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远征的命运在那个夏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时,她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姑娘,家里管得严,也没想过能唱出多大的名堂。可生活就是这样,你以为平凡无奇的一段路,转角处突然亮起一道光。这道光就是东方歌舞团,它带走了她,把一个原本还在天津音乐学院附中埋头苦学的小女孩送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
说起来,这事儿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当时面试的时候,她因为太紧张,高音直接飘到不知哪里去了,整个人都懵了,以为完蛋了。谁知道王昆老师眼睛毒得很,说,“就她!”一句话定了她的未来。从此以后,这位慧眼识珠的大师成了远征人生中的贵人,把这个有点稚嫩、声音却像清泉一样透亮的小姑娘推向更广阔的天地。“你只要踏实唱,我跟你兜着。”王昆的话让远征心安,总觉得有人给自己撑腰,再难也能熬过去。
进入歌舞团后,那日子忙得飞快,每天排练、演出,一场接一场,好像永远没有尽头似的。但累归累,她喜欢这种感觉,就好比鱼儿进水,有劲使不完。一首《赶牲灵》,一曲《小放牛》,这些民歌曲目把她捧成全国观众口中的“小王昆”,从大江南北到村头巷尾,全都是对她赞不绝口。有时候听街坊邻居聊起自己的名字,她都会不好意思低下头,可心里又忍不住偷着乐。不过话说回来,人红是非多,当年的流量效应虽然没有现在这么卷,但压力一点不少。在最火的时候,有记者问她:“你以后会不会超过王昆?”这问题真叫人哭笑不得啊!怎么回答都别扭,只能傻笑两声糊弄过去。
可惜世上的事情哪有一直顺风顺水?80年代末开始,大伙儿爱听的不再是那些乡土气息浓郁的民歌,而是什么港台流行曲、新潮电子乐。时代变了,对传统嗓音和唱法仿佛一下子冷淡下来。不管怎么努力,不少机会还是溜走了。有一次登台前被临时换掉主打曲目,那种失落感压得胸口发闷,却只能咽下去装作若无其事。“我还能坚持多久呢?”类似的问题渐渐冒出来,挥之不去。
事业遇挫,还可以退一步海阔天空;但家庭出了岔子,就没那么容易弥补。当初与同事结婚,他们也是郎才女貌般配极了,可架不住聚少离多——演艺圈嘛,要么人在外奔波,要么开会加班回不了家,小孩病倒那次甚至连医院挂号都是公婆帮忙跑腿。夫妻俩吵过很多次,也尝试过调整,可最后大家发现,其实已经走不到一起去了。所以到了1990年底,两人干脆利落地办妥手续,各自散开重来。这之后还有什么念想呢?可能只有孩子吧。他们唯一留下来的纽带,是那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让远征无法彻底割舍过去的一切。
后来选择去美国发展,也是逼不得已。当时国内已经变成年轻人的天下,而自己呢,无论再怎么改编老作品,都显得格格不入。“反正横竖艰难,不如换个地方碰碰运气,”这是当初动身前朋友劝慰的话。到了洛杉矶后才知道,新环境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友好,更不用提语言关卡、文化差异这些硬茬儿摆在那里——“英语四六级全白考啦!”这是每次磕巴半分钟讲明白一句话后的感慨。然而现实哪容许时间浪费,为养活自己和孩子,她签约了一家华语娱乐公司,希望借助海外华人市场重新站稳脚跟,却发现根本没人愿意投资传统艺术。不久合同终止,公司解聘,当年轰动全国的新星沦落至靠街边卖唱赚点零花钱维持生计,这滋味真叫五味杂陈啊!
如果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那未免太灰暗了一些。而事实上,上帝总会留下一扇窗不是吗?就在某场社区表演结束后的寒夜,一位热情洋溢、自称“铁粉”的男人主动找上门来聊天。他说,从大学时期就开始收集所有关于远征的信息,并且愿意帮忙辅导英语以便适应新环境。本来只是普通帮助关系,但慢慢相处下来,两颗孤独疲惫的心越靠越近,于是不久后他们组建新家庭,共度余生。从此以后,有烦恼可以互诉衷肠,有琐碎日常也彼此分担,他照顾继子的用心得连亲爹看见都挑不出毛病,让整个小家温暖而牢固。这份迟来的幸福,比什么职业高峰都珍贵百倍千倍吧!
现如今六十四岁的远征早已从公众视线隐退。如果偶尔有人认出街角超市买菜推车里的阿姨曾经是叱咤风云的大明星,多半都会惊讶咋舌。但对于当事者来说,这样简单自在的小确幸恰好填满内心空缺,让所有遗憾烟消云散。我跟你讲哦,不是谁都有这样的福分,所以我们旁观者还是羡慕之余默默祝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