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绍清奉命探冰,为证明情况属实,他掏出3颗美式地雷:以它为证

康安说历史 2023-02-25 04:49:05

图片来自网络

1950年12月24日,抗美援朝第2次战役结束。

虽然此役共毙伤俘敌3.6万余人,缴获了大量的机械化装备,但志愿军的伤亡也在3万余人。

尤其是东线宋时轮的第9兵团,因冻致伤造成的减员几乎让9兵团丧失了继续作战的能力。

而且,在二次战役后期,南朝鲜军和美军很明显采取了大踏步撤退的策略,其实力的损失并没有志愿军预期中得大。

从敌军采取的策略来看,他们选择撤退是有其道理的。

其一、大踏步地撤退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失败,仅是为了调整战术以备再战的一种策略而已。

其二、由于朝鲜北部山高林密,地形复杂,不适合机械化部队大规模展开。之前,美军之所以贸然进入了朝鲜北部,是麦克阿瑟过于狂妄,在没有对进入朝鲜的志愿军实力有充分判断情况下的一次冒进。

其三、大踏步撤退后,顶在一线的美军和南朝鲜军就可以迅速脱离与志愿军的接触,回到三八线以南后,他们既可以重新补充兵力,又可以依托原有的预设阵地上与志愿军抗衡。

因此,在二次战役结束之后,彭总并没有下令部队穷追猛打,而是向国内发出了部队不越过三八线,就地休整的请示。

从军事的角度来说,彭总的建议是正确的。

先不说对手并非真得不堪一击,他们的撤退是为了下一次进攻而做的准备,就说志愿军自己,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一个后勤补给问题,就让志愿军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

在国内的解放战争中,部队基本上不需要为后勤补给犯愁,每逢大战,自然有支前民工推着小车来支援。基本上做到了“伤了有人抬,死了有人埋,饿了有人送饭”的程度。

可出国作战,尤其是还要打一场现代化战争,这是包括彭总在内的志愿军将领们都没有遇到过的情况。

按照当时志愿军的后勤管理水平,远远不能满足抗美援朝战争的需要,虽然才打了两次战役,但志愿军在后勤补给方面的弱势就已经暴露,如果不及时做出调整,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将面临更大的困难。

而且,二次战役后,志愿军在兵力上相对于对手已经不占优势,如不及时补充兵力,尤其是补充具有战斗经验的老兵,接下来的仗将很难打。

彭总的电报发出不久,就接到了伟人的回复。回电的内容很长,但核心问题仅有两点:

其一、志愿军一定要越过三八线。

其二、创造攻取汉城的条件。如果敌人放弃汉城,则占领汉城,并展开休整。

这就意味着,在二次战役结束不久,志愿军就要发起三次战役。

但在此时发起三次战役,对志愿军来说是不利的。

其一、韩、美军退守三八线以南之后,由于战线缩短,兵力就相对集中,而且由于正面狭小,自然就加深了战略纵深。

这种战场形势,对于立体化作战是非常有利的。

其二、志愿军向三八线以南作战,就由之前的山地运动战变为了阵地攻坚战,这对于装备落后的志愿军来说更为不利。

其三、由于在前两次战役中的伤亡,志愿军的兵力不足,之前要求补充的老兵还未到位,以久战疲敝之师攻击装备精良,又固守坚固防线的韩、美军,自身定会付出更大的伤亡。

但久经战阵的彭总很清楚,军事是要为政治服务的,既然伟人决定要打,那军事上的一切困难都要抛在脑后,坚决执行命令。

图片来自网络

可要打过三八线,汉江的一条主要支流临津江就成为了一只“拦路虎”。

临津江对岸的韩、美军也知道,志愿军要想渡过临津江,理想的渡江地点就是临津江中断。

因此,韩、美军在临津江南岸修建了大量的工事,拉起了密密麻麻的铁丝网,埋设了大量地雷。

此时,让担任突破临津江任务志愿军各军、各师头疼的是,此时虽然已经12月份了,但临津江仍然有很多江面没有被封冻。如果在发起进攻的这一天,江面仍然没有封冻,那将对进攻的战士们带来巨大的伤亡。

为此,志愿军各部纷纷派出人员探冰,在这期间,以39军116师的张国汉和40军119师的石绍清这两位战士的探冰过程尤为惊险。

在此次突破临津江的战斗中,116师是先头部队。可如果在发起进攻时,临津江仍然没有封冻,势必会影响116师的突破速度。

为此,在一线的116师347团就派出了精干的战士张国汉前去探冰。

12月份的朝鲜北部冰天雪地,张国汉身上裹着一个白被单,在冰面上无声无息地爬着。虽然他浑身都冻透了,但心里却很高兴。因为他知道,天越冷,冰面就会冻得越结实。

可爬着爬着,张国汉突然听到冰面下传来碎裂声。

声音虽然不大,可让身处冰天雪地之中的张国汉惊出了一身冷汗。难道江面还没有冻瓷实?

过了一会,张国汉并没有感觉到冰面有开裂的迹象。他这才明白,并不是冰面要破裂,而是冰面自然开裂而发出的声音。

这下子,张国汉放心了。

爬到江心后,张国汉又向左右两侧各爬了几十米,发现江面确实冻瓷实了。可他仍然不放心,就冒险在江面上蹦了几下。可却被对面的敌军发现,一顿扫射如泼水般飞来。幸好没有打中张国汉。

任务已经完成,张国汉本应回去。可他却突发奇想,都说三八线怎样怎样,我今天就爬过去看看。

于是,张国汉就爬上了对岸,摸过了雷区,爬到了韩军的阵地下面,连敌军的说话声都听得一清二楚。真可谓虎胆啊!

如果说,在第三次战役中,谁先突破临津江的?张国汉是也。

要说张国汉的探冰是有惊无险的话,那么,40军119师355团的战士石绍清探冰更像是一个传奇。

355团团长李冠智是个严谨的人,他虽然通过望远镜中看到临津江确实已经封冻,可在355团突破的正面江心位置却有一条黑线。

李冠智不知道这条黑线代表着什么?是不是江心并未封冻,还留着一个窟窿呢?

为此,李团长命令战士石绍清前去探冰。

图片来自网络

接到命令的石绍清也不含糊,趁着天黑就爬上了冰面。

晚上20点,石绍清回来了,浑身上下湿漉漉的,卷起裤腿,发现大腿上净是正在流血的伤口。

原来,在355团突破的这一段江面的江心位置确实有一块大约5米的江面没有封冻。石绍清爬过去在估测冰面厚度的时候,冰层突然坍塌了,石绍清掉到了江里,好不容易才爬了出来。

听完石绍清讲完自己的经历后,其他志愿军战士无不吓得睁大了眼睛。

既然江心位置没有冻住,难道要架设浮桥?

从技术上讲,架设浮桥是没有问题的。可如此一来,就会暴露志愿军的作战意图。因此,架设浮桥不可取。

第2天,李冠智拿起望远镜再次向江心看去的时候,他惊奇地发现,江心那条黑线不见了?难道江心封冻了?

大战在即,任何的猜测都是不可取的。一旦判断失误,将会对发起进攻的战士们带来不必要的伤亡。

因此,李冠智再次把石绍清找来,命令他二次探冰。

二次探冰,石绍清的准备就比上一次充分得多了。

天黑之后,石绍清身披白被单,手中拿着一个顶部绑着棉花的木棒慢慢地爬到了江心。

他发现,昨天他看见的那5米左右宽的江心确实冻上了。

可冻上归冻上,冰层有多厚呢?能否承受住部队通过呢?

这时候,石绍清带来的那根木棍就发挥作用了。他用木棍不断敲击江心的冰面,想要通过声音来判断冰层的厚度。

可敲来敲去,石绍清总觉得不满意。他趴在冰面上,使不上劲,对冰面造成的破坏力度并不大。

就算是冰面没有被敲碎,但这并不足以证明江心的冰面能够承受住人的体重。

想到这里,石绍清干脆起身,在冰面上反复跺脚。可这个举动被对面的韩军发现了,一顿炮火冲着石绍清就打了过来。其中一发炮弹在距离石绍清不足10米远的地方炸响,溅起的冰块打在石绍清身上疼得很。

幸好,石绍清并没有受伤。

待到敌军的炮火一停,石绍清笑了。原来,敌军的炮火把江面炸开了一个大窟窿。石绍清赶紧爬过去,把手伸到冰冷的江水里,终于测得了冰层的实际厚度。

按照这个厚度,别说人能通过了,就连炮车也能通过。

见任务已经完成,石绍清非常高兴地往回爬。

图片来自网络

可爬着爬着,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出现在石绍清的脑海中。

所谓是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自己虽然测得了冰层的实际厚度,可如何能让自己那位作风严谨的团长李冠智相信呢?一旦要是自己瞎说八道呢?

想到这里,石绍清想了一个能够证明自己所侦察的情况完全属实的办法。

他转头就向对岸爬去,一直爬到了江南岸,在对岸埋设的雷区中挖出了三颗美式地雷。

这下子应该能证明自己的侦察情况属实吧!

连对方的雷区我都爬过去了,并且还挖出了三颗地雷,何况区区一个到江心测量冰层厚度的任务呢?

当石绍清回到部队汇报情况的时候,为了证明他汇报的情况属实,他从怀里一下子掏出了三颗美式地雷:

“我侦察的情况是真实的,以它为证。”

就在前线各军紧锣密鼓地侦察敌情的时候,一个好消息传到了志愿军总部,彭总向国内要求补充的8万多老兵已经赶到了前线,随即被补充到各部队。

同时,铁道、桥梁部队也入朝参战。

为了加强一线部队的营养,志愿军后勤部门更是想尽了一切办法,在前线部队要发起攻击的时候,让大家吃了一顿热乎乎的辣椒炖牛肉。

1950年12月31日,就在国内民众准备欢度新年的时候,在临津江边被冰雪覆盖的战壕里,近10万志愿军将士正静悄悄地在等待着出击的命令。

1950年12月31日17时,彭总一声令下,10万大军一跃而起,杀向临津江南岸。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打响。

其实,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那是有人在负重前行。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26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