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扬州行

杨州行

六年前,我正在大学四年级,实习结束后,学校组织去扬州玩,住在扬州师院,旁边就是瘦西湖,学生时代旅游,主要是人多热闹,很少细心观赏.记得那是个细雨蒙蒙的日子,我们几乎是冲着跑上了平山堂,登顶远眺,蒙蒙细雨中的亭桥,此刻正烟雨—片,湖面上到处

雨点落下溅起的点点水花.到傍晚时分,天放晴了,我们一行人欢呼雀跃,沿瘦西湖堤回住处,柳丝青青,小鸟脆鸣,那天我们心情特别好,我的好同学——口技大师小黄,竟在这放晴后的湖边学起了鸡叫,一时间,瘦西湖边公鸡长呜,母鸡略咯叫,引得对面走来的—运动员,也停在不远处,摆开擂台,一唱一和,一时间,鸡叫之声不绝于耳,原谅哦,美丽的瘦度西湖,人人都有年轻的时候啊.

(二)六年后的今天,我已不再是翩翩少年,也不再轻狂,世事毕竟磨炼出—些个世故,还是在烟花三月,借一次会议的机会,我又来到了扬州.旧时的朋友,早巳天各一方,音信少有,我忽然产生了—种莫名的惆怅。这回可得好好地看看,幸运的是专门给我们请了—位导游小姐——朱小姐打扮得很朴素,一口地道的杨州话(我总觉得扬州话象扬州的酱菜,脆生生的).站在平山堂鉴真和尚铜像前,我的跟前浮现出:鉴真六次东渡,五次失败,并双目失明,但他矢志不渝,最后终于东渡成功,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朱小姐说了一个趣闻:现在放在乎山堂的鉴真铜像是仿造的,比日本的要稍重,日方就问平山堂的长老怎么办,长老巧妙地回答:再过一千年,这座像就会和你们的一样重了.是的呀,随着天长日久的风化,铜像的重量当然也稍稍有些减轻,看来长老还是懂得一些自然科学道理的.小姐又指着堂里的—幅画给我们看,这幅鉴真东渡图甭管你从什么地方看,它上面的门窗都正对着你.—试,果然如此.我不禁为古人的智慧所折服.平山堂的建筑和日本奈良的是—模一样的,都是典型的唐朝建筑风格,整个建筑群没用一个钉子,是真正的无梁殿.这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的杰作.说到扬州,还能处处可见皇帝南巡的痕迹,朱小姐指着平山堂前的两个正头狮子说:通常的狮子,头都是歪的,为什么这几的却是正着头的。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