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给中国48小时考虑,中方的答复很痛快,势必跟美国奉陪到底

青梅旭史 2025-04-10 16:29:50

特朗普7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若中国未能在4月8日前取消34%的关税,那么美国将从4月9日起,对所有中国产品征收50%的关税。特朗普是美东时间4月7日上午发出的威胁,4月8日之前,即使算上8日当天,也就只给了中国48小时。

他还强调,所有中美之间的有关谈判都将被终止,而与其他国家的谈判将立即展开。然而他的话音还未落地,中方就用更为强硬的态度进行回应,反观特朗普,这次真的是以卵击石,搬起石头砸起了自己脚!

美国的真实意图

特朗普政府一直说,对中国打贸易战是为了让美国少进口中国的商品,从而保护美国的工作岗位和公司。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贸易战开始后,美国并没有少买中国的东西,反而买得更多了。

数据显示,从2017年特朗普政府发起贸易战开始,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到2024年竟然高达1.21万亿美元,比贸易战前增加了50%,说明贸易战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持续扩大。这说明,两国之间的贸易逆差不只是单纯的商品交易问题,还涉及到更深层次的原因。

实际上,美国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经济结构本身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美元的国际地位导致美国人消费过多,国内产业转移到国外导致产业空心化,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不足等。这些问题共同导致了美国贸易逆差的出现和持续。

美国需要正视自身经济结构中的问题,才能有效解决与中国的贸易不平衡。更让人觉得奇怪的是,美国的服务贸易优势明显,2023年服务出口额超过一万亿美元,顺差也接近三千亿美元。对于这些优势,美国政府却很少提及,反而把重点放在指责中国的商品出口上。

这种视而不见的做法,说明美国发动贸易战的真正目标并非贸易平衡,而是为了维护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他们想阻止中国在高科技和高端制造领域取得进步,从而确保美国继续控制全球产业链的顶端。

可以看出,美国更关心的是自身在全球经济中的优势地位,而不是公平贸易。这种做法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美国贸易政策真实意图的质疑。

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曾直言:“我们不能让中国成为制造业的领导者。”这句话直接点明了美国发起贸易战的根本原因:美国不希望其他国家在制造业方面超越自己。

美国此举背后的真实意图是维护其全球霸主地位,不允许其他国家挑战其经济主导权,其贸易战的本质就是一种霸权主义行为。这种言论和行为表明,美国的贸易政策并非仅仅出于经济考虑,还包含了维护自身在全球领导地位的战略意图。

对中国的影响

此次加征关税的范围与税率几乎覆盖了中国对美出口的全部商品类别,平均关税水平飙升至战后罕见的高度。与2018年第一轮中美贸易战相比,此次关税冲击更为猛烈——美国对华进口关税在短短两个月内提高了20个百分点,远超上一轮贸易战四年间16.2个百分点的增幅。

高关税直接挤压了中国出口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竞争力,尤其是制造业、电子产品、纺织服装、机械设备等传统出口行业首当其冲。

美国加征关税清单中包括了钢铁、铝、汽车及零部件等额外25%的行业性关税。这意味着中国的相关产品(如汽车及零部件)实际关税负担可能高达79%之巨。

总体来看,超高关税将显著削弱中国对美出口,短期阵痛难以避免,但中国出口结构也会因此迎来调整机遇。也就是说这会激发我们市场的凝聚力以及创新性,可以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机会,这是百年难遇的良机!

美国经济的困境

特朗普政府最初希望通过发动贸易战来实现“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目标,但结果却与预期相反,美国经济遭受了严重的打击。关税政策导致美国企业的运营成本大幅增加,商品价格普遍上涨,消费者对经济前景的信心持续下降。

特斯拉的老板马斯克直接喊话白宫取消关税,他说关税让美国公司很受伤。贸易战不光让美国公司不好过,还让美国国内物价上涨,加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根据耶鲁大学的研究,如果其他国家联合起来对美国实施反制关税,美国的物价短期内会上涨,通货膨胀率可能会达到2.1%。这意味着老百姓要花更多的钱才能买到同样的东西,生活负担会加重。这种物价上涨的情况,可能会让美国民众感到不满,从而影响社会稳定。贸易战对美国在国际上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情况令人担忧。美国推行单边主义和贸易霸凌,让盟友们颇有怨言。

全球贸易的未来

中国在贸易战中表现出更强的稳定性和计划性,这和美国形成对比。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拥有14亿消费者,建立起强大的内部循环系统,能够更好地应对外部带来的影响。此外,中国还在积极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实现贸易多样化,从而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

中国的态度从始至终都是一样的,怀抱着友好态度来和中国进行沟通合作,中国愿意展现自己的真诚和友善。而如果非要触及中国底线,中国也会行使正当防御和反击的权利。对美国,我们向来是听其言观其行,毕竟美国的信用度一向不怎么好。特朗普是否愿意和中国握手言和,推进双方合作,减少冲突对抗,还要看美国接下来的行动。

结语

从中长期战略看,中国一直注重化危机为契机,加快自身经济结构调整和对外合作布局。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最终也可能因自身经济承压而不得不回归谈判桌。此时,中国如果能稳步推进经济改革和市场拓展战略,将占据更加有利的谈判位置。

总体来看,关税落地并不意味着风险释放,反而意味着新一轮博弈的开始。

中方“奉陪到底”的内涵不只是“扛住”,也会有“反制”。而关于这部分的内容,等到今天之后可能就会见分晓了,还是那句话,任何关税都压不垮中国,要为此付出最惨重代价只会是美国自己。

0 阅读:405
青梅旭史

青梅旭史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