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女儿,跟母亲的相处角色是老公

是成小羽呀 2024-09-07 19:22:38

作者丨池鱼

昨天晚上刷视频,看到有人说了这样一句话:“东亚女儿,跟母亲的相处角色是老公。”

突然就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因为就在昨天,我跟我妈视频,差不多2个小时的时间,我妈基本都在向我诉苦,主要就是说她跟我爸结婚这么多年以来的委屈,我爸爸不够关心她等等,还有我的奶奶以前对她不好的事,包括她对我大姑的意见等等。

说着说着,我妈免不得就翻起了旧账,说起了她怀孕那会儿,坐月子没人照顾的事,说她一辈子都不可能跟我奶奶和解。

我只能像以前一样,安慰我妈两句,告诉她现在岁数不小了,日子也比以前好过了,过好现在的生活就好,不要总是去在意那些过去的事,来内耗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对自己好一点,不要总是指望爸爸来关心她——我爸不是这种性格,也不会做这样的事,这是既定的事实,你们的相处模式已经建立,是难以更改的,还是不要自我为难比较好。

而大致相同的话,我已经说过很多遍。

主要就是想宽慰我妈的心。

事实上,我跟我姐自从长大以后,基本都承担着这样的角色,反正每次给妈打视频回去,我妈说任何事,说着说着都会扯到这些情绪上来。

她这么多年的婚姻,站在我跟我姐姐的立场,的确都认为我妈很辛苦。

年轻的时候,她要挣钱,还要照顾家里,照顾2个孩子,负责家庭的运转跟开销,所以她总是很忙碌,脾气也不好,稍微有点不顺心,我们都要跟着挨骂。

我的爸爸,是不大管这些事的,甚至于我读初三的时候,我爸爸以为我还在读小学,主要在于不管是开家长会,还是平时的一些活动,基本都是我妈去学校。

而我妈在婚姻里积累的失望跟抱怨,在我爸爸那里,没有得到过任何正向的反馈。

她跟我爸基本没法交流,一说起这些事,两个人就会吵架。

在我爸爸看来,我妈是在翻旧账,过去的事一直不停地说,有什么意义?而我妈总是希望能够从我爸爸寻找到一丝来自情绪上的理解,或者说一些体谅她的话,其实也就够了。

但我爸爸没有,我爸他只看到我妈脾气不好,话多,唠叨。

这就是我爸对我妈形容最多的3个评价。

我上次跟我爸爸聊天,发现我爸是真的不理解。在他的世界观里,他认为自己更辛苦,说以前在外打工的时候,他挣的钱比我妈要多一些。

而关于我妈对于家庭的付出,我爸的看法是:家里能有什么事?我又不是没做过家里的事?

这里是一个无法沟通的状态。

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我爸爸对于家庭日常的参与度太弱,因此在他的意识里,会认为做家务照顾孩子这些都是很简单的事,也会忽略我妈在这方面的付出。

而恰恰是我爸的这种忽略,导致我妈在情绪价值上的多年缺失。

不被理解,永远是人性里影响最深刻的一环。

我们多数人,这辈子穷尽一生,都在追逐被理解,被包容,被偏爱。

这些情绪也是很多人都不曾获得的东西,在原生家庭不曾获得,结婚以后更不曾获得。

为什么无法获得?

因为跟其走进婚姻关系的那个人,同样不具备这种能力。

说到底,大家都缺的是理解,偏爱,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空心人,同时却奢望于对方能够填补自己内心的这种空白。

然而事与愿违——能够拥有这种能力的人,也就是能主动提供理解跟爱的人,往往是在个人物质生活足够充裕的前提下,主动衍生的一种关于精神跟灵魂的追逐。

很遗憾,生活中的多数人都是普通人而已,还在为了生活而奔波,没那个精力去关注他人的灵魂出口,大家其实都自顾不暇。

说白了,彼此都担不起关于精神的重量。

但是,往往那些在日常生活中积压的情绪,也需要一个突破口,于是很多母亲,渐渐就会在女儿的成长环境中,把心中的委屈跟不满给女儿倾诉出来。

不然的话没人可说了。

并且有一个关键点:她们基本只会跟女儿说这件事,很少跟儿子说起来。

不知不觉中,女儿这个角色需要承担的责任就会变多,她们可能在成长的环境中,一直接收母亲各种来自婚姻里的负能量,对生活的不满,对父亲的意见,并且还要担负起安慰的角色,让妈妈感到安全跟爱意,为她在爸爸那里无法排解的烦恼给出解决方案,并且找到一定的认同感。

是的,这个角色本来应该是婚姻里另一半承担的,这也是婚姻的意义之一:彼此赋予能量。

并且,这个过程随着女孩的长大,还会一直持续,甚至承担的责任会越来越多。

然后,我看了一下下面的评论区,上千条的评论里,不少人也都在倾诉一些大致相似的情况:

“我妈就是什么负面情绪都向我倾诉,所以我现在不期待任何关系。”

“我就是我妈心灵的救星。”

“是的,我很累,我已经放弃对我妈提供情绪价值了。”

“我妈从不给我哥哥说这些,渐渐也不给我爸说,而是只告诉我一个人她的苦闷,她的烦恼,她在婚姻里的委屈。导致前些年我对我爸爸很有意见,然后我妈还是来怪我,说我对我爸不尊重,我真的累了,不想管了。”

“是的,我妈也不会跟我弟弟说她婚姻里的烦恼,说了也白说,只给我一个人说。”

……

当然,其实这并不意味着男性在婚姻里就没有相应的情绪诉求,其实他们也是有的。站在不同的立场,谁都有相应的压力,只是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男性的这种情绪从不提倡被表达出来,因此他们会更倾向于隐忍而已。

每个人,都会有关于自己的人生课程。

如果母亲把自己完全不能消化,没办法处理的人生课程当做垃圾一样转移给女儿,那么很多看起来细碎的吐槽也会很容易在日积月累中,最终形成女儿人生路上的大山,无法撼动。而能够挣脱的人,往往也是少数。

-END-

0 阅读:6

是成小羽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