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总理谷牧追悼会:李敏前来吊唁,三位总理向遗体深深三鞠躬

定哥讲历史 2024-06-09 15:06:06

2009年11月16日,副总理谷牧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举行。

毛主席的女儿李敏哭成了泪人,她来吊唁毛主席的最后一位副总理。

而且中国的三代总理,也出席了这位中国经济领域杰出领导人的送别仪式。

其中一位总理在吊唁时说:“他此前在广东省任职五年多省委书记,谷牧是改革开放的实践者”,这句话给了谷牧很好的赞誉。

谷牧副总理能与这么多人结缘,主要源于他作为改革开放的践行者,对深圳经济特区的贡献有关……

经济发展的“操盘手”

1978年,谷牧临危受命,接下了推动经济特区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的工作重担,就此与深圳结缘。

谷牧将自己的人生荣辱,与广东、深圳的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杀出了一条“血路”。

那这条没有前人经验借鉴的“路”,该怎么走呢?

对一向敢想敢干的谷牧来说:没有自己人借鉴经验,那就向外国人借鉴经验。

在接下改革开放践行者的担子后,谷牧作为代表,率领一行人去欧洲进行访问,作为第一个单独前往西方国家进行访问的经济代表团,受到了西方国家高规格接待的代表团。

谷牧一行人给西方国家确切的传递出,我们国家要开创新时代新局面的信息。

这个消息对想要在中国市场“挣大钱”的西方国家来说,相当于抛去一个橄榄枝。

谷牧率领的代表团回国后,提出与西欧国家进行更深的经济往来合作,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得到了中央高级领导人的重视和支持。

不过,我国在经济方面,很长一段时间与西欧国家正常进行的贸易往来,少之又少,该如何找到个突破口,来验证这个决定的可行性呢?

在这样热血沸腾的时代中,国家决定圈几块地,划分成出口特区,于是“深圳”作为经济特区之一诞生了。

谷牧对建设和发展经济特区十分看重,先后12次亲自去深圳特区指导工作,有一次还对同行的人员说:

“我对深圳有很深的感情,从最开始的荒凉土地,到高楼林立的新兴城市,所有参与深圳建设的人们都做出了很大贡献”。

在建设期间,谷牧不仅经常与中央领导人,探讨深圳经济发展战略,也会真心听取下属的建议,大家一起为经济特区发展尽心尽力。

如今,深圳特区已经发展将近40年了,曾在深圳市任职的老领导回忆,1982年一天晚上,谷牧在天台上遥望对面“金碧辉煌”的香港,再看看满天繁星照亮的深圳。

谷牧期望道:希望深圳有一天也灯火通明,但是仍然能看见天上的星星。

这并不是谷牧随口感慨,而是谷牧真心期望:所有人在搞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保护好生存的环境。

其实,作为摸着石头过河的人,谷牧参与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也遇到过难题。

向日本借款,被母亲痛骂

谷牧在发展经济方面,有较深的经验,他知道经济特区要想名副其实,离不开充足的资金。

但是陪伴着新中国一路走来的谷牧,知道当时的管径经济情况,对于资金问题,他也犯难了。

经过一番讨论,谷牧顶住压力,做出了一个令大部分人都诧异的举动。

只是谷牧没有想到,这个举动让一向以他为自豪的母亲,拄着拐杖痛骂他。

那么谷牧到底做了什么举动呢?

这天谷牧的母亲一如既往,蹲坐在电视机前看自己的儿子,看到谷牧向日本人贷款后,气的用拐杖狠狠地敲击地面,骂起了脏话。

一直都非常孝顺的谷牧,知道母亲骂他后,并没有阻挡住,他要让中国经济跑起来的“决心”,接下了从日本贷来的500亿日元(约合2.3亿美元)。

这是第一笔贷款,利息3%,30年后如果没有还清,允许还款期限延长。

谷牧知道这笔钱,不能完全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燃眉之急,于是又顶住压力,向日本借了560亿,3390亿,4700亿……终于将中国对外窗口打开了。

除了做出贷款的大胆举动之外,谷牧还提议可以选择西方相关人员,担任中国的经济顾问职位。

有了更多的人,帮助谷牧发展经济,他的深圳经济特区如火如荼的展开了,而谷牧的心血也没有白费,深圳经济跑在了全国前列。

深圳经济发展的成功,获得的经验,很快被推广到了全国,人们对这样的成功,表示惊叹!

但谷牧知道成功没有一帆风顺的,一路走来,国家很多经济建设参与者,不论是在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对此,谷牧总结道: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其实,经济特区的发展,除了前期缺乏资金的问题外,发展期间也出现过问题。

部分经济特区更倾向于发展商贸、金融中心,这和中央要求的“工业”、“出口”为主,出现了偏差。

大家都是齐心协力摸着石头过河,谷牧本不想当众批评任何人,但深觉这样的错误不是小事,如果不纠正,引起大家的警醒,便是自己的失职。

于是,谷牧很严肃的召开3次特区工作会议,尤其是纠正“深圳特区”经济发展出现的偏差:更重视持续的基建,而不是对外发展经济持续“爬坡”进行了尖锐批评。

很多地方领导,可能都是此前与谷牧,共同为新中国出力的老朋友,谷牧其实也思考过,不当着大家的面说出来,让很多人没面子。

但这样的真言真语,并不影响谷牧在中央的好人缘,这与谷牧一直奉行的“中庸之道”有很大的关系。

为人处世“中庸之道”

当然,谷牧坚持的为人处世“中庸之道”,并非模棱两可、明哲保身等“老好人”做派。而是将人和事分开,有原则有立场。

新中国成立后,做出较大贡献的谷牧,没有选择留在中央任职,他选择建设家乡,在济南发展经济。

一天,毛主席来到济南市视察工作,在吃饭期间,谷牧按照惯例,向毛主席汇报自己的工作事项,但毛主席一直都没说话,安静的听着。

谷牧汇报完工作后,毛主席并没有谈论工作事情,而是询问谷牧:济南名字的由来?

这个问题难不倒谷牧,他直接回答:因其处于济水之南得名。

毛主席又问:知道济水在哪里吗?

谷牧想了一会,没能从自己的头脑知识库搜索出来,便虚心请教。

毛主席亲切地告诉他,济水原本地处山东地界,只是黄河流经后,便不见了踪影。

谷牧是一个聪明人,一点就通,瞬间就明白毛主席的意思:要发展济南市,需要了解济南风土人情,因地制宜才能发展起来。

经过指点之后的谷牧,从政治社会治安、恢复发展工业、实行土地改革等方面,让济南经济走向了发展前列。

谷牧将自己成功管理济南的经验,详细写成了报告,上报给中央,毛主席本来就非常关注谷牧这个经济方面的人才,看到谷牧的喜讯,百忙之中进行了批示。

并且将谷牧这份“经验报告”,发到全党内供其他管理者参考。

谷牧在济南“这一仗”打得漂亮,得到了毛主席的肯定,于是谷牧有一次靠着自己真才实干在中央任职。

而谷牧在中央经济和建设部门任职期间,经常与毛主席、周恩来等,很多都比谷牧年长的高层领导讨论工作。

这样的工作氛围,很多人难免会心生压力,战战兢兢的工作,生怕出一点差错,会让领导对自己不满意,但谷牧却是不同的,他看到了机会。

在这里,谷牧再次发挥抗战中艰苦奋斗的精神,刻苦学习,虚心请教,成为了懂得经济工作的高级干部。

尤其是周恩来,谷牧认为他是亦师亦友,在他心里,周总理的思想和工作行为,一直都给他树立了好榜样。

优秀之人惺惺相惜,周恩来也非常看好谷牧。

一次,在中央会议上,需要敲定国家建委的人选,把周恩来给难住了。

在定人选期间,周恩来很信任谷牧,还专门询问了谷牧:谁比较适合担任这个“重任”?

思来想去后,周恩来对谷牧说:我怎么没有想到,你来当国家建委主任,很合适嘛!

毛主席知道这个人选是谷牧后,同样非常赞成!

谷牧能在上级领导中建立信任感,离不开他的“中庸之道”,这也是改革开放完成后,被称为“明白人”的缘由。

结语:

谷牧曾说:改革开放跑起来了,遇到了问题,不避讳,坦荡改正就行了。

正是这样勇敢无畏,敢于认错的坚忍品质,使得谷牧敢接下改革开放实践者的重担,敢于打破桎梏,促进国家经济快速发展起来。

而谷牧也用自己的处事智慧,交到许多真心实意的朋友,在他去世后,对他进行了深刻的怀念。

参考文献:

2009年11月16日 12:38中国新闻网,中国“经济重臣”谷牧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举行

0 阅读:187

定哥讲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