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柄在手如你心意,痒痒挠化身的宝贝是皇帝最爱的礼物

元白评文化 2024-08-25 16:33:00

如意,像心、似云、类芝,长柄微曲,一柄在握,赏心悦目。由于材质珍贵、做工精巧、寓意吉祥、可堪把玩,如意一直是收藏家眼中的高级藏品。

很多人认为如意是清代才出现的宝贝,我们看清宫戏里面祝寿、大婚都会有大量的如意镜头出现。事实上,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如意在历史上起源很早,秦汉时期就开始有这个词汇了。有专家考证认为,“如意”原属佛教词汇,译自印度梵语“阿娜律”,是一种柄端作心形的手柄。佛教法师讲经时经常手持如意,将经文记在上面,以免遗忘。另一种更广泛的说法则是,如意就是古人的搔背工具——“痒痒挠”。

不管它是抄经柄也好,痒痒挠也罢,千百年来,“如意如意如我心意”,这个称谓让大家觉得吉祥好彩,器型又适合把玩,如意就成为了一种祝寿贺喜的物件深受喜爱,逐渐向纯粹的陈设珍玩和礼赠饰物演化。

古人把如意作为礼品互相赠送,不仅仅是在宫廷当中进行的礼节,民间也一样。过去积累了一定财富或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不论生儿育女都有宾朋盈门贺喜赠送如意。在民间,大户人家厅堂正中会陈设大型如意,示意“福祉在堂”。富贵人家会选用陈年老木或者玉如意陈列正堂。在皇宫和贵族里,如意则成为上层社会人物权力和财富的象征,留下了“椒戚都趋珠宝市,一时如意价连城”的诗句。

如意在古代的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繁,所以在古代绘画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如意和水果的搭配,以表达吉祥美好的祝福。比如画两个柿子、一柄如意,就表达“事事如意”;桃子和佛手,如意摆放在一起,必然是“福寿如意”;苹果和如意,则表示“平安如意”……有兴趣的藏友可以搜索一些博古图中如意的陈列和吉祥图案的意义进行研究。

因为大家都喜欢如意的祝福寓意,如意在我国的工艺史中就从未间断,数量、种类、级别均数不胜数。历代传承下来的这些如意,用材考究,做工纤巧,不仅寓意吉祥,更有助于当今人们了解古人寄情的不同方式。

今天,逢年过节,祝寿贺喜已经不流行赠送如意了,但如意在收藏界仍以高端的姿态出现,普通的收藏者可不容易寻获这种藏品,但也无碍我们来了解一下如意的收藏知识。

如意当中等级最高的自然是皇宫规格的玉石如意与黄金如意这两类。玉石类如意,大致分为白玉、青玉、碧玉、墨玉、翡翠、水晶、孔雀石、玛瑙等材质,大多为清代时期作品。当时因玉石材料来源的充足,以及上层社会的雅好,玉石类如意颇受青睐。金属的如意中,黄金和珐琅材质尤为难得。

除此之外,由竹或黄杨等材质精细雕刻的民间如意,也是备受追捧的收藏之物。这类如意制作之初主要用作文人雅士案头的陈设和清玩,文人们喜欢在随手把玩的物件上“讲故事”,比如著名的“海屋添筹”就是如意上常见装饰题材之一。“海屋添筹”典出苏轼《东坡志林》,故事说古时有3位老人相遇,互相询问年龄,其中一位说每当海水变桑田时,他即在存放筹码的房内投下一筹,现已存满十间屋,比喻时间之久。刻画在如意上的场景由波涛汹涌的大海、仙山楼阁、插有筹码的宝瓶、飞翔的仙鹤组成,宏大精美。藏友若能收集到这类的如意,也是让人羡慕不已的。

除上述门类外,其他材质的如意还有用沉香、牙骨、珊瑚、琥珀等珍稀材质以及髹漆、玻璃、陶瓷等材料制作。

如意是很华贵的礼品级藏品,我们收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点,无论是皇宫还是民间制作的如意,它的特征一定是做工精美用心,材质粗劣雕工拙劣的必然是仿冒如意。

0 阅读:19

元白评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