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北漂生活幸福感的因素,除了收入多少,通勤距离的长短更是重中之重。只是大家在布局生活与工作的版图时,经常会陷入难以平衡二者的矛盾之中。
“住进三环内,每个月房租支出必然会占据消费的大头,等于变相给工资打了六折。但搬去通州、顺义又未免太遥远,每天不得不早起通勤,并且还会和朋友们产生物理上的社交距离。”
一部分北漂对居住位置的底线,是既不能住到北京六环外,又不想承担四环内的压力。于是最懂享福的北漂,在朝阳区极限卡点,找到了一处既能坐享CBD景观,又能沉浸在烟火气息中的生活区——常营。
经常会有人拿常营和回龙观、天通苑相提并论,说它们是北漂的“三大睡城”,也是北京漂感最重的区域之一。
从地图上看,常营和通州的确仅有一线之隔。但很多北漂在常营的生活,体感和在通州截然不同。
“当你住在通州,总会有一种已经离开北京、住在附近县城的错觉。但在常营,这里不仅有开了十几年的华联购物中心,也有占地65万平方米、号称‘常营三里屯’的长楹天街。
除此以外,这里还有许多体育公园、新建的三甲医院……丰富的生活配套密集地分布在片区内,构成了一道北漂生活的底线。”
据称,这里因为曾是明代将军常遇春安营扎寨的地方,所以被称作常营。而如今,它也渐渐演变成了北漂们捍卫体面生活的最终堡垒。
北漂在常营的生活,既悠闲也魔幻,因为这里兼容了各种不同气质的生活方式。“常营这地方太复杂了,它既有大城市的繁华感,本质却像是一个巨大的城乡结合部。”
这里有总价过千万的高级住宅,划分出一种在北京熬出头的中产图景。“比如某个号称主打欧洲风情的小区,内部构造特别豪华。只是里面的布局歪歪斜斜,电梯也很小。大家起初都以为是开发商在山寨欧洲小区,后来才知道这个小区的设计师,真的来自欧洲。他是一比一复刻了老家的建筑,只是没有做本土化的改造。”
也有不少没有电梯、只有板楼的老小区,接纳着初到北京、还在为生活打地基的新北漂。“在常营,既有盒马和会员超市,也有农贸大集。大家可以去商场里做200元一次的spa,也能在菜市场里找到20元的足浴店。在许多常营的小区里,你甚至能见到肌肉跑车和五菱弘光并排停靠的画面,难以揣测此地北漂到底是什么背景。”
随处可见的落差,会让你感到常营有一种割裂感。但对扎根在此的北漂而言,这正是常营的魅力所在。“它能同时满足我对大城市的幻想,也能以接地气的方式,安稳生活。”
初来乍到的北漂寻找落脚地时,起初并不会对常营有过高期待。“因为从地图上看,它已经在五环边缘地带了,大家只要出了四环,就会感觉自己半只脚已经离开北京了。”
直到大家从常营地铁站出来时,才会感到一阵惊喜。“原本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接受了自己降落在在一个街道空旷的地方。但映入眼帘的画面,却是熙熙攘攘的长楹天街。街边有在星巴克里办公的打工人,也有在迪卡侬免费广场上玩滑板的年轻人。那一刻会感到庆幸,自己北漂的第一站,没有想象中破碎。”
对不少新北漂而言,他们之所以第一站选择常营,是因为这里,很像自己的老家。“常营的小区规模很大,有很多老人每天会出来聚会,晒太阳、晾衣服,几乎是一比一复刻了老家的样子。”
“很多社区小店的老板,就跟在老家从小吃到大的老店一样,很有人情味。他们会把你当成邻居和朋友相处,而不只是单纯的客人。你经常能在一些餐厅里见到一些常客有时候不是来吃饭的,只图和老板唠唠嗑。老板们甚至会看心情赚钱,如果他今天累了,你激情点下10个烤串,他们也未必接单。”
在常营生活五年的北漂牛仔,认为常营的氛围并非如外界想象那般,仅仅是为了容纳北漂的午夜生活而存在。
“住在这里的人,并不会觉得自己在漂泊,反而会有一种安定感。”在他看来,这里除了新到的北漂外,还有大量早年间就从外地迁移来的老乡民。他们世代经营着各种小饭馆、杂货铺,建立了菜市场和农贸大集,让社区氛围格外浓郁。新北漂们来常营,等于住进了老北漂提前为他们开辟好的温暖港湾。”
“你在这依旧能吃到老家的特色美食,比如李小老家的烧烤,就广受内蒙和新疆北漂的好评。别的北漂都在用外卖买菜时,你下楼就能逛菜市场。里面不仅能买菜,还有卖花鸟鱼和配钥匙、按摩的小店。你甚至还能和老板砍砍价,一边买东西一边有来有回地聊几句。而不是像在商场购物一样,一切只能明码标价。”
扎根常营的北漂,内心常会感到一种小确幸。“当爸妈问起我的北漂生活时,说自己住在通州昌平或顺义,他们可能会担心我过得生活会不会太边缘了。
“但在常营生活,便有底气告诉别人,自己就住在朝阳市区,通勤很方便。家附近还有大型商场、随时都能挂得上号的三甲医院、可以跑马拉松的公园。而且这里还是朝阳区的房租洼地,均价3000以内就能整租一套公寓。将这些信息和盘托出后,90%的北漂都会羡慕你。”
在常营,不少自由职业者也会聚集于此,尤其是许多文化行业的从业者,都会把常营视作耶路撒冷般的存在。
中传毕业时小雪总结,同学们的生活轨迹,往往都是没毕业前住在定福庄,毕业后开始勇闯798、751等各个艺术影视园区。有朝一日需要寻找退路,又不想回到起点时,便会集体住进离学校不远的常营里。
“之前电影《银河写手》里的一句台词,就是说‘你编剧住什么昌平啊,常营才是影视行业的宇宙中心’。”
他们圈内甚至会调侃,常营的漫咖啡就是“北京迷你好莱坞”。“这里每天都聚集着很多编剧、导演、摄影家。一些混出头的人,在这里聊着几十上百万的影视投资。落魄的文艺青年,住的公寓面积太小,就把这里当作共享工作室。”
图源@凉水
他们选择这里的原因之一,是对于没时间生活的打工人而言,常营有着自己的一套解决方案。
“当你时间充裕时,常营是你在北京的快乐老家。但如果你不得不过996的快节奏生活,常营也能像方程式赛车的补给站一样,为你极速快充必须的能量。
每天晚上七八点,常营的商场里都挤满了狂欢的打工人,他们在负一层吃饭,然后快速去二楼做美甲,然后去顶楼约会或是和朋友一起唱歌。抓紧每分每秒的狂欢,然后像灰姑娘一样,卡在晚上12点前回家睡觉。”
一位常营的老住户说,住在这里的人,往往都是来京三年起步的“老北漂”。大家对生活品质没有过高的幻想,只有一条底线——家附近3公里内,必须有一家适合工作的咖啡店,有一家三甲医院方便看病,有一个菜市场。如果还有一个运动公园,便算顶配的生活环境了。
在常营小区里居住的北漂,往往也不是游兵散勇,而是抱团出没。
“这里的人口密度比起通州来说更高,但比起附近的北京像素则宽裕不少。很多想以低预算在朝阳买房、又想有一方清净空间的夫妻,都会选择定居常营。还有一些北漂驻扎在常营的时间够久,还会介绍自己的亲戚一起来北京,在常营做一些小生意。有时候常营小区一栋楼里,就能住满一个北漂的半个家族。”
在北京的租房市场里,常营其实并算不上最受追捧的热门选项。
“在有限的预算内,喜欢更大、更自由的居住氛围的北漂,会直接搬到通州,挨着通惠河提前养老。而喜欢热闹的北漂,则会直接扎进三环内,过上声色犬马的潮流生活。”
但在选择常营的北漂看来,这里的好,哪里都代替不了。
“综合来看,常营是一个多边形选手。长楹天街吃的玩儿的都有,周末不用非得去三里屯,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同样的城市气息。更难得的是,常营还有更适合户外运动的马拉松公园,里面的配套设施甚至比号称中产后花园的四得公园还齐全,有网球场、乒乓球场、足球场、篮球场,甚至还有一大片免费的户外健身器械可以使用。”
在他们看来,这里有种北漂之间都懂的包容。不管赚多赚少,在常营内部都不会产生鄙视链。
“这里能算得上高端的小区,加起来不超过五个。能鄙视的对象也实在有限,大家索性放下了攀比之心。并且住在常营的有钱人也格外接地气,他们会在别墅花园里种菜,开着各种豪车去赶集,或是穿着一身价值不菲的职业套装,急冲冲去本地有名的早餐店李小老里买烧饼。”
一些人刚来常营时,还计划着将来混出头了,就可以搬去更好的地方了。但这么想的人,大多最后都留在了常营。
“北漂的时间越久,你越会对什么才是‘最好的生活’产生怀疑。大家最开始可能会向往大城市灯红酒绿的生活,但会发现自己难以适应这里的生活节奏。
他们怀念着在老家生活时,和邻居打成一片的社交氛围,或是赶集逛菜市场时的踏实感。此时你会发现,北漂最好的归宿并不是北京,而是能在偌大城市里,找到一处既city又县城的缝隙安家。”
ENDING:
有人说,住在常营的北漂,会慢慢停止给人生做加法。
“对北漂而言,这里是一个稳妥的起点,但它的天花板也很低。这里没有特别丰富的教育资源,所以一心鸡娃的家长,早就从常营孟母三迁去了海淀。想要显摆的人,怎会看得上常营小区里的一亩三分地,都跑去顺义别墅区安家了。”
“只有最佛的北漂,才会一直扎根常营不挪窝。大家觉得人生的天花板够起来太累,索性就这样吧,留着点力气就行,过好现在的日子行。”
很多人刚来常营时,这里远没如今这么发达,很多小区后门甚至就是田地,极其有乡野气息。但是大家也不急着搬走,只是顺其自然地等,直到常营慢慢什么都有了,成为了东五环附近的宇宙中心,甚至东坝、通州、望京一带的北漂,都会来常营过周末。
“这一批选择和常营长厢厮守的人相信,在这里的生活就跟他们在北京日子一样,慢慢等慢慢攒,想要的总归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