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肯定有不少玩家和我一样,在我的童年记忆里,横版动作过关类游戏是街机厅一日游的必备保留项目。从最早的《双截龙》,到后来异常火爆的《吞食天地2》,再到《三国战纪》,众多优秀作品给那个时代的玩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说起这种玩法最热门的时期,莫过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日本老牌厂商卡普空凭借几部王牌作品,几乎占据了国内街机厅半壁江山,本期我们要讲的,就是卡普空游戏历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的作品,《快打旋风》(Final Fight)。
上世纪八十年代,卡普空在街机领域已取得不小的成就,但为了更大的发展,仍然斥巨资研发了新一代街机基板CPS,使其从第三方游戏开发商变成了第一方硬件商,而《快打旋风》则担负起展现新平台硬件能力的任务。
游戏的设计灵感来自1984年美国电影《狠将奇兵》(Streets of Fire),讲述了名叫伊莲的美丽女摇滚歌手,被一群骑着飞车的歹徒绑架,前男友汤姆科迪(Tom Cody)前去营救,经过一番战斗成功消灭匪徒。电影情节尽管俗套,但却深深启发了卡普空开发人员,主角名字和外形、众多配角、街道仓库地铁等场景、老式敞篷车等内容,都可以在后续游戏作品中找到影子。
本作最初是作为《街头霸王》的续作开发,原名称《街头霸王89》,但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对格斗游戏的前景不明朗,最终成为了横版动作过关游戏,1990年1月,作为CPS基板首批作品正式推出街机版。
游戏的故事设定在虚构的大都会城市,犯罪和暴力多年来一直统治着街头,民众在当地街头帮派势力范围下,一直生活在持续的恐惧和危险之中,使得这里成为臭名卓著的犯罪之都。直到新市长哈格(Haggar)上台,这位前职业摔跤手在竞选过程中向公众表示,将清理城市的秩序,让民众获得长期以来一直追求的和平与幸福。
疯狂齿轮(Mad Gear)是这个城市最大的黑恶力量,他们将哈格视作统治城市最大的威胁,于是绑架了市长的女儿杰西卡,面对迫在眉睫的危机,哈格找来了未来女婿科迪(Cody)和他的好友凯(Guy),一起去拯救杰西卡并彻底消灭疯狂齿轮组织,一路消灭了众多敌人和小头目后,来到大厦顶层与大首领商人贝尔格(Belger)交手,最终将其从窗户坠落,成功救出杰西卡。事件结束后,科迪和杰西卡外出度假,凯继续修炼武术,哈格则在办公室中规划城市新的发展。
《快打旋风》中共有科迪、凯、哈格三名角色可选,当年国内玩家根据其外形俗称为白人、红人、大壮,继承了初代《街头霸王》风格。游戏支持最多两人合作,摇杆控制人物移动,外加攻击和跳跃两个按键,玩家只要连续点击攻击就可以打出一套连招,威力不俗同时还可以将敌人击倒,这也是卡普空同类游戏的特色,让新人可以快速上手掌握基础通关技巧,此外还加入了同时按下两个按键,旋转攻击周围敌人,相当于保险可以脱离困境,不过要损失一些血量。本作并没有加入必杀技,像后续作品中常见的连推摇杆跑动攻击、下上攻击等,玩家在通关过程中主要依靠普通攻击和近身摔投技巧,加上相对略长的动作硬直和拟真的命中音效,本作的手感给人一种非常硬派的感觉,与同类作品对比特色鲜明,这也是游戏深受玩家喜爱的重要因素。
不过对于高手来说,本作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技巧,前面提到连续按攻击键可以出连招打倒敌人,如果在打中前面的轻拳后,迅速转身打空下一拳,然后再转回来继续命中敌人轻拳,重复使用多次,结果就是敌人不停被轻拳击中但不倒地直至血量耗光,这个技巧除了最终BOSS外都可以使用,每个角色使用摆拳的节奏不一样,需要玩家熟练掌握。
游戏共设计了六个不同风格的关卡,全新CPS基板带来的变化非常直观,更高的发色数和多层流畅卷轴让场景颇具代入感,尤其是地铁关卡配合铁轨咣当咣当的音效,仿佛身临其境,当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更重要的是人物角色明显变大,着装、动作、表情等细节清晰可见,无论我方敌方形象开始深入人心,后来卡普空推出的格斗游戏《少年街头霸王》系列中,我们熟悉的科迪、凯、苏杜姆、罗兰多等人物,都是在本作中首次登场亮相。为了丰富玩法内容,本作还设计了拆汽车和打玻璃这两个奖励关卡,分别出现在第二、第四关结束后,其中拆汽车令人印象深刻,后来还出现在《街头霸王2》中,可以说是卡普空特色内容之一。
《快打旋风》将横板动作过关游戏提升到新的高度,后续也移植到家用机平台,本作移植版本繁多,每个版本几乎都有自己的特色,这也成了游戏魅力之一。
首先是任天堂16位主机SFC版,作为主机发售初期重要的动作游戏,被玩家寄予厚望,但是却等来了迎头痛击,移植版画面严重缩水,大量场景细节被砍掉,例如铁栅栏被替换成贴图更简单的砖块,如果仅仅是画面变差还能勉强接受,三主角去掉了凯只剩两位,第四关连同BOSS罗兰多被砍掉,双人合作这个家用机游戏核心功能也没有了,尽管表现不佳,SFC版仍然取得了156万套销量,可见当年巨大的影响力,只可惜卡普空辜负了玩家。
在另一台16位主机世嘉MD上,移植版表现有了明显改善,这次使用了豪华的MD-CD,大容量光盘带来了重新混音的CD音轨,过场动画也加入了语音,这些表现都超过了街机版,三主角、六关卡、双人合作等游戏基本模式都得到保留,画面场景比SFC版也好了很多,不过限于16位主机性能,同屏最多4个敌人,还是远少于街机版10个敌人。这也反映出当年CPS基板性能的强大之处,不要说16位机,就是多年之后的32位机PS和SS,移植CPS游戏也有读盘卡顿等不完善之处。
2001年,伴随着任天堂全新掌机GBA发售,《快打旋风One》(Final Fight One)成为了首发游戏之一,尽管受限机能画面细节仍然大幅缩水街机,但是保留了全部角色和关卡,同时每关结尾BOSS战加入了对话,另外《少年街头霸王》中科迪和凯也作为隐藏人物加入,最后就是以《拳皇》系列人设而被玩家熟知的著名画师森气楼,为GBA版绘制了封面插画,这也是当时卡普空和SNK两家公司开始合作的内容之一。
2010年,卡普空在PS3和Xbox 360主机推出了《快打旋风 双重冲击》(Final Fight Double Impact),本作收录了《快打旋风》和《魔法剑》(Magic Sword)两部CPS游戏,完整还原了街机全部内容,并加入了画面强化选项,还有设定集等内容,利用联网可以实现多人合作闯关,还有奖杯和成就。我当年在Xbox 360上经常玩,后来还支持了向下兼容,时至今日仍然可以在最新一代Xbox Series X主机上畅玩。
此外本作也经常出现在卡普空众多炒冷饭合集中,无论是早期的PS2、XBOX主机,还是现在最新的三大主机加Steam,这些版本移植基本都属于街机模拟器,搞上一个体验下卡普空当年众多经典还是很不错的。
最后要说的就是国内玩家非常熟悉的任天堂8位机FC版《Q版快打旋风》(Mighty Final Fight),在当年信息不发达的环境下,很多人都以为本作是和《四人街霸》、《九人街霸》一样,是山寨游戏,毕竟16位机都无法完美移植街机版《快打旋风》,更不用说8位机。然而1993年6月推出的本作却是根正苗红的卡普空官方出品,还原街机当然是不可能了,游戏根据原版故事背景和人物进行了全新制作,敌我双方人物都变成了Q版,仍然是三主角,共有五个关卡,尽管画面细节远不如街机,但是操作手感流畅,加上夸张的击中特效,还是让玩家体验到爽快的动作过关体验。游戏还创新加入了经验升级系统,随着玩家不断击倒敌人,人物会获得经验值升级并解锁新的必杀技,本作可以说是FC主机最后的大作,当年凭借廉价组装卡在国内广泛流行,要说唯一的遗憾,就是只能单人游戏不能合作。
《快打旋风》开启了卡普空CPS街机游戏黄金时代,之后推出的《名将》、《圆桌骑士》、《卡迪拉克与恐龙》、《吞食天地2》等动作过关游戏,都在本作基础上不断改良玩法,深受国内玩家喜爱,同时游戏中众多角色也出现在后续其它作品中,可以说是“卡普空游戏宇宙”的开创者之一,时至今日仍然有大量爱好者以各种方式重温回顾,经典的白人红人大壮,还有看似BUG实则技巧超强的摆拳,将永久留在玩家的记忆中。
-END-
关注“碎碎念工坊”,传播游戏文化,让游戏不止是游戏。
mdcd版不仅重做了音乐,而且片头片尾都完全重绘了,GBA版虽然增加了剧情和对话,但片头片尾照搬街机。
有一件事作者没提到,那就是玩家由于sfc版砍人物事件极度不满,卡婊在此后又在sfc推出了一个《快打旋风 凯》,玩家入手以后傻眼了,虽然凯加入了,但科迪被移除了,除此之外两个版本内容一样。而后在DC上出品的伪3D格斗游戏的快打旋风续作因为糟糕的建模和手感本就没什么口碑,卡婊居然还给逆移植到了SS,价格还超过一百刀,这一下是彻底点燃了玩家的怒火。仅凭快打旋风这一个挨批就能看出,卡婊被叫婊,一点不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