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并轨:待遇骤降!?

保保卫士阿坚 2025-04-10 19:14:01

【政策观察】

2024年10月1日,历时十年的养老金并轨改革正式收官。近期多位退休人员的实际案例显示,此前公众对"待遇骤降"的担忧并未成真——某副高职称退休人员2024年11月领取的养老金,与并轨前退休的同级同事完全持平;另一位2024年10月退休的机关干部,待遇水平也与往年退休人员基本一致。这印证了改革"保基本、稳过渡"的基本原则,但对不同群体而言,这场改革带来的长远影响仍需理性审视。

【改革背后的真实影响】

2014年10月至2024年10月是养老金并轨的十年过渡期。在这期间,出现了三种“人”:老人、中人和新人。

老人:2014年10月以前就已经退休,养老金并轨对他们没有任何影响。

中人:2014年10月以前参加工作,受一定影响,但大龄中人(1975年以前出生)成为养老金并轨的最大赢家。

新人:2014年10月以后参加工作,受影响最大。

2014年前退休的"老人"完全不受影响,而2014-2024年间退休的"中人"实际成为政策受益者。以山东某机关退休人员为例,其养老金通过新老办法对比计算后,实际领取金额较旧体系高出近40%。这得益于过渡期"保低限高"的兜底机制,以及职业年金账户的补充作用。

以一位体制内职工为例,他的养老金计算如下:

基础养老金:7468×(1+1.4987)/2×42.08×1%=3926.13元

过渡性养老金:7468×1.5031×33.25×1.3%=4852.07元(注:山东过渡系数是1.3%)

个人账户养老金:88210.79/139=634.61元

职业年金:119156.36/139=857.24元

以上各项相加:10270.05元。新办法比老办法高了:10270.05-6280.23=3989.82元。多出的部分按90%计发:3989.82×90%=3590.84元。

最后养老金为:6280.23+3590.84+857.24=9871.07元。

由此可见,已退休或者临近退休的"中人"是养老金并轨最大的受益者。

然而,对于85后的“中人”和“新人”来说,并轨的影响将会很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要自己缴费,累积年限:85后“中人”和“新人”需要自己交二三十年甚至四十年社保,养老加医疗是10%的工资比例,加上职业年金的4%,每个月工资会减去14%。长年累月下来,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过渡性养老金的福利缩水:大龄中人有较长的视同缴费年限,可以在过渡性养老金计算中获得“红利”,但85后大部分视同缴费年限很短,或者没有,这一块红利是享受不到的。

职业年金发完就没了:职业年金与过渡性养老金不同,它是账户中的钱发完就没有了,且个人需要承担一定缴费比例,领取时还需要交税。

【养老规划启示录】

当制度性保障的"天花板"逐渐显现,主动规划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当前养老体系呈现"三支柱"特征:基本养老保底线、职业年金作补充、个人储备定品质。对于年轻群体而言,第三支柱的构建正在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

在众多养老金融工具中,年金保险因其确定性优势备受关注。以快享福3号为例,其设计逻辑精准匹配养老需求:

大品牌:新华保险承保,国企背景实力强

高收益:现金价值增速快,一次交清最快3年末/3年交最快4年末5年交最快5年末即超所交保费

易投保:2000元低门槛起保,无需健告,全国可投

服务好:全国网点服务,臻享低门槛养老社区和VIP客户服务

养老金并轨如同镜子的两面:既映照出制度公平性的进步,也折射出个体责任的加重。养老安全的本质,是把今天的劳动价值转化为未来的购买力契约。在基本养老提供温饱底线的基础上,用商业年金构筑品质防线,或许正是当代人应对长寿风险的最优解。#养老 #养老保险 #社保 #养老金 #养老规划

0 阅读:2
保保卫士阿坚

保保卫士阿坚

朋克青年,科普分享保险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