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北京西总布胡同51号人声鼎沸,不少人都将目光聚焦到了此地,主要原因在于成婚双方的差距很大。
一是双方的社会地位十分悬殊,男方是原国民政府代总统李宗仁,而女方只是一名护士罢了。
二是双方的年龄差距很大,75岁的男方甚至可以给不过27岁的女方做祖父。
也因为这个缘故,当时北京城里几乎所有人都在讨论这场婚礼,甚至还有人暗暗猜测女方胡友松究竟出于何种目的才同意和这么年迈的男人成婚。
说起李宗仁,历史对此人的评价可谓毁誉参半,在功劳方面,他曾经带领广西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最终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也让日军看到了我国军队的血性和能力。
据说他当年带队离开广西时,老乡们在家门口都挂满了白布,因为他们知道此去一别便是永别,可即使如此,他们也愿意将家中儿郎交给李宗仁带队。
每当说起这段历史,任何人都得承认,这位代总统确实为国家和民族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他在抗战结束后,面对蒋中正种种倒行逆施的举动,却没有半分阻止,反而为对方提供助力,从这时开始他也从正义的那方慢慢走向黑暗的那方。
1949年1月底,李宗仁发现蒋败局已定,便趁着这个时间逼迫他从总统的位置下来,而他自己也成了代理总统。
但这两人再怎么争斗也没用了,毕竟我党的胜局已定,他们一个领一众心腹跑到了台湾,另一个则是先到香港后到美国。
据说其实在这期间,蒋氏邀请过李宗仁同行,但他连好兄弟张学良都能软禁那么多年,若是他李宗仁去了,本来双方之间心里就有积怨,他到时候能否保住性命都是一件难说的事情。
在美国待了几年以后,李宗仁还是想到自己的国家居住,但他又担忧我党不愿意接受他,所以还多次派人同北京方面对接。
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双方就他回国事件各项事宜达成一致,但无论是美国还是台湾都不愿意让他到大陆居住,多次出手阻拦。
不得已之下,李宗仁只得选择带着妻子和秘书程思远辗转多个国家,降低美国和台湾方面的警惕心,最后再悄悄回到国内,并于北京居住。
但好日子不过才过去了一年,李宗仁的妻子却离世了,两人相伴41年,共同经历了世间磨炼,如今只剩下他一个人,怎能不感觉心头凄苦。
眼看着李宗仁的心理状况越来越差,程思远心里难免担心,于是他盘算着要不然给对方再找个年轻点的伴侣,这样既能够照顾他,又能够排解孤单和寂寞。
听到秘书的建议后,李宗仁也同意了,从这时开始,程思远就四处为李宗仁找合适的人选,最终还是张成仁给他介绍了才27岁的胡友松。
得知要将二十几岁的小姑娘介绍给自己后,李宗仁总觉得两人年龄差距太大了,实在是不合适,还是程思远再三劝说,他才同意让对方来试一试。
等到胡友松来了以后,她非常温柔,照顾李宗仁也很是贴心,时间长了以后,李宗仁难免喜欢上了这个女子。
于是他询问对方是否愿意同自己结婚,听到这个求婚申请,胡友松愣住了,但回家考虑了一段时间后,她还是决定同意这个要求。
之所以她会同意,根源在于她没父母,也没感受过家庭带来的庇护和温暖,再加上那段时间的社会进入了特殊时期,她很怕自己也会遇到不好的事情。
能够嫁给李宗仁,起码可以给她一片能够庇护自己的天地,但是在两人洞房花烛夜时,胡友松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哭了起来。
一是因为她知道有很多人暗地里就此事议论她,这让她觉得很是难过,二则是因为她生怕自己承担不起以妻子的身份照顾好李宗仁的责任,压力非常大。
听到小妻子心里的这些顾虑后,李宗仁多次宽慰她,让她不要担心和内耗,在婚后李宗仁对胡友松非常好,她这辈子都没有感受到这些温暖。
只是可惜,没过3年,李宗仁就离开了人世,或许是因为真的对这个男人有感情,那时候才30岁的胡友松明明可以选择再嫁,但她还是拒绝了,之后的岁月里,她也一直是一个人独自前行,直至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