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许世友可没管那么多,他还是一个劲儿地要求换房。看他这么坚持,宾馆服务员没办法,只好打电话问上面,最后还是给许世友换了房间。许世友和老上级詹才芳关系很不错,在革命的日子里,他俩一起努力,肩并肩作战,一起担当责任和任务。
他们俩之间有了很深的信任和心照不宣的默契,总是相互扶持。所以,许世友就想能离詹才芳近点儿住,好天天一块儿聊天,加深感情。这次会议的安排没合许世友的心意,让他觉得挺不高兴和失望的。他表现得有点像个小孩子,就因为他盼着事情能按他的心意来。这点小任性,大概是因为他特别看重和信任詹才芳,他们平时也很有默契,合作得很好。红军那时候,詹才芳是许世友的连长,还是发掘他的贵人。作为连长,詹才芳很清楚许世友有多大的本事和才干。
他对许世友抱有很大的希望,而且非常信任他,给了他很多支持。打仗时,詹才芳不光教许世友怎么打仗、用什么战术,还细心地教他怎样带兵、管理队伍。这样一来,许世友慢慢就显示出了很棒的军事本事。詹才芳不光在军事上给许世友指导,还全面地培养了他。他让许世友懂得了怎样守住自己的信念和目标,遇到困难也不放弃。他还教许世友要有毅力,勇往直前,不断在战斗中挑战自己,做得更好。
在红军时期,詹才芳的扶持和培养极大地促进了许世友的成长和进步。詹才芳的教导和引领,对许世友来说是一笔珍贵的财富,为他以后的事业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1933年的时候,红四方面军打算扩大队伍,把原来的3个师变成了3个军。在这次扩军过程中,詹才芳被升为了军政委,他的任务就是带领和管理好军队。选副军长的时候,领导问了他看法,詹才芳立马就提名了自己的团长许世友。后来,因为许世友表现出色,加上詹才芳的举荐,他顺利当上了副军长。
詹才芳推荐许世友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以前他俩都是团长,只不过在不同的部队,但两人关系铁得很,距离根本挡不住他们的深厚情谊。尽管他们见面的次数少了很多,但彼此之间的联系却变得更多,战友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了。詹才芳的举荐给许世友的升迁带来了大好机会,这也是对许世友的一种认可和激励,使他更有信心和劲头去施展自己的本事。在接下来的打仗过程中,许世友把自己的领导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为红军赢得胜利帮了大忙。
有了詹才芳的扶持,许世友先后当上了师长,还有红四军的军长,詹才芳对许世友的帮助和栽培,那是没齿难忘的。詹才芳是发掘许世友才能的人,他一路扶持许世友成长,给了他很多贴心的指点和帮助。他看中了许世友的潜力,助力他一步步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官。许世友心里很感激詹才芳的好意,尽管现在他和詹才芳职位相同,但每次见面,他都会亲切地叫詹才芳“老首长”。
这是他真心感谢和尊敬詹才芳的表现,也是对他们之间友谊深厚、合作默契的一种回馈。许世友当上南京军区司令后,虽然相隔很远,但他还是把詹才芳看作自己的好老师和引路人。他很看重詹才芳提的意见和建议,觉得凭詹才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肯定能帮自己搞定工作上的麻烦。每次打电话,詹才芳都会细心地听许世友说,然后给他很多有用的建议和鼓励。有了这样的师生关系,许世友在工作上就更有依靠了。
经过詹才芳的耐心开导和指引,他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更有办法了,思路也更加清晰,做出的决定也更靠谱。这种信任和鼓励让许世友干劲儿更足了,他更加卖力地为军队的发展添砖加瓦。许世友非常敬重詹才芳,所以每当詹才芳经过南京时,他都会请詹才芳到家里住一晚。许世友很尊重詹才芳,这显示了他对敬重的人非常真诚和崇拜。他明白詹才芳在他的成长和工作中有多么重要,所以心里非常感激詹才芳。
许世友邀请詹才芳留下来过夜,还亲自跑去车站接他,就是想用实际行动告诉詹才芳,他有多尊重和珍视这份友情。詹才芳对许世友的特殊关照,显示出他们两人之间有着很深的感情和彼此的信赖。詹才芳想在南京多待几天,陪陪许世友,这表示他信任许世友的家庭,也很喜欢许世友本人。他们的友情不断延续和加深,让两人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和深厚。
当中央安排那些战场上勇猛冲锋的将军们转到幕后工作时,许世友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加上他本身性子急,这一变动让他心情大受影响,结果许世友病倒了,而且病得不轻。詹才芳很清楚许世友的性格,也知道他遇到的难处。他明白许世友心里有多煎熬,所以就主动来开导他。詹才芳耐心听着许世友的抱怨和烦心事,不断给他打气加油。他还说,退到二线并不是没用或者输了,而是一个新的开始,能有机会为国家和军队做更多好事。
詹才芳的开导让许世友慢慢摆脱了病痛和迷茫。他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位置和担当,并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情。有了詹才芳的鼓励和点子,许世友又找回了生活和工作的热情,再次全身心投入到军队中,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其实詹才芳讲的话,别人也提起过,但许世友一听就让他们别说了,唯独詹才芳能在许世友面前畅所欲言,而许世友也会耐心听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