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闰二月”,而且还有两个“立春”,一个在年头,一个在年末,所以也被称为是“双春年”。正因为如此,2023年被认为是极其特殊的一年。
从小就听村里的老人讲:“闰月不闰十月以上的月份,也就是说,最多闰十月”。
民间却有这样一句俗语在流传:“百年难遇元旦春,千年难遇闰腊月”,从俗语表达的意思来看,还有闰腊月,也就是一年的最后一个月出现闰月的情况,不得不说这样的闰月情况真的极其罕见。
虽然罕见,但也并不代表就一定不会有,毕竟老祖宗在农耕文明中总结出来的历法和时间计算方式,与我们现在的生活习惯会有一些出入。
老祖宗说的“元旦”,时间节点应该是如今的“春节”,我们现在庆祝的元旦是民国时期启用的西方历法中的公历的1月1日。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没有断代的古老国度,这股充满神秘和智慧的文化气息,让每一个接触过它的人,都欣喜得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好奇与严肃的复杂心境,一起来探寻这句古老俗语背后的意义。
首先来看看俗语的前半部分:“百年难遇元旦春”。
正如上面分析的结果,这里的“元旦”指的是中如今的春节,即大年初一,而“春”则是指立春这一节气。当这两者重合在一天时,被称为“元旦春”。
“元旦春”被认为是吉祥的预兆。大年初一标志着农历新年的开始,而“立春”则是干支纪年法中的第一天,也是中国农历中的第一个节气。
这一天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春天则代表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是新的开始和希望的象征。因此,当大年初一和“立春”重合时,这一天具有特殊的意义,被看作是新一年的起点,代表了美好的期望和祝福。
“百年难遇”这个说法表达了这种情况的罕见性。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待和祝福在这一刻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俗语的后半部分:“千年难遇闰腊月”。
农历是基于月亮的盈亏变化制定的,每个月的长度根据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而定,每年有12个月,总共354天。然而,这与太阳年的时间不同,存在约11天的时间差。
为了弥补这个时间差,也就有了闰月的概念。闰月是指在某些年份中,会额外插入一个月来保持农历与太阳年的同步。但是,决定哪个月要闰是有一定规律的。
决定闰月的关键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这其中包括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节气如立春、惊蛰、清明、立夏等,而中气如雨水、春分、谷雨、小满等。根据农历历法规定,如果一个月没有中气,那么这个月就可以被称为“闰月”。
2023年是“闰二月”,以此作为参考,就很好理解了。即便如此,“闰腊月”的情况也是极其罕见的。
因为在公历的12月左右,地球运动较快,中气之间的间隔时间较短,最短只有29天多一点,比农历一个月还短。
所以,正月、十一月和腊月这三个月没有中气的可能性极小,而闰腊月的出现机会几乎是不可能的。
那么,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出现过“闰腊月”的情况吗?答案是:有。
《后汉书·朔闰表》中记载:“建安十三年 戊子十二月 壬午朔。闰十二月 壬子朔”,即在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出现了闰腊月的情况。
现在,让我们回到问题的核心:闰腊月年份是否会导致过两个除夕。
根据中国传统历法,闰腊月年份并不会导致过两个除夕。相反,根据民间的传统,如果一年中出现了闰腊月,那么除夕夜应该过闰腊月的最后一天。
这是因为闰腊月是农历历法中的最后一个月,所以农历年的结束将在闰腊月的最后一天,而新的农历年将在随后的一天开始。这确保了每一年都有一个正式的新年开始。
结语:
中国的历法传统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想和智慧,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和对时间的精确测量。通过二十四节气的安排和闰月的插入,中国的历法成功地将农历与太阳年相协调,确保了农历的准确性。
这一传统历法不仅在中国,还在一些邻近国家和地区广泛使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传承。而“百年难遇元旦春,千年难遇闰腊月”这句俗语,则是对中国历法中一些独特现象的形象总结,传达了人们对吉祥和美好的期望。
在现代社会,虽然阳历已经成为了主要的时间计量方式,但中国的农历历法仍然在节庆、农业、文化传统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传统历法不仅是时间计量的工具,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除夕,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但2024年的春节放假时间却备受争议,因为在除夕(2024年2月9日)这一天,并没有安排在假期安排之列,假期是从2月10日开始,到2月17日结束。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公司不接受建议:“鼓励各单位结合带薪年休假等制度落实,安排职工在除夕 (2月9日) 休息”的话,大家除夕夜就难以和家人团圆了,多少还是有些遗憾的,您觉得呢?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