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11日)是中国第19个航海日,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自2005年7月11日起,每年的7月11日便被确立为中国“航海日”。郑和七下西洋对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段历史对人们来说或许并不陌生,但其中有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你知道吗?
船上的同伴竟然是老妇人和医士?
在郑和率领的200多艘海船中,有一只特别造的小船格外引人注目,船上载着几十个老妇人。历来航海途中,除客船外,运兵运货的船只是不允许女性上船的,说是“有女同行,航行不利”。那么为何郑和的这艘船如此特殊呢?
原来,这些老妇人都是有一技之长的,比如接生婆、老裁缝、洗衣工等。船只每次出海时间长、跨越不同海域、经历不同季节变换,衣服带的多必然是累赘,此时便需要针线活好的人替船员们缝补衣帽鞋袜,还有做饭洗衣等,来保证船员们的日常生活。
▲2015年11月15日,福州闽剧戏歌《郑和下西洋》再现了海上丝路繁荣景象。(图片来自中新社)
至于接生婆,则是为帮助封闭落后地区的孕妇接生准备的。当时西洋诸国许多地区因贫困、卫生知识不足,许多新生儿一出生就因感染而夭折。郑和带着这些有多年经验的接生婆出海,既是替当地人接生、也能为落后地区传播生育文化和医术,帮助这些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得到增长,提高存活率。
除此之外,郑和下西洋时还曾配了180名医士,即平均每150名船员就配有一名医士。相比之下,有史料记载,明代边关卫每1120至5600名士兵才配一名医士,让人不禁感叹这配置未免太“壕”。但其实,明代医士主要负责药物,较少诊病。郑和带诸多医士下西洋与船员并无关系,而是为了买药。
“利润惊人”的胡椒是朱棣的“钱袋子”?
据了解,郑和“七下西洋”收获颇丰。他不仅带回了大量西洋药物,被记录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还多次采购回大量食品、调味品。其中广为人知的胡椒,是不折不扣的“人气王”,且“利润惊人”。
由于输入量极为有限,千百年来胡椒在中原一直被视为奢侈品,价格居高不下。郑和在下西洋过程中曾多次抵达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的胡椒产地。据《东西洋考》记载,郑和在原产地大批采购胡椒,价格为每斤折合白银0.01两,但运回明朝后却能卖到一斤10两甚至20两,利润高达1000倍甚至2000倍。
▲2015年7月9日,在第11个中国航海日前夕,由中国郑和研究会、中国港口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向东是大海——纪念郑和下西洋特展”在浙江宁波的中国港口博物馆开幕。(图片来自中新社)
郑和没有错过这个难得的商机,每次下西洋都会大批量采购胡椒。《印度尼西亚贸易与社会》分析记载,郑和下西洋期间,每年运回明朝的胡椒总量不少于五万袋,合计应在250万斤以上,甚至可能高达400万斤。
那么,如此巨量的胡椒来到明朝,都销去了哪里呢?要说这件事,明成祖朱棣最有发言权了。《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十六年正月,朱元璋突发奇想,下旨“在京文武官吏人等,正旦元宵节钱支与胡椒斤两不等”,拿胡椒作为发给文物官员的节日福利。朱棣受此启发,将胡椒作为支付给藩王、官员的俸禄饷银,以此节省了巨额白银。于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胡椒折俸”就此闪亮登场。
郑和带回来的大量胡椒,不仅以翻倍的高价售卖给民间,赚取高额利润,并且还充当俸禄发放给官员,为国库节省了大笔开支,不愧为朱棣的“钱袋子”。
“学语言、换货币”,中外文化交流远不止于此
秉承朱棣“敷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导以礼义”之旨,郑和向西洋诸国和地区带去了精美的中国手工艺品及先进的中华文化,同时,也对西洋各国的文化和风物进行了深入了解将西洋文明带回中原,促进了中华文化和东南亚、西亚以及东非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先后到达30多个国家,在如此漫长的行程中,无论是文化交流还是物品买卖,语言是首要解决的问题,明代翰林院为此专门培养了外语翻译人才。此举不仅为世界了解中国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也促进了外国语言在中国的发展,从而推动和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
▲8月13日,印尼三宝垄市在三宝洞隆重举行纪念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10周年活动。(图片来自中新社)
除语言外,货币也是郑和下西洋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的“必备品”。为方便与中国商人交易,西洋多国开始使用中国货币的单位计价制度,爪哇国行市交易用中国铜钱及布帛之类,苏门答腊改用中国度量方法等。这些都标志着中国计量方法上的文化理念经郑和舰队的传播,影响了海外各国。
在600多年后的今天,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仍被人所津津乐道,这段“航程”不仅开创了中国海外贸易的先河,也为传播华夏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完)
综合北京日报、漯河晚报、封面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