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韩国公调处人员进入总统府
本期话题,公调处与韩总统府对峙5小时,未能逮捕尹锡悦,韩国公调处找救兵,请求代总统崔相穆帮忙。
1月3日,在首尔西部法院发布逮捕令的第4天,韩国公调处计划对尹锡悦实施逮捕,但由于总统警卫部门的抵抗,抓捕行动未能成功。而之前调查机关对总统府的扣押搜查也未成功。尹锡悦不好抓的背后是韩国现行体制中法律与政治之间的复杂博弈。
首先,法律程序本身的争议为尹锡悦提供了反制空间。尹锡悦的律师团队明确指出,逮捕令的执行存在程序不合法的嫌疑。例如,律师尹甲根对有关方面提出质疑,认为其未与尹锡悦方就传唤日程和安全保障等问题进行磋商,这使尹锡悦得以坚持“不配合非法程序”的立场。这种策略不仅强化了其法律辩护,也将压力反推至执法部门,要求其重新审视程序合法性。
图为韩总统尹锡悦
其次,作为前检察官的尹锡悦深谙法律规则。他不仅在程序上“较劲”,还巧妙利用法律漏洞拖延时间,三次拒收共同调查处的传唤通知,使逮捕行动一再受挫。这种法律攻防战使共同调查处格外谨慎,避免因程序瑕疵导致行动失败。
尽管尹锡悦已被弹劾,他仍被认为是“现任总统”。这一身份使其具备政治上的强大象征意义。韩国宪法赋予总统特定的司法豁免权,尽管这一保护随着弹劾可能有所削弱,但执法机关仍需顾虑行动的法律和政治后果。尤其是这是韩国宪政史上首次对现任总统发出逮捕令,其象征性和敏感性令行动更加复杂。
此外,尹锡悦巧妙利用“现任总统”身份,通过社交媒体向支持者发声。他声称自己“与韩国民众在一起”,试图将自身定位为民意代表。这种策略不仅强化了支持者的忠诚度,也为阻碍执法行动提供了舆论掩护。尹锡悦的强硬态度背后离不开支持者的鼎力相助。据报道,尹锡悦通过发帖鼓动40多位极右社交媒体博主,这些人随即组织集会,阻挠逮捕行动,并利用直播等方式扩大声势。总统官邸外的大规模对峙显示出尹锡悦在一定社会阶层中仍具深厚支持基础。
图为公调处人员离开韩总统府
这种对峙不仅反映了社会的分裂,也为执法行动制造了实际困难。公调处的调查官一旦采取强硬手段,可能引发更多冲突,甚至导致局势失控。执法机关显然不愿承担这种高风险的后果。
在双方对峙5个多小时后,公调处表示停止对尹锡悦的抓捕,并宣布对总统警卫处长和次长进行调查。同时要求代总统崔相穆给警卫处下达命令,配合逮捕尹锡悦的行动。崔相穆是否会下达逮捕前总统尹锡悦的指令,也已成为韩国政治博弈的焦点之一。
图为代总统崔相穆
崔相穆是否下达逮捕令,首先取决于他对法律责任的认知。按照韩国法律,弹劾后的总统仍需接受司法程序监督。而首尔西部法院已于2024年12月31日签发了针对尹锡悦的逮捕令,这赋予了公调处行动的合法性。然而,尹锡悦的律师团队强调,执法程序存在合法性争议,例如缺乏对传唤安排的磋商,这给逮捕行动增加了法律隐患。崔相穆必须在程序正义与法律执行之间找到平衡。一旦因程序问题导致逮捕失败或引发更大的社会冲突,他将难辞其咎。
作为代总统,崔相穆在法律上的决定不可避免地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韩国政坛本已深陷分裂。尹锡悦的支持者不乏极右翼势力,他们已通过集会和直播等方式显示了不容忽视的社会动员能力。若强行逮捕尹锡悦,可能引发支持者更大规模的抗议活动,进一步撕裂社会团结。这种局面无疑会削弱崔相穆的政治权威。
作为临时接掌权力的代总统,崔相穆必须维持中立形象。他若推动逮捕尹锡悦,将被视为“政治清算”,而这可能被尹锡悦的支持者乃至一部分中立民众视为滥用职权。相反,如果他选择按兵不动,又可能被在野党批评为对违法行为纵容。两难境地之下,崔相穆必须谨慎行事,以免为自己的政治未来埋下隐患。
图为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即将于1月6日访问韩国,这一背景进一步增加了事件的复杂性。美韩关系作为韩国外交的核心支柱,崔相穆无疑希望保持稳定。若因逮捕行动引发社会或政治危机,可能影响布林肯访问的氛围,甚至在国际舞台上削弱韩国的形象。因此,在此关键时刻,崔相穆可能倾向于暂缓行动,以避免国际干扰。
综合考虑法律、政治和国际因素,崔相穆或许不会直接下达逮捕指令,而是采取折中方案。例如,他可能主张在法律程序完全透明的前提下,推动对尹锡悦进行进一步调查,为逮捕行动创造更加稳妥的条件。这一方式既能避免过于激烈的社会反应,又能显示其依法治国的原则立场。
图为首尔西部法院
总的来说,尹锡悦难被逮捕的原因是法律和政治的博弈。从法律上来看,西部法院的逮捕令允准了公调处的逮捕权力。但政治方面,尹锡悦目前仍是总统,不仅享有总统豁免权,更有警卫处的保护,二者的抗衡使得抓捕尹锡悦成为难事。至于公调处提出代总统下令逮捕这一要求,从多方面来看,代总统崔相穆会竭力保持平衡,选择暂缓行动回避这一要求。
正所谓:“政治不仅仅是一种决策制度。它也是一种戏剧,一种游戏,而且往往还是一种宗教形式。”韩国政坛的“大戏”从年末唱到年初,相信不会就此罢休,未来政局的走势且看各方行动。
键盘侠
法治国家![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