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一扶”是支教、支医、支农和帮扶乡村振兴的简称,是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重要计划。前几天,老王跟大家分析了支教、支农岗位的一个考情。今天我们来看看支医岗位的一个考情。

在农村地区,农业、教育、医疗方面的人才其实是比较缺的。如果你想投身基层、回报社会,用所学知识为家乡的医疗事业发展贡献力量,那么“三支一扶”计划就有多样职业发展路径可选。去年总招录人数超过4.2万,各省的报名时间集中在3月至7月,其中4月和6月是报名高峰期。今天我们来详细看看支医岗位的情况。
1、专科生岗位较多
支医岗位,专科生占比能达到60%-70%以上,而进面分数通常要比综合岗低。通常要求临床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类、医药卫生大类等专业。

比如说临床医学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等。护理类,护理、助产等,需具备护士执业资格证;药学类,药学、中药学;医学技术类,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技术等;卫生管理类,卫生信息管理、公共卫生管理;部分省份接受涉医交叉专业(如医药卫生大类)。
从往年的一个考情来看,临床医学类需求很多。中医学类的针灸推拿、中医康复等专业在基层需求较高。检验、影像技术等辅助科室岗位也有需求。如果今年本省竞争人数激烈,可以关注专业限制较松的临近省份。
2、支医岗位进面分较低
支医岗的入围进面分数,其实普遍较低,竞争也相对小。因此,往年也有不少考生可以“低分”上岸。但这里要注意一个问题,支医考生失利的主要原因往往也是因为这个。轻敌之后,认为分数低就不认真备考,结果未达到最低合格分数线,则视为无效岗位。

3、服务期工作方向
上岸之后,整体服务期是2年时间,一般在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支医岗位主要负责门诊、急诊、住院患者的临床诊疗工作,包括疾病诊断、开方配药、伤口处理等基础医疗服务。还参与护理工作,如输液、注射、术后护理等。也包括义诊和健康随访等工作。
支医岗位是以基层诊疗为核心,涵盖临床服务、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及卫生建设等多方面工作,要求具备医学专业能力和基层服务意识。服务期内可能还要涉及政策衔接任务,如结合乡村振兴与医疗扶贫。
在服务期满了之后,因为基层医疗岗位专业性强、人员流动性较低,所以老王认为转编机会可能略高于其他“三支一扶”岗位。就算当地无法入编,积累两年的基层医疗经验,也可以为进入民营医院、社区卫生机构等提供优势。还可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定向岗位”。

最后老王想说,选择三支一扶支医岗,先了解自己能否适应基层环境,因为医疗条件、工作强度都可能劝退一部分考生。服务期间,建议积极参与基层医疗重点项目,争取考核评优。服务期满后,转编概率受地区政策、编制空缺及个人表现的影响,需要理性看待。当然后期公务员定向招录、考研加分等政策,职业发展路径较为明确。建议结合自身规划,优先利用服务期积累专业能力。
文末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