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天生具有诗人的气质,她能敏感的捕捉一年四季的更替,用诗人般的眼光开待眼前的花开花落。
她的生活也充满诗意,她居住的地方是“潇湘馆”她的雅号是“潇湘妃子”,她院子里是象征着品节高尚的细竹,她窗户上糊的窗纱是银红色的软罗烟,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那么浪漫。
女子容易伤春,看到春光易逝,想到容颜衰老,最容易多愁善感。林黛玉在春天花落的时候,给我们留下了凄美绝伦的《葬花吟》
在这首诗中,她把花看成了人,天地宇宙之大,人是很渺小的,联想到人一旦一朝老去就如同这落花一样。她由花及几,心存慈悲,把所有的落花收集,埋葬在她认为合适的地方,而不是任由别人来践踏,或者是放到水中任其随波逐流。
整首诗歌颇有初唐时期歌行体的风貌,感情唯美,带着一点无奈,带着一点哀怨,整首诗读起来,让人感觉荡气回肠。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绡香断有谁怜”在幽怨的发问中,她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象,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暗淡而凄清的画面。
随着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冷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一种浓得化不开的忧伤情绪迅速蔓延,在一旁的贾宝玉看呆了,落泪了。
在写作上,经常说“景语即情语”写这样的景,是为了抒发自己抑郁在怀的情绪。林黛玉的多愁善感,内心的细微活动,关于未来自己命运的不安,我们都能从这首诗里找到相对应的点。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最后两句,似杜鹃啼血,发自肺腑,字字含泪。
不能不说林黛玉在大观园里的诗才是最好的,红楼梦书中留下来的诗也很多,但是描写爱情的诗却很少,也许那时候爱情题材是一个禁忌。
例外的一次是在贾宝玉挨打之后,林黛玉去探望贾宝玉,随后晴雯送来了宝玉的两个旧手帕。
聪慧如她,心领神会,这是宝玉送来的定情信物,随即“五内沸然炙起”“余意缠绵”掌灯做诗,也不顾什么嫌疑避讳了,这就是她在贾宝玉那两个旧手帕上的《题帕三绝》。
这也是红楼梦中少女中唯一以爱情为题材的诗。
其一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
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眼空蓄泪”表明不知道为谁哭泣,到“劳解赠”终于明白了是为君哭到伤悲。本来是暗自为宝玉流泪,得到回应后,她知道了宝玉明白她的心事,于是哭的更悲伤了。
其二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这一首,从 “偷潸”的“镇日无心镇日闲”到如今的“难拂拭”从而“任他点点与斑斑”,以前是偷偷流泪,现在感情得到了回应能够大哭一场。
其三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在这首诗里,她更是化用了李商隐的诗《湘江竹》
万古湘江竹,无穷怨奈何。年年长春笋,只是泪痕多。
“湘江旧迹已模糊”这是中国爱情史最早关于“眼泪”的典故。
当初娥皇女英思念丈夫流泪后跳江自尽身亡,湘江竹上因为泪痕而成斑,这里林黛玉指自己思念惦记宝玉有如娥皇、女英二位夫人。
这三首绝句,都是围绕“泪”而来写的,之前的她哭,很多是由于感情的不确定,内心的不踏实,导致了很多次试探、伤心和生气,这一次的眼泪是由于明白了宝玉的内心而流下来的泪
林黛玉的眼泪很多,眼泪被她赋予了其他的含义,她来在这世上走一遭本来就是还泪的。她以绛珠之前身,用今生的眼泪净化贾宝玉这个“顽石”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