文韶、鹿传霖,尚书陆润庠、张英麟、葛宝华、陈璧,侍郎李殿文、绵文。
除此之外,便是一排排考生的考桌,有趣的是,只有桌子,没有座位,考生们需要自带小凳,外面有专门卖这种凳子的。
殿试的试题是四道策论,答卷要求很严,需要用正楷写在特制的厚宣纸上,错字只能用刀片刮了再写,不准涂改,否则视为“脏卷”,“脏卷”不予录取。
考试时间为一天,当天晚上一定要交卷。后来刘春霖回忆说:“书写的时间,就要半天以上,真正构思文章的时间很短,否则就完不成卷。”
殿试完后,五月二十四日早晨,考生们纷纷来到乾清门外,读卷大臣拿出一份黄纸名单,宣布殿试前十名。十人排成一列,由大学士王文韶带领,来到养心殿,朝见光绪皇帝。领见官将名单呈上,十人跪在地上,由第一名开始,报上自己的姓名、年龄、籍贯,然后叩头退出。
这是刘春霖第一次见到光绪皇帝,他说:“跪在下面,又不敢抬头,只是趁退出的时候,偷偷地看了一眼,皇帝是一个瘦瘦的脸型。”
二十五日,新考中的进士要朝见皇帝,他们早早地来到太和殿前,由带领官领到御道旁排队,待光绪帝在太和殿升座,进士们便跪在殿前石阶两旁,太学士王文韶将黄榜呈送殿内,过一会儿,殿内传胪官高声读榜:“一甲第一名刘春霖。”接着有人应声高喊:“一甲第一名刘春霖。”连续喊三遍。然而有人将刘春霖领出来,跪在御道上左边。
接着读第二名朱汝珍、也是喊三遍,领出跪在上右边。第三名商衍鎏,同样喊三遍,跪在刘春霖下边。二甲开始,只喊一遍,也不再领出跪拜。
黄榜读完,便悬挂在太和门外。刘春霖高居榜首,金榜题名,高中状元。第二年,清王朝便取消了科举制度,因此,刘春霖也就成了中国最后一位状元。
二、夺得状元的“内幕”殿试完毕之时,八位阅卷大臣在文化殿审阅试卷,初定的第一名是朱汝珍,第二名才是刘春霖。阅卷官将名单与试卷呈给光绪帝与慈禧看,由于光绪帝此时已没了实权,所以最后决定状元人选的是慈禧。
于是民间便传出了各种“内幕”,其中最有模有样的说法便是,刘春霖是因为他的名字夺得状元的。
传闻说,朱汝珍是广东人,那里是“乱党”康有为、梁启超的故乡,因此慈禧很不喜欢,而且,朱汝珍的名字,让慈禧联想到了前朝国姓和她曾经诛杀的珍妃,于是更为讨厌。而刘春霖的名字就很好,刘与”留“谐音,春霖又有春风化雨,普降甘霖之意,他的名字寓意很好,而刘春霖的家乡是”肃宁“,寓意同样好,于是慈禧就将刘春霖提为第一名,将朱汝珍降为第二名。
这样的说法颇多臆测,如果慈禧真有那么多忌讳,那么她大可以将朱汝珍排除出前三甲,而不是将他留在第二名。
另一种说法,便比较靠谱了,那就是,刘春霖是因为他的小楷书法,因为他那工整美观的卷面,博得了慈禧的好感。
清朝科举考试中,殿试这一场,最看重的就是书法。《大清钦定科场条例》中,就明确规定:“殿试一场,书法重于策论。”慈禧虽不知刘春霖其人,但早就看过刘春霖的书法。刘春霖在参加殿试前,就已经帮慈禧抄过佛经。
刘春霖,字润琴,号石篑,同治十一年 (1872年)出生在河北省肃宁县北石宝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刘春霖在书法上很有天赋,十多岁时,刘春霖便到集市上写春联卖,人们纷纷抢购。
光绪十三年(1887年),刘春霖参加县试,考中秀才,随后进入保定莲池书院学习,在这里一学就是十年。由于父母接连去世,刘春霖要服丧,再加上八国联军侵华,刘春霖连续十年未能参加科举考试。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刘春霖参加乡试,得中壬寅科举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刘春霖参加会试,得中甲辰恩科贡士。
1902年,刘春霖中举人之后,便来到了京城,等待两年后的会试。来到京城后,刘春霖经介绍,到了一位王爷家里做西宾,即家庭教师。王爷看到刘春霖的小楷写得极好,便让他帮忙代写禀帖、奏章等。
奏章到慈禧手里,慈禧惊奇地对王爷说:”你的字大有长进呀!“
王爷如实禀告,说是家里的西宾代写的,慈禧便说,他的字极好,让他帮我代抄佛经吧。
于是,此时还只是一个举人的刘春霖,便开始帮慈禧代抄佛经,他精美的小楷书法,已经先于他本人,传到了紫禁城深处。
因此,当慈禧看到了刘春霖的殿试试卷里,将他列为第一名,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出版字帖成为状元后,刘春霖的书法更为世人看重。
他的好友雷雨琴,将他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文昌帝君阴骘文》、《闲邪公家传》、《灵飞经》四种小楷墨迹,带到上海,石印成”小字楷帖“出版。因其字体精美,又是新科状元所写,一时畅销上海,供不应求。
有不法商人,看到刘春霖的字帖这么畅销,便私自翻印出售。雷雨琴于将这四种字帖呈送政府存案,并请清政府保护出版权益。1905年农历十二月十一日,清政府专出告示,警告不准翻印。自此,雷雨琴出版的刘春霖字帖,每册第一页印有雷雨琴的半身像,最后一页印有”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八个大字。这应该是中国历史是第一例版权保护的案例了。
此后,刘春霖又写了《朱习臣传》、《洛神赋》、《兰亭序》三种小楷作品,交由雷雨琴石印出版。民国4年(1915年),刘春霖将自己殿试的试卷,用工笔小楷誊写,付诸石印,名为《殿试贴》。
《殿试贴》一出,销售最快,于是先后印刷了两次。争购者不仅为了欣赏学习刘春霖的小楷书法,还为了一睹刘春霖考中状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