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环保”人士为什么喜欢跟名画过不去?

雯雯聊财经 2023-06-17 00:25:04

两名自称“环保人士”的破坏者将涂有红颜色的手贴在莫奈名画上。这两人据称是瑞典非盈利组织“恢复湿地”的成员。

这几年,类似消息大家看过不少,欧洲的“环保”人士要么把自己粘在地上拦路,要么占领别人的经营场所,要么破坏著名艺术品。可以说,除了不干跟环保相关的事之外,哪种事博眼球,欧洲“环保”组织就干哪种事。

这又是为什么呢?他们嘴里喊着环保,为什么除了添乱之外什么都不做呢?

其实大家要弄清楚,西方政治生态与我们是不同的。

中国社会生态是集权制,权自上出。下级靠完成上级布置的工作来获取利益,因为上级对下级的工作有审核权和审核手段,所以下级一定要把工作糊弄得差不多是那么个意思,好处才有可能到手。

西方社会生态是票选制,靠民众的支持获得力量,靠完成金主的任务来获利。民众对社会活动者是没有审核手段的,社会活动者争取支持的手段就是不嗓门大。往名画上拍个巴掌印,花的功夫比种一棵树都少,但制造的声音比种一万棵都大。换成咱们干那个活儿,估计也会用他们这个招儿。

至于说为什么毁名画的基本都是“环保”,没看见搞其他议题的人干这种缺德事,这就是社会资源分配造成的问题了。

西方社会活动家、政客们的目标从来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把住一个社会问题,利用这个社会问题当噱头,给自己捞取红利。

环保这个议题兴起的太晚,大约是从上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爆发之后才开始登堂入室的。与之相比,其他政治议题的要早得多,各种政治资源已经被他们分得差不多了。给玩“环保”这个议题的人没剩什么干的,连汤都不多。玩“环保”的人就只能干这种比较low的缺德事。不像玩其他议题的,能通过议会里的代表直接瓜分国家预算。

等再过些年,玩“环保”概念的这帮人近了各国国会,毁名画这种缺德事他们就不会干了。到时候会有新兴议题的人来接他们的班。

0 阅读:18
评论列表

雯雯聊财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