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好消息!
阿坝州新增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快来看看吧
↓↓↓
近日,省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会公告,批准九寨沟县甲勿海·熊猫园景区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马尔康市嘉绒里旅游休闲街区创建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又一个3A级景区晋级成功...
九寨沟县甲勿海·熊猫园景区
创建为4A级旅游景区公告
马尔康市嘉绒里旅游休闲街区
创建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公告
两个品牌的成功创建,推动了全州旅游从传统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提升了全州文旅发展的品牌效益和品质保障,推进了全州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截止目前,我州共有A级景区112家,其中5A级景区4家,4A级景区29家,3A级景区71家,2A级景区8家。省级休闲旅游街区2家。
接下来
就让我们
深入领略他们的魅力
01
九寨沟县甲勿海·熊猫园景区
JIA WU HAI
九寨沟县甲勿海·熊猫园旅游景区位于九寨沟县勿角镇,距离县城约35公里,位于九环线核心节点上。景区资源禀赋、物种独特,具有极高的观赏游憩价值,涵盖7大主类、14个亚类、28个基本类型。不但有大熊猫、甲勿海、金丝猴、彩林、雪山等众多高品质自然资源,还有独特的白马藏族文化、民俗风情浓厚的甲勿藏寨。
动物资源、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完美融合,是一处以大熊猫主题游乐与山水自然观光为核心,民俗文化体验、科普教育、户外露营、水上体验为补充的大熊猫主题游旅游目的地。大熊猫保护研究园园区始建于2017年4月,总面积3200多平方米,海拔2300m,集科普宣传推介、熊猫医疗、办公、休息等功能于一体。
2020年6月16日正式开园,获评大熊猫野化培训与放归基地、大熊猫国家公园、珍稀动物保护生物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阿坝州研究基地和岷山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生物学国家长期科研基地阿坝州基地,游客可在此近距离观看熊猫与了解相关文化。
静怡悠然的高山湖泊——甲勿海,全长6公里,湖面面积近400亩,海拔约2500米,每到秋天,顺甲勿沟而上,沿沟两岸的红叶尽收眼底,到沟尽头,观赏甲勿池湖泊,上下两泊相连,象似葫芦,两岸原始植被同影生辉,每到秋高气爽、彩虹相印,尤如人间仙景,使人留连忘返。
景区周边村落居民为白马藏族,孕育了独特的白马文化。白马藏族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原始信仰,表现在服饰、建筑、婚姻、节庆、丧葬等许多方面。白马藏族崇尚“万物有灵”,信奉自然神,不修寺庙,不信仰藏传佛教,至今保留着远古时代的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世代流传着火圈舞、熊猫舞、神树祭拜等民俗文化。
02
马尔康市嘉绒里旅游休闲街区
JIA RONG LI
马尔康嘉绒里旅游休闲街区(以下简称“街区”)位于马尔康市马尔康镇查北村,是马尔康市核心街区,东至阿坝州医院,南至阿坝州博物馆、阿坝州全民健身中心,西到梭磨河,北至马江街二段。街区占地34000平方米,以马尔康嘉绒藏式建筑风格为基调,将嘉绒藏式建筑独特的石砌结构和嘉绒文化融合,具有浓厚的嘉绒藏族特色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街区紧紧围绕保护和挖掘藏式村落民居建筑特色与嘉绒民族风情,分别打造嘉绒民俗文化观光区、特色“农旅”展示区、梦回“嘉绒”康养体验区,塑造“宽窄巷子”类型的美食街、文化街,是一处让浸润文化底蕴的藏式村落民居重新焕发活力的村落,是一条让嘉绒特色民族风情不断被引用到新事物上的古道新街。
嘉绒里旅游资源丰富,位于马尔康市城中心,川西城市风光尽收眼底,嘉绒里街区周边拥有绮丽的高山峡谷风光,如梭磨河大峡谷,其梭磨河从街区一旁流经,与西索民居、卓克基土司官寨、昌列寺、大藏寺、松岗直波八角古碉群等这些景区景点相距较近。嘉绒里由富有民族特色的嘉绒藏族村寨改建而成,毗邻州博物馆和州医院。街区内设有民宿、餐厅、酒吧、书屋、美食街、咖啡馆、农特产品店等丰富多样的业态,也有藏绣、藏香、藏银、藏装、唐卡等体验店。
街区内嘉绒藏族文化底蕴深厚,是展现嘉绒藏族文化的重要窗口,这里有嘉绒藏族传统的农耕文化展演、具有嘉绒风情的锅庄舞、非遗文化藏绣以及被称为嘉绒藏戏“活化石”的尕兰藏戏,莫斯都岩画、哈休遗址等微景观建筑。嘉绒里街区保留了传统的藏式村落民居建筑特色,以及具有典型嘉绒藏族“垒石为室”建筑风格的民居。街区内的建筑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街区内的嘉绒美食区展示了传统嘉绒美食,如糌粑、酥油茶、烧馍馍等。嘉绒里街区经常举办各种旅游活动,如文化节庆、民俗表演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还促进了嘉绒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这些文化和旅游资源共同呈现了马尔康地区的历史文化变迁和嘉绒文化的独特魅力。
天下九寨沟,大美阿坝州
这里的精彩
等你来“盖章”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