垅上踏歌行:透过元代铜女舞俑,探寻古代舞娘踏歌而舞之姿

张郃说历史 2023-02-10 16:34:01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粮食是支撑着人类能够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重要基础。诗中有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农业的发展不仅仅依靠着大自然的赐予,也蕴含着劳动人民的辛勤与智慧。

自古以来,中国农民都是以这种“靠天吃饭”的小农经济维系着生活,他们在春天辛勤播种,认真耕耘,将万千期盼寄托于收获的那一日。若遇到丰年的秋收时节,那便是他们一年当中最为喜悦的时刻。在稻谷飘香的金秋里,他们总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庆祝“大自然的恩赐”,其中最常见、最经典的一种便是——“踏歌”。

踏歌,这一传统的舞蹈形式流行于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兴盛于唐代,宋元时期亦未断绝,始终在民间非常流行。中国现存的元代铜女舞俑便是古代劳动人民“垅上踏歌”的生动证明之一,它将农民丰收的喜悦情态刻画的栩栩如生,让人不禁心向神往。今天我们就将思绪穿越回千年之前,共同对古代舞娘踏歌而舞之姿细细探寻一番。

踏歌的起源

踏歌,顾名思义,随着悠扬的歌声翩翩起舞。

想象一下,在金秋送爽的好时节里,一群农民们结束了一整天的忙碌生活,齐聚在月夜之下,他们围着篝火,并肩而坐;他们时而饮酒赏月,闲聊家常,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他们时而异口同声,唱着当地那首妇孺皆知的民歌,无论男女老少,手拉着手,和着歌声翩翩起舞。一边庆祝着五谷丰登,忙碌一年总算有个好收成,一边感慨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辛勤劳作总算没有付之东流,足以感受到丰收的喜悦弥漫在空气中,画面感十足。

年年播种,年年收获,因而常常会有风调雨顺的丰收年份。久而久之,踏歌成为了民间最流行的庆祝丰收的方式。

提到踏歌的起源,最早要追溯到刀耕火种的时代。在那个时代,人类的文明刚刚萌芽,农业发展并不成熟,因此踏歌起初并非指舞蹈,更不是作为一种庆祝和祈求丰收的方式登上历史舞台的。而在当时,“踏歌”是一种常见的农业生产方式。相传,三五人为一组在田地中耕作,耕作者手持牛尾,脚踏着地作为节拍,这种手脚并用的形态,久而久之发展成了一种特殊的、伴着祈福的歌曲而跳的舞,并流传下来被后人所沿用。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踏歌的形式和内涵也被赋予新的定义。它从简单单一的歌和舞转变成了有动人的情节的故事,例如隋唐时期的踏歌表演《踏摇娘》就取材于真实的民间故事。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黄河以北地区有一位姓苏的“渣男”,虽然容貌很丑陋,却自负狂妄,明明平平无奇却自信的不得了;苏某刚愎自用且趾高气扬,虽然只是个布衣百姓,从未做过官,但他却常常自称为“郎中”,幻想自己有朝一日定能发达起来;不仅如此,他还是个十足的酒鬼,整日里不务正业,只知道胡吃海喝,每次喝得烂醉回到家里都会对妻子进行殴打。

长此以往,妻子苦不堪言,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她遂将满腔悲伤与怨恨化作动人的旋律,借此来倾诉自己的不幸遭遇。很快,这字字泣血的《踏摇娘》在民间得到传唱,女子悲惨的遭遇得到了很多人的同情与关怀。经过时间的推移,这首歌谣得到了丰富的发展,最终形成了精彩的歌舞表演。

“踏歌”舞风的盛行

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至宋元时期,“踏歌”从一种小众的歌舞表演,真正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尤其是元代,“踏歌”成为大曲表演的一部分,之后又进入转踏及歌舞表演,再后来成了杂剧表演的一部分,与此同时,“踏歌”舞风渐渐在青楼教坊也十分盛行。

1.“踏歌”舞进入大曲表演

从元代舞女俑婀娜之姿间我们可以发现,“踏歌”舞融入到了大曲表演中。舞者在进行大曲表演之时,踏节为拍,前期舞蹈节奏舒缓柔和,至表演的关键点时,即“入破”之时,多种乐器合作演奏,随着乐声的急促,舞者所踏节拍越来越频繁,舞蹈节奏越来越快。舞者举足扬袖,俯仰皆舞,舞姿轻妙敏捷,好似身侧疾风呼啸而过。“踏歌”舞的融入,给观看者带来了更加极致的视听享受以及更为独特的体验。

2.“踏歌”进入转踏及歌舞表演

“转踏”,又被称作“传踏”,由于舞者连手踏足而得名。它是宋代歌舞表演中较为特殊的一种类型,是由“说唱”和“踏歌”组合而成的表演形式。

当然,此处的“说唱”与我们现代意义的“说唱”截然不同,可不是充满嘻哈风的“药药切克闹”,这里所说、所唱的“歌词”指的是宋词和元诗。

“转踏”表演分成若干个小节,每节配有一首诗一首词,有时还配有一个小故事。这些用来表演的诗词非常讲究,绝不是随随便便拿来一首诗词就能滥竽充数的。

比如表演之前所唱的词称为“引子”,也称为“勾队词”,大多由骈体文句构成;再比如表演结束所唱的词称为“尾声”,也称作“放队词”,大多由七言绝句组成。在表演过程中,舞者伴随着诗词的说唱踏着节拍翩翩起舞,一舞便是一故事,引人入胜,这种表演形式在北宋时期最为流行,深受百姓们的喜爱。

3.“踏歌”舞进入杂剧表演

杂剧,是宋元时期兴盛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是将歌曲、宾白、舞蹈结合起来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一种表演方式。杂剧内容丰富,有歌舞、有音乐、有杂技等多种表演形式,正因其内容“杂”故而命名为“杂剧”。

在此时期,“踏歌”舞与杂剧融合,二者互相汲取精华,促进自身艺术形式发展壮大。在杂剧中有一种非正剧的舞段,称作“踏舞”,正是以“踏歌”舞为基础所改编的舞种。

在表演之时,舞者需要用脚踏地,作出节奏,勾肩搭背边唱边舞。每逢杂剧表演,“踏舞”必作为开场舞蹈出现,待到“踏舞”表演完毕之后,再正式上演杂剧。“踏歌”舞与杂剧的结合,不仅促进了“踏歌”舞的发展,也丰富了杂剧表演的内容。

4.“踏歌”舞进入青楼教坊

伎者,以唱歌跳舞为业,出卖才艺为主的女子;妓者,以容貌为资本,出卖色相为主的女子。这两类人是古代青楼教坊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元代,这两类人的界限划分的并不是那么清晰,娼妓、歌舞、戏艺人大多混杂在一起。因此在青楼教坊的女性需得努力修炼自身技艺,使得自己说唱、歌舞、戏曲、演奏、容貌俱佳。如果她们才艺平平,容貌平平,就很难达到招揽生意的目的,这便给“踏歌”舞的传入创建了便利条件。

就这样,“踏歌”从市井之中来到了青楼教坊,成为了达官贵人、纨绔子弟们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舞者巾袖飞舞,帛带飘扬,舞姿动人,谁人见了不说句美哉?

踏歌在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流行

古代中国以农耕立国,因而中原地区大多土壤肥沃,良田众多,百姓以农业耕作为主;而周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大多以一望无垠的草原为主,百姓以游牧为生。“踏歌”这一民间舞蹈形式在中原农耕民族间流行的同时,也受到了周边以游牧为生的广大少数民族的喜爱。在匈奴、突厥民族内尤其盛行,他们将“踏歌”加以“民族特色化”的处理,在舞蹈动作、曲调等方面进行改编,最终发展成为了族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

羌胡踏舞,共同讴歌。匈奴人和突厥人每逢重大场合会举行“踏歌”,他们或四人列队,或十几人为一队,或是勾肩搭背,或是手拉着手,双腿微曲,顿足踏地,和歌而舞,与中原人的踏歌形式虽有小异,但大体上仍是相近的。

结语

“踏歌”这一传统的舞蹈形式之所以能盛行,原因在于其自身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与其他歌舞交融渗透,取之精华去之糟粕,因而才能够一步一步从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成了故事情节生动、载歌载舞的民间庆典形式,不仅得到了中原人民的广泛喜爱,也能够在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十分流行。

踏歌作为农业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见证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给后世留下了宝贵而真实的民间舞蹈艺术,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书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值得世世代代的后人去探寻、去传承。

0 阅读:2

张郃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