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陈经验”村务监督优秀案例(二十)】东巨村:“廉情直报法”点亮乡村清风明灯

武义融媒 2025-02-17 17:24:16

编者按

武义是“后陈经验”的发源地。近年来,全县上下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后陈经验”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谋深做实“全过程监督”文章,系统推进“后陈经验”理念深化、制度集成和实践探索,推动基层监督融入基层治理,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保障。县纪委县监委、县委宣传部与县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后陈经验”村务监督优秀案例栏目,展示“后陈经验”在武义开花结果的生动图景。

“多亏了村监会担当作为,还有各级纪委的联动监督,压在我们心头多年的‘疙瘩’终于解开了。”新宅镇东巨村上坊自然村村民纷纷感慨。

这个困扰村民良久的“疙瘩”源自一个水电站。多年前,得益于当地丰富的水资源,东巨村和上坊村都以村企联建的方式修建水电站,通过水力发电,为村庄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这笔收入不仅用于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还用于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提高村民的福利水平。2018年,行政村优化调整后,上坊村并入东巨村,两个规模相似的水电站被人们放在一起比较,却让人大跌眼镜。

东巨村的水电站犹如一个“绿色银行”

村民每年能拿到一笔不菲的分红

资金活水用于村庄建设后

村庄“颜值”大幅提高

然而

附近的上坊自然村

那座年平均水力发电

收入达40多万元的上坊水电站

却入不敷出 甚至背负了上百万的债务

“水电站的账目已经10多年没有公布了,两座规模差不多的水电站,为什么人家年年有效益,而我们却陷入如此窘境?”上坊自然村村民难以理解,“其中是不是有什么猫腻?”面对群众的强烈不满,东巨村村监会快速响应,通过走访群众、现场核实、查阅财务资料等方式广泛收集廉情信息,并第一时间研判问题性质、紧急程度、影响大小,以“廉情直报”的方式协助上级纪委进行调查。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收到廉情信息后,为了应对水电站财务数据繁多、时间跨度大等挑战,此次创新性地采用了“纪巡审联动”机制,随着调查的深入,大量的事实逐渐浮出水面。相关人员受到了应有的党纪处分。

然而,东巨村村监会并未止步于此,他们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监督推动村两委以案促改、标本兼治,通过“三举措”全面解决小水电站公私混用问题。加强源头管控,将小水电站的U盾密钥、开户许可证、财务章交由乡镇代理会计统一保管;加强公司监管,将各水电站监事变更为村监会主任;加强公司内控制度建设,督促指导各水电站定期做好会计核算,每月进行财务公开。

“3月28日、6月25日、8月15日、10月28日分别收入8万元、6万元、4万元、6万元,共计24万元。”东巨村村务公开栏前,一张东巨水电站近期收支单贴在醒目位置,上面还记录了村集体收入总额、支付利息以及农户股份金额等,每一项收支情况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对水电站每一笔资金的流动都进行全流程监督,并在村务联席会议上公开‘唱账’并晾晒,定期向村民公布水电站的运营情况和收入状况,主动接受村民的监督。”东巨村这些“硬核”举措的实施,不仅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更增强了村经济的造血功能。

“我们要有自我亮剑和刀刃向内的勇气,及时发现问题,迅速‘刮骨疗毒’,搬开阻碍村庄发展的大石头。”东巨村村监会干部表示,“只有建立健全的村务监督机制,构建监督闭环,才能够确保村庄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

通过一个点上问题的发现和整改,完善了面上若干项制度,提升了整个领域的管理水平。东巨村采用的“廉情直报法”,正是我县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有力实践,也是纪检监察监督与民主监督有机融合、有效衔接的最佳范式。如今,东巨村的上坊水力发电站已重新焕发生机,成为了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而这场变革,更让东巨村变得风清气正,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