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哈喽啊,宝子们,今天来聊聊《我是刑警》最大的败笔,就是没有让富大龙来演“张克寒”。
01
我们都知道,我是刑警带火一众配角,反倒是主角成了陪衬的感觉,不得不感叹导演选角的毒辣眼光。
尤其是在配角上,从鹤岗1.28枪杀案到偷粮案,再到张克寒枪杀案,配角里马苏、李泓良、王茂雷、胡明等选的角适配度都很高。
就连饰演专家组的雷主任,曹忠恕,丁勇岱、秦川老婆何青莲等辅助后勤的角色,人物立住的也很鲜明。
但是从剧集的海报上来看,演员富大龙排在秦川后面,显然是男二的角色,大家对他的戏抱有很大的期待。
结果是盼星星,盼月亮,盼到第30集才上线,要知道,剧集总共38集,男二这么晚出现,难免有点营销的成分。
重点是30集上线就上线吧,至少后面还有8 集可看,结果富大龙仅出现在原型:“山西绛县杀童案”上。
戏份并不多,而且他在这部剧饰演有点轴的副队长陶维志,表现有点用力过度的感觉。
02
也许故事原型的这个角色,就如他一样,对DNA破案有点魔怔,导致这个案件失去最佳调查时间。
比如:案发刚开始,查到5个饮料瓶里,有一个是罪犯喝过的,瓶口还有生物信息。
根据这个饮料瓶延伸追查下去,就能找到附近那家小卖部,罪犯买饮料的监控。
这条线索是可以结合传统调查方式进行的,而传统调查方式又是他们本身的强项。
结果因为技术部提供了罪犯留在受害者身体和颈部的生物样本,DNA测出是同一名男性所为。
所以他们把调查方向都放在采集周边所有男性的生物样本上,查不到后还扩大搜索范围,最后锁定在顾氏家族上面。
陶维志更是把大清律顾氏家族犯事的记载查了个遍,后面因为在这个案子上花的时间、精力、经费已到极限。
上面不得不在这个案子上,节约成本,仅剩陶维志带着两个人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的查了5年还没有结果。
其实这个案件是整部剧截止到目前为止,调查条件最好的案子,但是因为过度依赖新技术,走捷径的方式,而错过了最佳的调查时间。
而新技术在刑侦领域里,还没有形成很成熟的破案规则。富大龙翻山越岭的辛苦查案5年,吃亏就在这个上面。
只能说任何一个领域的新技术结合传统方式上,都要有一个试错的成本。
好在经过秦川的梳理,陶维志的轴扭转过来了。
但是他的戏份也太少了,很多观众都是冲着他来的,这点戏份根本就看不够。
03
我觉得如果要满足观众的期待,整部剧戏份最多,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的角色,应该是胡眀饰演的张克寒。
整整10集都是用来破他犯的案子,如果这个角色换成富大龙来演,应该是能满足大家的。
虽然是个反派角色,但是现在的观众理智多了,不会因为剧中的反派的行为带到生活中。
而更多的是欣赏演员对角色的呈现,演技等。
富大龙在《大秦帝国崛起》《大秦帝国纵横》《隋唐演义的昏君杨广》等角色上,演的反派也是让大众记忆犹新的。
还有去年的《薄冰》,他一人饰演两角,日本梅机关特务头子井田裕次郎/太郎,一对孪生兄弟。
两种人物性格,一个安静内敛,心机颇深,一个嚣张跋扈,凶狠残暴,通过细腻的表演展现出不同性格和行事作风。
两种人物性格,对表情管理和肢体动作上区分鲜明,带来观众的一致认可。
如果他将这样表演用在张克寒身上,相信结果也会不同凡响。
张克寒身上除了话不多,但是他对警方的嚣张挑衅,对百姓的凶狠残暴,表情、肢体语言等,在富大龙演过的反派角色都有。
如果是满足观众的期待,他演张克寒的角色,应该能更好。
所以整部剧所有的角色选得都很好,唯一的败笔就是没有让富大龙来演张克寒。
这是个人观点,宝子们,你们觉得呢?评论区聊,我们下一篇见。
#富大龙#\u0002#于和伟#\u0002#我是刑警#\u0002
/END/
文创/汶溪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删
原创不易 抄袭必究
微微一信
他说的哪国方言