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请勿抄袭和搬运,违者必究
美国一直想要台积电的核心技术,帮助美国实现芯片本土化崛起,这样美国就能再次回到芯片制造行业第一梯队的位置。而美国仗着技术优势,对台积电指手画脚,一句话就能让台积电交出数据资料。
不过台积电也不打算惯着美国,二话不说就推迟美国工厂建设,还在总部地区启用全球研发中心,强调要“留根台湾”。外媒评价:台积电终于“硬气”了。
台积电超过6成以上的营收都是来自美国市场,7nm及以下的高端芯片订单更是美国客户占大头。每次台积电突破新的工艺制程,首发产能不出意外就是苹果这个最大的客户。
不难看出,台积电对美国市场已经形成了很大的依赖。这未必是件好事,如果美国对台积电实施更加严格的限制措施或加强保护主义政策,可能会对台积电的出口和业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这种单一市场的依赖性可能增加了台积电的经营风险。另外,过度依赖某个市场也可能限制企业的多样化发展。如果台积电过于集中在美国市场,可能会错失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机会。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台积电应该寻求多元化的市场布局,降低对某个市场的过度依赖,以减少风险并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来看,台积电已经在这么做了。
台积电先是推迟了美国工厂的量产时间,原计划2024年量产的工厂被推迟到2025年,然后台积电还在台湾省总部启用了全球研发中心,强调要“留根台湾”。
美国把台积电变成“美积电”的野心昭然若揭,台积电估计也看清了美国的心思,所以美国顺着美国的心意在美国落地生根。别看台积电在美国投资建设,其实这些工厂项目和台湾省总部的规划比起来,只是冰山一角。
台积电在台湾省规划了3nm,2nm甚至是更先进的工厂,启用的全球研发中心更是要对1.4nm进行研究开发。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说过,全球化已死,基本不可能恢复。在这样的情况下,台积电的做法是选择守住根基,继续在总部地区耕耘。保障根基的同时,向外扩张工厂布局,把芯片产能分布在美国、日本、中国大陆、欧洲等地。
长此以往,等全球化有所恢复之后,台积电就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实现产业链价值,为全球客户提供保质保量的芯片代工服务。
在此之前,台积电需要做的就是厚积薄发,留根台湾能让台积电充分利用台湾的人才和技术优势,更好地服务东亚市场和协调全球供应链,增强台湾半导体产业的竞争力。
台湾省拥有完整的芯片产业链,从设计到制造,再到封装形成了庞大的生产供应链体系。而且台湾在半导体领域有着丰富的人才储备和技术优势,拥有世界一流的研发团队和科研机构。
保持总部和核心研发团队在台湾,可以确保台积电能够充分利用本地的人才和技术资源,保持技术领先地位。所以台积电留根台湾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也是最好的选择。
有外媒表示:台积电终于“硬气”了,没有被美国牵着鼻子走,而是选择走自己的路。但是还不够,美国依然掌握台积电主要的销售额,若美国凭借手中的订单牵制台积电的话,台积电又该如何应对呢?
或许台积电可以努力开拓其他市场,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他们可以寻找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伙伴,扩大销售网络,以降低对美国订单的依赖。还能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以吸引更多国际客户的订单。
通过不断创新和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台积电可以增加竞争优势,从而降低对美国订单的依赖。除了寻找国际市场,台积电也可以加强在台湾和中国内地市场的布局。
中国市场正在快速增长,如果台积电能够在中国内地获得更多订单和合作伙伴,便能有效提升产业链自主选择的权利,不用再看美国的脸色了。
面对美国诸多不正当的心思,台积电该早做准备,在总部启用全球研发中心就是非常好的一步棋,这将汇聚更多的人才在自己手中,而不是被美国挖走。台积电的路还很长,距离实现全面的自主可控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一切就看台积电自己了。
同意的请点赞,欢迎转发,留言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