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为羞辱宰相,赐给他50岁乳母当新娘,宰相跪谢,心中沾沾自喜

晨曦微照古桥流水边 2025-02-20 13:24:32

当宴会的气氛逐渐攀升,直至达到最高潮的时候,唐中宗李显缓缓地站起了身。他环顾着在场的众位臣子,脸上带着笑意,而后郑重地向大家宣布了一个消息:他决定要对其中一名大臣给予赏赐,而这赏赐颇为特别,乃是赏给这位大臣一位美丽的女子呢。听闻这个消息,大臣们一个个都面露喜色,整个场面顿时更加热闹欢快起来啦。

唐中宗吩咐大臣窦怀贞走上台去,随后当众宣布,窦怀贞便是那个能够获得赏赐的大臣。

话说窦怀贞当时心情那叫一个激动啊,怀着满心的期待,颤抖着双手缓缓掀开了盖头。可这盖头一掀开,他瞬间就愣住了,映入眼帘的压根不是他想象中的年轻貌美的女子,而是一位老太太。这可把窦怀贞给惊到了,心里直犯嘀咕呢,这到底是怎么个情况?难道是唐中宗故意这么安排的?可也说不定是哪里给搞错了呢。这下窦怀贞可就犯难了,面对这位突如其来的老太太夫人,他到底该如何是好?

盛世难做清官

在清朝有一位官员名叫窦怀贞,这人可不简单呐,他的家族背景相当显赫呢。他的爷爷和父亲可都是在唐朝时期就声名远扬的官员,而且,他的父亲还曾担任过丞相这一重要职位哦,地位那是相当之高呢。

你看啊,有些人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能够当上那种职位很高的大官呢。不过呢,他们因为有着家里的各种关系作为依靠,就能够在之后的时间里非常迅速地得到升迁啦,在仕途发展上比其他人要快很多呢。

窦怀贞属于比较特殊的情况。他的父亲窦德玄可是当上了高官呢,不过呢,他们家一直遵循着这样的祖训,那就是为官必须要保持清廉的作风,在处理政务方面呢,也一定要做到严明公正。

据说,在隋朝的时候,他爷爷就在朝中当官呢,那时候就已经存在这样的要求啦。再之后呢,窦怀贞的爸爸接过了爷爷的班,继续在相应的职位上任职,而他所秉持的做事风格,和爷爷是一模一样的呢,同样遵循着那样的要求。

大家都知道有个“大唐盛世”的时期,在那个时候呢,官场有它特定的生存规则哦。那些有着所谓清高做派的官员,在那样的官场环境里,是很难待得下去、顺利发展的呢。就说窦怀贞吧,到了他这一代呢,因为前面提到的那种情况,最后也就只能承袭到一个县令这样的职位啦。

按常理来讲,丞相的孩子,正常情况下怎么着也应该能留在京城担任个职务吧?可窦怀贞呢,却被安排到了清河那个地方,去当了一个县令。

窦怀贞呢,对于当县令这件事也没什么可挑剔的,就兴致勃勃地前往清河赴任去了。可等他真正到了清河这儿之后,这才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过来为啥之前大家都不乐意来当这个县令了。

县令这份工作啊,那可真是又辛苦又让人烦恼呢。每天要处理各种各样繁杂的事务,忙得不可开交,付出的辛劳特别多,可得到的回报却很少。要是做出了什么成绩,有了什么功劳,那全都是上级领导的,根本轮不到自己头上。但要是出了什么问题,有了什么罪名呢,却都得让下面的人来承担,自己也得跟着担责,实在是有些不公平。

窦怀贞尽管身体上感觉疲惫,但在履行职责方面可是一点儿都没有放松懈怠。他在治理清河县期间,那可真是干得相当出色呢。因为他的有效治理,使得清河县的名声越来越响亮,传播得特别远。好多地方的老百姓听闻了清河县的好,都纷纷慕名而来,选择搬到清河县去居住,让清河县变得更加热闹、人丁更加兴旺起来啦。

窦怀贞在年轻的时候呢,是在清河这个地方任职工作的。那时候,他的生活过得相当简朴,就说穿衣服这方面吧,他可舍不得穿那些好的料子做的衣服哦,身上穿的一直都是粗布麻衣这类很普通、很质朴的衣服呢。而且,窦怀贞身上最为突出、最值得称道的一个优点就是他特别清廉。在他任职期间,从来都没有过那种贪赃枉法的行为,一直都坚守着廉洁奉公的原则,真的是很让人钦佩呢。

在窦怀贞任职的那段时期,发生了这么一件事儿。有个地主家的儿子呢,犯下了大错,居然把人给打死了。这可不得了,按律那是得受到严惩的。可这地主家特别有钱呐,他们就动起了歪心思,想着凭借自家雄厚的财力去贿赂窦怀贞,企图让窦怀贞对他家儿子网开一面,放过他儿子,好逃脱应有的惩罚呢。

窦怀贞面对地主搬来的那满满一大箱子金银细软,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随后便毫不犹豫地要求地主赶紧将这些东西搬走。不仅如此,他还一脸严肃,声色俱厉地呵斥起了地主,态度坚决,丝毫不为这些财物所动。

在那个时期啊,有个叫窦怀贞的人,他家境十分贫寒呢。然而,即便生活如此困苦,当面对满满一箱子的金钱摆在眼前时,他可是纹丝未动,内心没有丝毫的动摇。就从这一点来看,窦怀贞真的称得上是一位清正廉洁的官员呢。话说当时,正处于武则天谋夺政权、实现权力交接的这样一个阶段。整个朝廷呢,局势那是相当的动荡不安,各方势力此消彼长,各种纷争不断。而在民间呢,也因为朝廷的这种不稳定状况,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百姓们的生活也是不得安宁,到处都弥漫着一种不安定的氛围呢。

在那种局势动荡、混乱不堪的乱世时期,想要做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员,相对来说其实比当一个贪污腐败的官员要容易一些呢。可要是到了繁荣昌盛、天下太平的盛世年代,这窦怀贞要想继续当一个清官,那可就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儿啦,会面临诸多的情况和挑战。

第一次跟错主人

窦怀贞在任职期间,工作表现较为突出,取得了不错的政绩。也正因如此,他获得了两次提拔晋升的机会。其第一次晋升是从县令这个职位被提拔为都督,之后,又迎来了第二次提拔,这一回是从都督的职位被进一步提拔为都督府长史。

要知道,当时窦怀贞所担任的官职其实已经不算小了,可即便如此,他却依旧没能感到满足呢。随着时间的推移,窦怀贞在官场中不断获得晋升,他所担任的官职是越来越高了。而与此同时呢,他内心的野心以及那无尽的欲望也如同被吹起的气球一般,在一点点地慢慢膨胀起来。为了能够在仕途上继续往上升迁,获取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权势,窦怀贞居然开始干起了昧着良心的事儿,全然把自家的祖训都抛到了九霄云外,忘得一干二净啦。

在神龙元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呢。当时朝中的大臣们和那些皇亲国戚们联合起来啦,他们共同发动了一场被称作“神龙政变”的行动哦。这场政变可不简单,它直接就把武则天所建立的武周政权给推翻啦。之后呢,李姓皇族又重新登上了皇位,继续统治起来啦。

在那个时候,坐在皇帝位子上的人是唐中宗李显呢,而他的皇后则是韦皇后。李显虽说已经当上了皇帝,可实际上呢,他并没有能够去改变唐朝当时存在的那些根本性的问题。就因为这样,他这个皇帝的宝座,坐得可并不安稳,老是摇摇晃晃的,随时都可能出现状况呢。

在唐中宗李显当政的那个时期,人们面临着两个不同的选择方向哦。其中一个呢,是去投靠以唐中宗李显为核心的皇权派,毕竟李显是当时的皇帝,跟着皇权派那自然是有着诸多可能的好处呢。而另一个选择呢,就是去依附韦皇后所代表的后宫派啦。要知道,韦皇后在当时的后宫那也是有着不小的势力。在那个时候,这两个选择可真是至关重要呢。要是选对了,那可就是能一辈子享受荣华富贵,各种尊贵的待遇、丰厚的财富等等,都有可能随之而来哦。但要是选错了呢,那结果可就不太妙啦,说不定就得等下辈子再重新谋划、重新来过咯,毕竟在那样复杂的局势下,选错阵营的后果往往是比较严重的。

经过一番慎重的考量之后,窦怀贞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之“宝”押在韦皇后身上。这韦皇后啊,在李显重新登上皇位、夺回皇后之位后,那可真算是一飞冲天了。她平日里的种种做派、行事的架势,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她似乎就是奔着要成为第二位武则天的目标去的。

在那个时候,韦皇后已然和她的亲家武三思联合到了一块儿,这两人呢,把朝政大权都牢牢地把控在手中啦。

李显这位皇上,其性格方面倒是有向他父亲李治学习的地方呢。不过呢,他虽然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可这想法着实不算多。再看看朝堂之上的情况,朝中的大臣们,没几个是站在他这边支持他的,大部分呢,全都跑去支持韦皇后啦,这局面对于李显来说,可真有点不太乐观呢。

在那样一种局势极为明显呈现出一边倒的情况之下,窦怀贞经过考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觉得韦皇后这一派相对更为稳妥一些,于是便投身到了韦皇后这一方阵营当中。而窦怀贞在加入之后,凭借自身的一些手段或者能力吧,没用多长时间,就从众多人当中脱颖而出,迅速成为了韦皇后一派里面颇为出众的佼佼者。

窦怀贞一心想要讨好韦皇后,为此他甚至特意把自己的名字给改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啊,韦皇后的父亲名叫韦玄贞,在古代是要讲究避讳的,窦怀贞为了避开这个“贞”字,就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窦从一。

有这么一件极其谄媚的事儿,就因为这事儿啊,朝中好多大臣心里都觉得特别羞愧,觉得跟做出这种事的人同在一个朝廷里当官,实在是太别扭、太掉价了。所以呢,好些大臣干脆就直接把官职给辞了,不愿意再继续干下去啦。

要知道,窦怀贞做出了那样的行为,结果是什么呢?那就是他这一举动啊,成功地让自己变成了唐中宗李显极为厌恶、视作眼中钉的这么一个人。也就是说,因为窦怀贞所做的那件事,在唐中宗李显那儿,他可就彻底不受待见了,完全被李显给盯上了,就如同眼中扎了根刺一般,李显对他满是反感呢。

话说在一次宴会上,唐中宗冷不丁地宣布有一项奖赏呢。这一下可把在场的百官们的兴趣都给勾起来啦,大家纷纷在心里琢磨着,这奖赏到底会是什么?又会落到谁的头上呢?都满是好奇地猜测个不停。

没过多久,唐中宗便高声喊出了窦怀贞的名字,并且示意他走到台上去。

唐中宗把窦怀贞叫到跟前,对他说道:“朕听闻你在早些年的时候就失去了妻子,如今朕特意为你赏赐一位妻子,你看这事儿怎么样呢?”窦怀贞一听,赶忙恭恭敬敬地跪了下来,口中不停地说着感恩戴德的话语,向唐中宗表达着自己深深的谢意。

紧接着,唐中宗吩咐宫里的宦官们抬上来了诸多物件,仔细一瞧,这些东西全都是举行婚礼时会用到的。从这情形来看,很明显是打算让窦怀贞就在此地当场举行婚礼呢。

当一切东西都摆放妥当之后,只见宦官们引领着新娘子缓缓走了过来。瞧这位新娘子,身着一袭鲜艳的红衣,格外喜庆夺目。而且,她的脸上还遮着一把宫扇呢。要知道,在唐朝那个时候,人们结婚可不像后来常见的用盖头来遮面,当时流行的做法是用一把扇子来遮挡面容哦。

要知道,唐朝人对头饰可是极为喜欢的。你想啊,他们那么热衷于佩戴各种各样漂亮的头饰,要是在头上用了好多精美的头饰之后,却又给盖上,这岂不是让那些精心佩戴的头饰都没了展示的机会,变得毫无意义了嘛。

在传统的婚礼习俗当中啊,通常会有这么一个有意思的环节。那就是新娘呢,一般就只用一把折扇来遮住自己的面容哦。这时候啊,夫妻二人会面对面地坐好。接下来呢,男方还有一个特别的任务,那就是得写一首《却扇诗》才行呢。只有写完了这首诗,才能把新娘用来遮面的扇子移开,这样才能见到新娘的真正模样啦。

唐中宗当时下了命令,让窦怀贞和新娘面对面地稳稳坐好。坐定之后呢,又吩咐窦怀贞去写一首《却扇诗》。窦怀贞依着要求把诗写好,完成了这一礼仪环节之后,唐中宗这才下达指令,让新娘把手中遮挡面容的扇子移开。

然而,就在新娘把扇子移开的那一刻,在场的众人全都惊得目瞪口呆。因为大家原本满心期待着扇子后面会出现一位美丽动人的新娘,可谁能想到呢,出现在眼前的压根儿就不是什么美女,竟然是一位老太太呢。

在场的群臣们一个个都不敢发出丝毫的声响,为啥呢?他们心里都特别担心自己会忍不住呢,毕竟这可是当着众多人的面,要是没憋住笑出来了,那可就太尴尬啦,所以都只能拼命忍着,大气都不敢出一下。

窦怀贞一下子就傻了眼,心里直犯嘀咕呢,这情形可跟自己之前所想象的完全不一样。而且吧,他瞅着眼前这位老太太,越看越觉得眼熟,可就是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这可真是让他满心的疑惑,不知所措啦。

在这个时候,群臣当中已经有人察觉到了不太对劲的地方。不过呢,要说最早察觉到异常情况的,那还得是韦皇后呢。她,没过多久就认出来了,这个老太太原来就是她的奶娘王氏。

韦皇后心里头着实有些恼火呢,不过她可不能把这份恼火给表现出来。而在另一边,窦怀贞也已经认出了新娘究竟是谁。您猜怎么着,他,不但没因为这事儿生气,反倒一个劲儿地朝着唐中宗李显又是感恩又是道谢的,那感激的样子别提多诚恳了。

窦怀贞一心想要向韦皇后表明自己的忠心,居然做出了一件令人咋舌的事儿。他把韦皇后的奶娘给领回自家去了,而且还真就把这位奶娘当作妻子一样地去对待呢,这做法实在是够奇葩的。

在古代的时候,奶娘这种角色是十分常见的呢。什么是奶娘呢?就是给别人家的孩子喂奶、照顾孩子的妇人啦。既然有奶娘,那奶娘一般也是有丈夫的,而奶娘丈夫在当时就有了一个专门的称谓,叫做“阿㸙”哦。

窦怀贞这个人呐,每次要向皇上呈上奏疏的时候,他都会在上面写自己的署名,而这个署名很是特别,竟然写的是“皇后阿㸙”呢。

窦怀贞这个人啊,老是做出各种谄媚的举动。就因为他这样一味地阿谀奉承,很快就博得了韦皇后的好感与重视呢。在韦皇后的赏识之下,他在朝中的地位一路攀升,最后竟然当上了宰相一职。

在那个时候,韦皇后和唐中宗李显之间的矛盾是越发地大了起来呢。这矛盾不断激化,发展到最后,韦皇后竟然对李显采取了极为狠毒的手段。她联合起自己的亲生女儿安乐公主,趁着李显不注意,偷偷地在李显所吃的饭菜里面下了毒药,就这样对李显下了毒手。

在李显离世之后,韦皇后采取了一系列动作,她把一个傀儡皇帝推上了皇位之位,让其成为名义上的统治者,而实际上背后的掌控大权的很可能就是韦皇后自己。

然而,韦皇后满心期盼的美梦仅仅才做了没几天的工夫,就被无情地打破了。这时候,李隆基联合起太平公主,一同发起了一场政变,这一行动彻底改变了当时的局势走向,也让韦皇后那还没来得及好好享受的美梦瞬间化为泡影。

话说在唐朝时期,发生了这样一件大事。当时呢,李隆基率领着羽林军,气势汹汹地冲进了皇宫之中。在皇宫里,一番激烈的行动之后,李隆基果断地斩杀了韦皇后以及安乐公主。之后呢,他把李显的弟弟,也就是他自己的父亲李旦,给扶上了皇帝的宝座,而李旦登基之后,便被尊称为唐睿宗啦。

那么,在这个时候,窦怀贞究竟身在何处呢?

第二次选错靠山

话说窦怀贞得知韦皇后去世的消息后,那可真是被吓得魂都没了,整个人惊恐万分。要知道,他的妻子可是韦皇后的奶娘。在极度的恐惧之下,他竟然亲手把自己妻子的脑袋给摘了下来,然后就带着这颗首级去面见唐睿宗,想要以此来向唐睿宗请罪呢。

唐睿宗心里其实很清楚窦怀贞以往那些所作所为,对他着实是没多少好感可言的。不过呢,毕竟窦怀贞主动来“投案自首”了,唐睿宗念在这点上,也就没有狠下心来要了他的性命,而是做出决定,把他派到京城之外的地方去任职啦,让他离开京城这块地方。

在唐睿宗当政时期啊,那个曾经被外放的窦怀贞又动起了选择派系的心思。要知道,当时朝廷里主要存在着两个大的派系呢。其中一个,是以李隆基作为核心的皇权派,这一派自然是围绕着皇权展开活动的;另外一个呢,则是以太平公主为首的公主派,太平公主在这一派里那可是起着主导作用的哦。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窦怀贞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去投靠太平公主。为何他会如此选择呢?这是因为在当时的局势下,太平公主的势力极为庞大。就拿朝中的宰相来说吧,总共七位宰相,其中竟然有五位都是太平公主的手下,在这样的形势面前,窦怀贞觉得投靠太平公主对自己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呢。

窦怀贞觉得太平公主是个怀有野心之人,在他看来,太平公主迟早是要登上皇位的呢。他心里就琢磨着,只要自己去投靠太平公主,那往后肯定就能跟着一块儿飞黄腾达啦,说不定就能跟着沾光获得极大的好处,所以就动了投靠太平公主的心思呢。

窦怀贞心里有着挺美好的盘算呢,可现实却全然不是他所想的那般情况,这一回他又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没过多久呢,唐睿宗把皇位禅让给了自己的儿子李隆基,而这位李隆基也就是后来人们所熟知的唐玄宗啦。

太平公主心里琢磨着,这时候李隆基刚刚上位,根基还没扎稳呢,这不正是抢夺大权的绝佳时机嘛。想到这儿,她就和自己那些亲信们一块儿,领着兵就往宫里进发了,盘算着把李隆基给除掉,之后自己登上皇帝的宝座,掌控天下大权。

要知道,李隆基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他早就敏锐地察觉到了姑姑太平公主所谋划的阴谋。于是呢,李隆基在皇宫之中巧妙布局,就如同布下了一个天罗地网,让太平公主及其叛军如同瓮中之鳖一般,根本无处可逃。紧接着,李隆基果断出击,凭借着精心的安排和强大的实力,一举就把太平公主的叛军给消灭得干干净净。而太平公主本人呢,也没能逃脱这样的结局,最终在皇宫里就被赐死了,结束了她这充满权谋争斗的一生。

就在窦怀贞刚刚成为太平公主亲信的时候,却迎来了意想不到的结局。遭遇这般情况后,窦怀贞满心灰冷,于是选择逃出京城。可他在逃出之后,心里也很迷茫,毕竟这天下虽大,他又能逃向何处去呢?

窦怀贞当时觉得在这天下已经找不到能够安身的地方了。在那样一种走投无路的境地之下,他做出了一个决绝的选择,那就是舍身成仁。最终,窦怀贞就在京城的外面,选择了用自缢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窦怀贞在年轻的时候,那可是一位很不错的官员。他一开始秉持着清正廉洁的作风,尽心尽力地履行着为官的职责,在其位谋其政,本有望成为深受百姓爱戴的好官典范呢。然而,当时所处的官场环境却极为黑暗,就如同一个巨大的染缸一般。在这乌烟瘴气的官场之中,各种不良风气盛行,追名逐利的行径随处可见,阿谀奉承、以权谋私等丑恶现象屡禁不止。窦怀贞身处这样的环境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渐渐地受到了这些不良风气的侵蚀。原本那颗清正的心开始动摇,慢慢地,他也走上了追名逐利的道路,为了获取功名利禄,不惜抛弃自己曾经坚守的原则,甚至连做人的基本尊严都可以舍弃,最终彻底沦为了一个让人唾弃的贪官。

0 阅读:5
晨曦微照古桥流水边

晨曦微照古桥流水边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