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登鹳雀楼
王之涣〔唐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是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之势;后两句写意,把哲理与景物、情势融合得天衣无缝。诗人在受到大自然震撼之后,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登高放眼,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清代诗评家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
送别
王之涣〔唐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王之涣与友人在长安城外离别时,正好是杨柳生长的春季,于是王之涣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送别》。
凉州词二首
王之涣〔唐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凉州词二首》是一组七言绝句。第一首诗以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映射了戍守边防的征人无法归乡的哀怨,这种哀怨却并不消沉,而是豪壮广阔的;第二首诗反映的是唐朝与北方异族之间的关系,写一位北方胡人首领到唐朝来求和亲而未能如愿,通过描写其行动与心理,从侧面烘托了唐朝国势的强盛。
宴词
王之涣〔唐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宴词》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写了宴会的情景和周围美好的景色,勾勒出一幅色调清丽明快的水彩画:长堤逶迤,水色碧明,东风鼓帆,桃花逐波。但它却以乐景写哀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全诗匠心独运,含蓄蕴藉,意境深邃,启迪人思。
九日送别
王之涣〔唐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九日送别》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先描述了诗人于重阳节送别故人时的凄凉情景,再写他对故人的送别,最后写其对彼此分别后的遐想。全诗格调苍凉,在问语的强调、今明的对比、虚词“且”“暂”“应”的呼应中,一波三折地推出离别之苦。
关注格命草,一起读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