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将至,老人说大暑有“三怕、三忌”,指的是啥?老话在理

乡村小水 2023-07-14 10:01:17

时间过得真快,北京时间7月23日将迎来大暑节气,大暑表示“炎热之极”的意思,因此大暑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典型的气候特征是高温酷热、雷暴频发。进入大暑节气,除了我国东北地区和西藏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35℃以上的高温已是司空见惯。

大暑节气是一年中农作物生长最快的时节,在大暑期间农作物常常遭受干旱、洪涝、大风的侵袭,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大暑节气在我国民间有“烧伏香”的习俗。在食俗方面,有在大暑“喝伏茶”的习俗,每到大暑节气,人们会把用金银花、甘草等煮成的茶水放在村口,免费给路过的人喝,可以起到清凉祛暑的作用。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非常重要的节气,农村老人说大暑“有三怕,有三忌”,怕啥?忌啥?早看早了解。

大暑有三怕

一、大暑怕低温

大暑正常来说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如果大暑节气凉飕飕的,那么对于农民来说可不是好事。

老话说“该冷不冷不成年景,该热不热五谷不结”,大暑节气是农作物生长最快的时候,农作物需要充足的光照来合成更多的有机物,如果大暑节气的温度比较低,那么就会导致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变慢,农作物容易出现贪青晚熟的现象,一些生长周期比较长的作物会因为生长积温不够而减产。

农谚说“大暑不暑,五谷不鼓”。“五谷”是指粮食作物,“不暑”是指天气不热,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大暑节气期间天气比较凉爽,那么粮食作物的收成就会比较差,粮食的籽粒会不饱满。

农谚还说“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意思都一样,说的都是如果大暑节气不热,那么预示着粮食的收成会比较差。大暑阳光猛烈,虽然人会感到很热,但是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大暑期间热非常有利于粮食丰收。

二、怕干旱

大暑节气是农作物生长最旺盛的时候,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量大,一旦发生干旱,就非常容易导致农作物减产。

“五天不雨一小旱,十天不雨一大旱,半月不雨地冒烟”,这句话说的就是大暑节气期间的天气特征,大暑期间土壤蒸发量大,一旦雨水少就很容易导致“伏旱”的发生。老话说“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大暑节气春播作物正处于灌浆期,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量大,一旦发生干旱,轻者导致农作物减产,重者导致农作物绝收甚至人畜饮水困难。

农谚说“大暑三场雨,五谷皆丰收”,说的就是大暑节气期间如果能够下3场雨,那么粮食就非常容易丰收。粮食要想高产,大暑节气期间除了需要有充足的光照外,还需要充足的雨水,只有雨热同期、水热搭配好,那么粮食的收成才好。

三、怕红霞

农谚说“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小暑节气期间怕刮东风,刮东风预示着洪涝灾害;而在大暑节气期间非常害怕出现“红霞”,红霞是台风来临前的征兆。

大暑节气期间本身台风频繁,如果在日落时在西边地平线下发出红蓝相间的光芒,那么这种特殊的红霞可能预示着台风要来了。台风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其会带来狂风暴雨,农作物受涝、倒伏的风险非常大,会严重威胁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大暑有三忌

一、忌户外坐木头

老话说“冬不坐石,夏不坐木”,说的就是当我们在户外的时候,冬天不要坐在石头上,夏天不要坐在木头上。

那么老话有没有道理?冬天的气温低,而石头本身散发热量的能力强,在冬天石头会非常冰冷,人直接坐在石头上很容易导致“寒邪”入侵;而大暑节气降水频繁、空气湿度大,户外的木头看上去表明非常干燥,但是木头的内部却含有非常多的水分,人直接坐在木头上很容易导致湿气侵入体内,“湿邪”入侵非常不利于身体健康。

二、忌吃过于油腻的食物

大暑节气在饮食方面忌讳吃过于油腻的食物,大暑天气炎热,人的消化功能会相对比较薄弱,吃过于油腻的食物会增加肠胃的负担,容易引发消化不良、肠胃不适等问题。

大暑时节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忌讳吃过于油腻的食物,像莲子、绿豆、薏仁、冬瓜都是不错的清热消暑的食物。

三 、忌做剧烈运动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气温高、湿度大,人本身容易中暑,如果进行剧烈运动,那么会使身体产生更多的热量,体温升高会进一步增加中暑的风险。

此外,大暑期间进行剧烈的运动容易导致出汗过多,出汗过多容易损耗阳气,这会导致身体抵抗能力下降。大暑期间进行运动我们宜选择在早晨或者傍晚,同时尽量选择运动量相对比较小的运动(如太极、慢跑),避免出汗过高而损耗阳气。

总结,大暑将至,老人说大暑有“三怕、三忌”,指的是怕大暑凉爽、怕大暑不下雨、怕大暑出现台风,大暑期间忌户外坐木头、忌吃过于油腻的食物、忌做过于剧烈的运动。

你认为老话有道理吗?欢迎留言。

0 阅读:0

乡村小水

简介:发现乡村美好事物,随时与您分享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