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基建狂魔”的称号,是外界对中国近年来高速发展的直观印象,而在这奇迹背后,是无数台挖掘机、起重机日夜轰鸣的成果。然而,在这场工程机械的“军备竞赛”中,中国企业并非一开始就占据上风。
回望历史,我们会发现,如今能在全球舞台上与老牌巨头掰手腕的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也曾经历过一段“被支配”的岁月。
今天,我们就将目光聚焦于两个行业巨头——徐工集团与小松制作所,揭秘他们之间长达百年的较量、追赶与超越,以及背后所折射出的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从模仿到自主创新的蜕变之路。
故事要从上个世纪初讲起,那时,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工程机械行业都还处于萌芽阶段。
彼时,一股来自大洋彼岸的工业浪潮席卷全球,美国企业凭借其在技术和制造业上的领先优势,将触角伸向了世界各地,徐工集团和小松制作所也正是在这股浪潮中诞生,并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徐工集团的前身——华兴铁工厂,最初是由一家日本企业在1943年创办于中国河南郑州。这家公司最初的目标是为日本侵略战争提供军需物资,主要生产轮胎等产品。
然而,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以及中国人民的抵抗,这家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经营举步维艰。为了求生存,华兴铁工厂被迫转型,将目光投向了当时刚刚兴起的工程机械领域。
几乎在同一时期,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芝加哥,一家名为“霍尔特”的企业也开始将目光投向东方,他们在日本成立了一家子公司,并开始生产农用拖拉机,试图打开亚洲市场。
然而,由于不熟悉当地市场、管理不善等原因,这家美国企业在日本的经营并不顺利。最终,这家美国企业选择将日本子公司出售给了一家名为“竹内矿业公司”的日本企业,这家公司正是后来小松制作所的前身。
这两家分别诞生于中国和日本的企业,虽然有着不同的背景和发展历程,但却在冥冥之中产生了交集。他们都选择了“模仿”作为起步的方式,从模仿欧美国家的先进技术和产品开始,逐步摸索、学习、积累经验,并最终走上了自主发展的道路。
华兴铁工厂在转型之初,面临着技术匮乏、资金短缺等诸多难题。为了突破困境,他们一方面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另一方面则大力培养本土技术人才,并通过拆解、研究国外产品,逐步掌握了工程机械产品的核心技术。
小松制作所在收购了美国企业的日本子公司后,也开始了漫长的技术消化吸收过程。他们没有盲目照搬美国的技术和管理模式,而是结合日本的国情和市场需求,对产品进行了改进和创新,最终研发出了一系列更适合日本市场的产品。
时间来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中国经济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工程机械市场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小松制作所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历史机遇,凭借其先进的技术、成熟的产品和丰富的经验,迅速进入并占领了中国市场。
当时的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几乎是国外品牌的天下。小松、卡特彼勒、日立等国际巨头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占据了中国市场的大部分份额,而中国的工程机械企业则大多处于技术落后、规模较小的状态,只能在低端市场苦苦挣扎。
小松制作所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初,采取了“高举高打”的战略,他们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程机械产品和技术带到了中国,例如液压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等,这些产品在性能、效率、可靠性等方面都远超中国本土产品,迅速赢得了中国用户的青睐。
除了产品上的优势,小松制作所还非常注重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他们在中国各地建立了完善的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为中国用户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此外,小松制作所还积极与中国政府和企业合作,参与了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例如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进一步提升了其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在小松制作所的带动下,一大批国外工程机械企业纷纷涌入中国市场,形成了“百舸争流”的竞争局面。面对国外品牌的强势竞争,中国的工程机械企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也激发了他们奋起直追的决心。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迎来了发展的关键转折点。以徐工集团为代表的一批中国企业,不再满足于低端市场的“价格战”,开始将目光投向技术含量更高、利润更丰厚的高端市场,并喊出了“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口号。
彼时,尽管中国工程机械市场需求旺盛,但利润最丰厚的高端市场仍被小松等国际巨头牢牢占据。中国企业生产的中低端产品,在价格上毫无优势,在质量上也与国际品牌存在差距,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意识到技术落后是制约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以徐工集团为首的中国企业开始了艰难的自主创新之路。
他们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人才,并与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努力突破技术封锁,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徐工集团将“科技兴企”定为发展战略,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以上投入研发,并建立了国家级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一系列研发平台。他们还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升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经过多年的努力,徐工集团在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2012年,徐工集团成功研发出全球最大吨位的3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打破了国外企业的技术垄断。
信息来源:央广网2024-06-28《远程操控:徐工“神州第一挖”保矿山安全无忧!》
2018年,徐工集团再度发力,推出了700吨级液压挖掘机,被称为“神州第一挖”,标志着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除了在技术上不断追赶,徐工集团还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他们在全球18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营销网络和服务体系,产品出口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并在海外设立了多个生产基地,实现了“走出去”战略的重大突破。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迎来了“黄金十年”。徐工集团等中国企业抓住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与小松制作所等国际巨头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并在一些领域实现了反超。
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排名前10强中,中国企业占据了4席,其中徐工集团排名第3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中国工程机械的“朋友圈”也越来越大。
然而,小松制作所等国际巨头也没有坐以待毙。他们一方面继续加大在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等领域的研发投入,推出更加环保、高效的新产品,另一方面则积极调整市场策略,加强与中国企业的合作,试图在新的竞争格局下保持领先地位。
例如,小松制作所在中国建立了研发中心,并与中国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共同研发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他们还推出了融资租赁、二手设备交易等服务,为中国客户提供更加灵活和便捷的服务。
徐工集团与小松制作所的较量,已经从最初的“模仿与超越”演变成了一场全方位的“世纪较量”,涵盖了技术、产品、市场、服务等多个维度,竞争也更加激烈。
这场“世纪较量”,不仅是两家企业之间的竞争,更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较量,它将推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不断创新进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
展望未来,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在“中国制造2025”和“双碳”目标的指引下,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徐工集团等中国企业将继续坚持自主创新,加大在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等领域的投入,推动中国从工程机械大国向工程机械强国迈进。
这场"挖掘"的世纪博弈,远未到结束的时候。徐工集团和小松制作所的较量,将继续在新的历史时期上演,而最终的胜利者,将属于那些能够把握时代机遇、不断创新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